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用花太多心思讨好身边的普通人,礼貌体面就够了
村西头的小栓,前两年总爱围着村里的人转 —— 张婶家的鸡丢了,他帮着找了一下午;李大叔家的柴火垛倒了,他连夜帮忙捆好;连村口王大爷没事唠嗑,他也总凑过去搭话,就怕别人不喜欢他。可时间长了,他发现自己的好没被当回事:张婶觉得他 “闲得慌”,李大叔觉得他 “好拿捏”,王大爷唠嗑时也总爱使唤他跑腿。小栓委屈得跟周老栓诉苦:“我天天帮他们,咋还落不下好?”
周老栓抽着旱烟说:“傻孩子,对身边的普通人,保持礼貌体面就够了,不用掏心掏肺讨好。你帮张婶找鸡,她给不了你啥好处;你帮李大叔捆柴火,他也不能帮你把日子过好。特别是那些总等着别人帮的弱者,他们不仅给不了你资源,连句真心的感谢都未必有,你花再多心思,也是白费力气。你得把时间留着干自己的事,比如琢磨咋把蔬菜种好,咋把生意做好,比啥都强。” 后来小栓不再围着别人转,专心打理自己的大棚,年底赚了不少钱,反而有人主动跟他交好,说他 “能干、踏实”。
2、世上没啥过不去的坎,只有自己跟自己较劲
村里的王二婶,前阵子因为婆媳矛盾天天哭 —— 儿媳嫌她做饭不好吃,她嫌儿媳懒,两人吵得不可开交,王二婶甚至觉得 “这日子过不下去了”。周老栓见了跟她说:“你别钻牛角尖,婆媳拌嘴算啥?你想想,要是你得了重病,或是家里揭不开锅,那才是真难。现在这点矛盾,等过两年再看,根本不算事。”
后来王二婶试着放宽心,不再跟儿媳计较,儿媳见她态度软了,也主动跟她道歉,两人慢慢和好了。王二婶说:“以前总觉得‘婆媳不和天塌了’,后来才知道,是自己跟自己较劲。这世上的苦,只有生病和没钱是真的,其他的比如孩子不听话、同事闹矛盾,想通了也就那样。站在老了的地方往回看,现在的纠结根本不值得。” 村里的李大叔,去年因为儿子没考上大学愁得睡不着觉,觉得 “儿子这辈子完了”,周老栓劝他:“没考上大学咋了?学门手艺照样能过好日子。你别自己跟自己过不去,日子才能往下过。” 后来李大叔的儿子学了汽修,不到一年就开了自己的修理厂,李大叔也彻底放下了心。
3、生命里很多东西可遇不可求,尽力就好
村里的陈会计,前两年总想着 “一定要当上村支书”,天天跑前跑后,帮村民办事、给干部送礼,可最后还是没选上,他郁闷了好一阵子,觉得 “自己这辈子没指望了”。周老栓跟他说:“当村支书这种事,不是你想就能成的 —— 得看大家认不认可,得看时机对不对。就像种地,你再努力浇水施肥,要是天不下雨、地不透气,庄稼也长不好。生命里很多东西,比如升职、赚大钱、遇到对的人,都是可遇不可求的,你只能尽力去做,结果交给天意。”
陈会计慢慢想通了,不再执着于当村支书,而是专心做好会计的事,把村里的账算得清清楚楚,还帮村民申请了不少惠农政策。后来大家都觉得他 “靠谱”,虽然没当村支书,却成了村里最受信任的人。陈会计说:“以前总想着‘一定要得到’,后来才知道,不强求反而轻松。把心放淡点,做好手里的事,不管结果咋样,都不怨不躁,日子反而过得踏实。” 村里的小芳,以前总盼着 “能嫁个有钱人”,后来也想通了,专心经营自己的刺绣店,反而遇到了一个懂她、支持她的人,日子过得很幸福。
4、人要拿得起,更要放得下
村里的周老栓,年轻时也曾风光过 —— 开了家木匠铺,生意红火,后来因为一场大火,铺子烧没了,还欠了不少钱。有人说他 “这辈子完了”,可周老栓没垮,他先把欠的钱一笔笔记下来,然后跟着别人去城里干装修,慢慢赚钱还债。有人劝他 “欠的钱太多,别还了”,周老栓说:“钱是我借的,就得还;铺子没了,还能再开。人得拿得起,也得放得下 —— 能扛住难,也能放下过去的风光,才能往前走。”
后来周老栓不仅还清了债,还在村里开了家小超市,日子过得比以前还红火。他跟人说:“人生就像挑担子,该扛的时候得扛住,该放的时候得放下。你要是总背着过去的包袱,比如曾经的失败、失去的东西,就走不动路。反正到最后啥也带不走,早放下早轻松,才能看到前面的风景。” 村里的李大叔,以前总因为 “年轻时没赚到钱” 后悔,后来听了周老栓的话,不再纠结过去,而是跟着儿子学汽修,虽然累,可每天都很开心。他说:“放下过去,才能过好现在。”
5、选了就别后悔,多看自己有的
村里的小李,前几年有两个选择:一是去城里打工,二是留在村里种大棚。小李想 “城里赚钱多”,就去了城里,可到了城里才发现,打工不仅累,还照顾不了家里。后来看到留在村里种大棚的人赚了钱,还能陪在家人身边,小李心里很后悔,天天唉声叹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人性的那些事儿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人性的那些事儿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