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奴真正厉害的地方,是他们的重甲骑兵。这些士兵都配有战马,平时由骡马驮运盔甲,作战时穿上重甲冲锋陷阵。虽然骑射不如蒙古人,但比起腐朽的明军,已是绰绰有余。
等到皇太极收服蒙古各部,孔有德带着火炮投诚,满清的军队才真正成为当时最强的部队。他们既有蒙古八旗的骑兵,又有汉军旗的火器部队,加上自身无敌的重甲兵,可谓一时无两。
在那个年代,除了火炮,其他火铳、火枪几乎无法穿透建奴重甲兵的护具,除非在二十步之内。弓箭就更不用说了,这也是为何蒙古各部被建奴压制,纷纷归附的原因。
“李进忠,传闻你原是姓魏?”
朱由校一边享受着客氏的按摩,一边随意问道。
“回皇爷,奴婢的确原姓魏。”
李进忠低头恭敬回应。
“那你从今日起便恢复原姓,朕赐你新名,今后你便叫魏忠贤。”
李进忠听后大喜,连忙叩首谢恩:
“奴婢叩谢皇爷隆恩!”
朱由校微微一笑,又道:
“王伴伴,拟旨,魏忠贤即日起任司礼监秉笔太监,并提督东厂。”
此言一出,魏忠贤愣住,连客氏也愣在原地。她万万没想到,自家这位居然因祸得福,一跃成了东厂提督。
王朝辅更是惊得说不出话来。他是唯一能随时在皇爷身边伺候的人,怎料这么重要的职位竟然与他无关?
“怎么,没听明白?”
朱由校语气一沉。
魏忠贤立刻再次叩谢。
王朝辅虽不甘心,也只能硬着头皮去写旨意。
“你拿着旨意立刻前往东厂,替朕查清楚那些与外臣勾结、忘了自己的主子是谁的人。”
“若人手不够,可去北镇抚司找许显纯,让他调人给你。”
“朕给你三天时间,大朝会之前务必处理妥当,听明白了吗?”
朱由校目光凌厉地盯着他。
“奴婢明白,定不辱使命。”
魏忠贤低声应道。
“还有一件事你必须牢记,谁才是你的主子。朕最讨厌三心二意之人。”
这是朱由校对他的特别提醒。他怕魏忠贤骤然得势,忘了自己该站的位置。
只要魏忠贤听话,能替朕背锅、办事,便是好狗。
“去吧!”
朱由校目送他离开,继续思索着大局,如今只差最后一步。
……
乾清宫
许显纯前来复命。这几日他竭尽全力,已查出十几位大臣的罪证,第一时间将名单呈报给皇帝。
“这些都有确凿证据?”
朱由校翻完名单后沉声问道。
他虽早有准备,知道这些文官不会太干净,但看到具体罪行时,依旧令人震惊。
“回陛下,每一条皆属实,臣已掌握全部证据。”
许显纯疲惫不堪,手下缇骑也几乎累垮,他已经两天未曾合眼。
朱由校看在眼里。
“王伴伴,所有参与此事的锦衣卫每人赏银二十两,许显纯赐飞鱼服一套、绣春刀一柄。”
“你回去好好歇息,让手下也休整半天。那些文官今后要盯紧了,明早准时进宫。”
许显纯感激叩谢,慢慢退出殿外。
朱由校略一沉思,又道:
“杨寰,去请郑皇贵妃和李选侍来乾清宫。”
杨寰站在一旁大声说道:
“臣领命!”
话音刚落,一名小太监匆匆走入殿内,向皇帝禀报:
“陛下,张世泽率五百羽林军已抵达宫门外。”
朱由校听后立刻起身,快步向外走去。
……
值房内
一群文官正围坐一堂,讨论次日早朝该如何向皇帝施压。
在场的有:
内阁次辅刘一燝、内阁辅臣韩爌、吏部尚书周嘉谟、礼部尚书孙慎行、户部尚书汪应蛟、吏科都给事中魏大中、御史杨涟、冯三元,刑科都给事中毛士龙、中书舍人汪文言等,大多为东林一系,共计三十余人。
杨涟率先开口:
“明日早朝,我先带头参劾方从哲,诸位同僚务必齐声响应,先把此人赶出京城,如此齐、楚、浙三党便无依附之人,随后再一齐请陛下说明出宫之事。”
汪文言随即点头附议:
“杨公所言极是,必须先除掉方从哲,否则三党仍会暗中支持皇上。”
张鹤鸣也插话道:
“待方从哲走后,我们再联手弹劾熊廷弼,将他调离辽东,让袁公接任经略使,届时朝政归于东林清流之手,辽东局势必有转机,大明中兴指日可待。”
他早就不满熊廷弼无视兵部指令,这次若能扳倒方从哲,熊廷弼失势,正好可以一雪前耻。
魏大中笑着说道:
“张公真乃国之栋梁,若真能如此发展,诸位日后必定青史留名。”
众人听后纷纷称颂,场面一时热闹非凡。
这便是万历以后文官们的常态,事还未办,先自庆功,仿佛只要动了念头,便已成定局。
沉醉于自我幻想之中。
……
皇宫外
朱由校望着眼前的五百羽林军,神情满意。
经过这些日子的整训,军队已初现锋芒。
队列整齐,人人精神抖擞,面色红润,一看便知是经过严格操练之兵。
为了打造这支精锐,朱由校不惜重金投入,每人每月二两银子俸禄,每日三餐供应,午间必有肉食。
训练强度也不低,所有士兵必须精通刀枪棍棒,每天都要进行实战演练,三日一次混战,每人必须能拉开六十斤弓,这是羽林军最基本的门槛。
除此之外,还要进行负重训练,就是为了筛选出能如建奴般身披重甲作战的猛士。
在如今这个时代,一支训练有素、作战勇猛的重甲步兵,几乎可称无敌。
想打败敌人,首先得有一支比他们更强的重甲骑兵。
有人提出来用火器对抗,这种想法根本行不通。
喜欢大明铁血帝:吾乃天启,重塑乾坤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大明铁血帝:吾乃天启,重塑乾坤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