七连的经历,仅仅是整个西部军区南进部队的一个缩影。
面对复兴根据地军队这种“发现即摧毁”的作战模式,中南半岛上那些还停留在旧时代游击战思维、甚至部落冲突水平的土着势力,遭遇了真正的降维打击。
他们熟悉丛林,但无人机和热成像仪让丛林不再神秘。
他们擅长埋伏,但在侦察机械狗和无人机的持续监控下,埋伏成了自杀。
他们试图用对付阿美的方法比如设置陷阱、化整为零、骚扰后勤来对付这支全新的军队。
然而,他们面对的是高度信息化、体制化、无人化的综合作战平台。
后勤车队有装甲护卫和无人机巡逻。
小股骚扰部队往往还没靠近,就被远程炮火或巡逻的武装直升机消灭。
甚至当他们躲进认为万无一失的洞穴或者密林深处时,也可能被钻地弹或者依靠传感器嗅探的铁狗找出来。
语言不通更是加剧了冲突的残酷性。
许多土着或许只是想警告、或者试图沟通,但他们叽里咕噜的语言和激动的神态,在根据地士兵听来,与辱骂和挑衅无异。
本着“宁错杀,不放过”的最高效率原则,以及“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潜在认知,大多数接触都以根据地军队的狂暴火力作为回应。
偶尔,部队也会遇到一些诡异的情况。
比如,在深入某些原始雨林时,无人机和“铁獒”的传感器会偶尔受到不明干扰,传回的画面出现扭曲和雪花。
甚至有士兵报告,在夜晚,通过热成像仪看到一些形态奇异、仿佛与树木融为一体的热源,但当他们靠近时,却又消失不见。
关于“会说话的树”的传言开始在一些部队中悄悄流传。
有人说那可能是某种变异植物,也有人说那是土着利用特殊方法进行的伪装和恐吓。
但无论如何,在绝对的技术优势和火力优势面前,这些零星的反常现象,并未能阻挡钢铁洪流的前进。
对于可能存在的、持有旧武器的土匪和强盗,西部军区的策略更是简单直接——重拳出击,物理超度。
这些匪帮往往比土着部落更加凶残,但也更加松散。
他们试图依靠地形和残忍来维系统治,但在无人机的全天候监控和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合成营面前,他们的抵抗如同螳臂当车。
往往是一轮精准的炮击或者空中打击,端掉匪帮的老巢,然后地面部队上去清理残敌,收缴战利品。
整个中南半岛北部,在复兴根据地军队这套“空中打击洗地、海上火力支援、地面装甲突击、信息无人主导”的组合拳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清理”和“平定”着。
资源点被逐一占领,劳工(俘虏的土着)被组织起来进行初步的基础设施修复和资源开采。
抵抗者的尸体和丧尸的残骸一起,被集中焚烧或者掩埋,化作滋养这片土地的养料,以及……根据地后勤表上不断跳动的补给点数。
王铁柱的七连,在这场狂暴的南进中,如同最锋利的刀尖,不断撕开敌人的防线(如果那能被称为防线的话),立下赫赫战功。
连队的花名册上,百尸斩、千尸斩的名字越来越多。
士兵们的账户里,贡献点数额不断攀升。
而王铁柱自己,也因为在多次战斗中的出色指挥和极高的“击杀/战损比”,被旅部多次通报表扬,晋升的阶梯,已经在他脚下铺开。
站在新占领的一处高地哨所上,王铁柱看着下方山谷中正在搭建的新营地,以及更远方那片依旧被密林和未知笼罩的广袤土地,点燃了一根根据地烟草专卖局出品的“远征”牌香烟,深深吸了一口。
“这才像点样子……”
他吐出的烟圈,在热带潮湿的空气中缓缓上升,融入了这片被战火与钢铁重新塑造的天空。
..............................................................
就在王铁柱的连队如同热刀切黄油般在中南半岛北部的丛林与废墟间推进,用枪炮和铁狗的机械爪牙实践着新军功制度,将死亡高效转化为贡献点和战略纵深时。
总参谋暨行政联席会议结束后,根据地这台庞大的战争机器,按照林禹定下的“轮战”、“西进”、“优化打击”三大策略,高效而冷酷地运转起来。
新编的作战集群如同磨砺好的镰刀,一波波开进湘、贵两省的丧尸密集区,枪炮声昼夜不息,以丧尸的尸骸换取宝贵的补给点数和部队的实战经验。
西部军区得到加强后,攻势愈发凌厉,钢铁洪流裹挟着毁灭性的力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决心向东南亚方向突进。
B-52J机群和火箭军的远程火力,则如同悬顶的天罚,按照“远征”系统计算出的最优“交换比”,将一片片大型尸群从地图上无情地抹去,高效地收割着点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末世之开局我能召唤A10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末世之开局我能召唤A10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