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路并举:”
“第一路:军工攻坚!”
“着徐光启、宋应星领衔,抽调天工院、军器局、宝源局精锐,成立‘龙吟火炮局’、‘蛟龙鱼雷局’、‘织女动力局’!集中资源,攻克技术难点,建立生产线!朕不管花多少钱,要人给人,要物给物!一年内,朕要看到‘龙吟炮’的样炮!两年内,要小批量装备新舰!”
“命福建、南直隶、广东三大造船厂,即刻着手设计基于‘织女III型’蒸汽机和新型舰炮的新式铁甲舰!吨位要更大,火力要更强,防护要更优!”
徐光启、宋应星激动万分,立刻跪地领旨:“臣等必竭尽所能,不负圣望!”
“第二路:海军扩编与战术革新!”
“命俞咨皋,会同兵部、五军都督府,即刻制定新的海军扩编方案!以现有舰队为骨干,以新造舰艇为核心,组建三大舰队:北洋舰队(驻天津、旅顺)、南洋舰队(驻福州、广州)、远洋舰队(暂驻台湾、待建)!”
“所有海军将校,需分批进入海军军官学堂进修,学习新的战术纲要(皇帝所‘梦授’之新战术)!淘汰旧思维,掌握新战法!”
“俘获之西夷战舰,可用的加以改造,编入辅助舰队;不堪用的,拆解研究其结构!”
俞咨皋轰然应诺:“臣遵旨!定打造一支无敌于四海之雄师!”
“第三路:台湾经营与南海经略!”
“台湾设福建承宣布政使司台湾府,下辖数县,移民实边,军屯民垦齐头并进!招募闽粤贫民前往拓殖,给予土地、农具、减免赋税!”
“以台湾为前出基地,加强对琉球、吕宋、旧港宣慰司等地的控制与影响力!南海诸岛,需勘测立碑,宣示主权!鼓励商船前往贸易,水师为其护航!”
内阁与户部、兵部官员纷纷领命。
“第四路:战俘处置与外交运用!”
“三法司会同礼部、兵部,依《大明律》,对荷兰战俘进行公开、公正审判!首恶(揆一、特罗普等)必判极刑!余者按罪责轻重,或服苦役(修路、开矿),或羁押待赎。”
“然,审判需有程序,可允许荷兰东印度公司特使(通过郑芝龙渠道)聘请状师(律师)为其辩护,亦可允许西夷各国使节旁观。朕要让他们输得心服口服,更要让万国皆知我大明乃法治之邦,非野蛮嗜杀之辈!但法理如山,绝不容情!”
“此事,可作为与西夷谈判的筹码。彼等若想赎回部分俘虏,需拿出足够的诚意:赔偿军费、公开道歉、承诺永不犯境、并开放其控制下的商站(如印度、非洲据点)于我大明商船,允我设立商馆!” 皇帝此举,既维护了法律尊严,又将其转化为外交和经济的利器。
刑部尚书解学龙、礼部尚书孙慎行(兼管藩务)躬身领旨:“臣等明白,必依法办理,彰显天朝气度法统!”
“第五路:人才荟萃与科技升华!”
“着吏部、兵部、天工院联合发文,向全国征集格物人才、巧手工匠!凡有真才实学者,不论出身,皆可至各地天工院分院考核,一经录用,待遇从优!”
“命徐光启、宋应星组织人手,根据新得知识,开始编纂《天工开物·新编》,系统总结收录最新格物之学、工艺之术,刊行天下,以为推广!”
“另,朕已得数位精通船舶设计之大才(龙魂召唤),不日将抵达南京龙江船厂报到,俞咨皋需妥善安排,使其人尽其才!” 皇帝轻描淡写地又抛出一个“天启”。
俞咨皋虽觉惊奇,但已习以为常,立刻应下。
二、 保障:倾国之力,排除万难
皇帝环视众人,语气转为凝重:“以上诸策,耗资巨万,牵扯极广,必遇阻力。然,此乃国运所系,不容有失!”
“户部!”他看向户部尚书。
“臣在!”
“统筹国库及海关收入,设立‘强海兴工’特别基金,优先保障上述项目银钱拨付!若有短缺,朕之内帑,可再出一部分!”
“工部、天工院!”
“臣在!”
“全国范围内,调配优秀工匠、原材料,优先供给三大局及造船厂!可设立悬赏,鼓励技术革新!”
“兵部、五军都督府!”
“臣在!”
“严格新兵选拔,强化训练,尤其注重技术兵种(炮兵、轮机兵、测绘兵)培养!与学堂衔接,确保军官素质!”
“内阁!”
“老臣在!”袁可立躬身。
“总揽全局,协调各部,排除干扰!若有掣肘、推诿、贪墨延误事机者,”皇帝眼中寒光一闪,“无论涉及何人,官居何位,一律严惩不贷!朕授尔等先斩后奏之权!”
“臣等遵旨!”所有大臣齐声应诺,感到肩头沉甸甸的责任,也充满了干一番大事业的激情。
三、 展望:星火燎原,迈向深蓝
议定方略,朱啸再次走向地图,目光投向那无垠的蓝色海洋。
“诸位爱卿,”他的声音充满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感染力与远见,“台湾之捷,非终点,实乃起点!”
“朕之所望,非仅固守祖宗海疆,更要扬帆远航,通商万国,布威四方!”
“未来之大明水师,当如巨龙巡弋于七海,护我商船,传我文明,拓我疆土!凡日月所照,舟楫所至,皆当沐浴汉风,听闻汉语!”
“今日之决议,便是为此宏图,打下最坚实之根基!望诸卿与朕,同心同德,共创此旷古未有之盛世!”
皇帝的话语,如同战鼓,敲打在每一位重臣的心上,点燃了他们胸中的热血与豪情!即便是最持重的老臣,也不由得心潮澎湃,仿佛看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强盛无比的海洋帝国正在冉冉升起!
“臣等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助陛下成就万世伟业!”众臣再次跪倒,声音中充满了坚定与信念。
会议持续了近两个时辰方散。各位大臣怀揣着激动与紧迫感,匆匆离去,开始落实皇帝的各项旨意。
朱啸独自留在文华殿,望着窗外渐落的夕阳,金色的余晖洒满殿宇。
他伸出手,仿佛要握住那光芒,低声自语,眼中闪烁着超越时代的光芒:
“种子已经播下,燃料已经备足…接下来,便是让星火燎原,让巨龙…真正腾飞于九天之上,遨游于四海之渊!”
“这个世界,准备好了吗?”
喜欢明兴祖续命大明600年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明兴祖续命大明600年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