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老陈,以前家里穷,总觉得别人看不起他,走路都低着头。后来他学了修农机的手艺,成了村里的 “农机能手”,谁家的农机坏了都找他,慢慢的,他也抬起头做人了。老陈说:“自尊不是别人给的,是自己挣的。你得奋力往前跑,用汗水换本事,才能有真正的自尊。遇到不公,别只会抱怨,变强了再去改变它,才是真本事。”
6. 想改变,先放下你的 “看不惯”
村里的小李,以前总看不惯 “有人靠送礼办事”,觉得 “这是走后门,不光彩”;也看不惯 “有人跟老板说好话”,觉得 “这是拍马屁”。结果呢?别人靠送礼拿到了好的进货渠道,小卖部生意越来越好;别人跟老板搞好关系,得到了升职的机会,只有小李还在原地打转。
老周跟他说:“你看不惯的东西,说不定就是你前进的绊脚石。你想改变现状,就得先接受那些你曾经鄙视的东西,不是让你学坏,是让你明白现实的规则。就像种地,你以前觉得‘用化肥不好’,可不用化肥,庄稼长得慢、收成差,最后还是得接受。”
小李听了,慢慢放下了偏见,开始学着跟供应商搞好关系,也跟镇上的老板多交流,慢慢的,他的小卖部也拿到了好货源,生意好了起来。小李说:“以前总觉得自己的观念是对的,可观念不对,选择就错,行动就偏,咋能有长进?想改变,就得先从心里接受那些曾经不齿的东西,顺着现实的规则走,才能找到自己的路。”
7. 别被 “想信的” 困住,多听劝
村里的王婶,以前总爱听自己想听的话。有人跟她说 “种生姜能赚钱”,她立马就种,没人跟她说 “生姜不好储存,容易烂”,她也没往心里去,结果生姜收了没人要,全烂在了窖里。老周劝过她 “先问问懂行的人,别盲目种”,可王婶觉得 “别人能种好,我也能”,没听劝,最后亏了不少钱。
老辈人常说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你愿意相信的东西,不一定是对的;别人说的话,就算你不爱听,也可能有道理。村里的老陈,想盖新房,有人说 “盖两层好看”,有人说 “盖一层实用,还省钱”,老陈没急着决定,而是找了几个盖过房的人问,最后盖了一层带院的房子,既实用又省钱。
老陈说:“别被自己的‘想信’困住,也别总想着反驳别人。听别人意见时,先放空自己,想想别人说的对不对,有啥利弊,这样才能做出对的选择。要是只听自己想听的,很容易走弯路,错过机会。”
8. 向上的路,从来不好走
村里的人都知道,往山上走,得一步一步爬,累得气喘吁吁;往山下走,不用费劲,一下子就到了。人过日子也一样,想变好、想往上走,就得吃苦受累;想偷懒、想往下滑,很容易,可日子只会越来越差。
小李想学好修农机,一开始总觉得难,拧螺丝拧到手疼,记零件记到头疼,好几次想放弃。老周跟他说:“你想当‘农机能手’,就得熬,哪有轻轻松松就成功的?别人看着风光,背后都吃了不少苦。你多坚持一步,就离目标近一步。” 小李听了,接着学,慢慢的,手艺越来越精,最后真成了村里的 “农机能手”。
村里的张叔,五十多岁还想学着用智能手机卖农产品,一开始连打字都费劲,可他没放弃,天天跟着年轻人学,慢慢的,不仅会用手机卖货,还会拍视频宣传,农产品卖得越来越好。张叔说:“向上的路难走,可走过去了,就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你把人生当成种地,春天播种、夏天除草,秋天才能丰收,哪一步都不能偷懒。”
9. 你看重啥,啥就会让你自卑
村里的小芳,以前总觉得学历重要,看到别人是大学生,就觉得自己没文化,跟人说话都没底气;后来她觉得钱重要,看到别人开小卖部赚了钱,又觉得自己没本事,天天愁眉苦脸。老周跟她说:“你看重啥,啥就会拿捏你。你觉得学历重要,学历就会让你自卑;你觉得钱重要,钱就会让你焦虑。可这些东西,都定义不了你。”
后来小芳学着种大棚蔬菜,凭着细心和肯吃苦,蔬菜长得好,还卖了个好价钱,慢慢的,她也不再因为学历、钱自卑了。小芳说:“我种蔬菜的本事,别人没有;我能把蔬菜卖出去,别人也不一定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别被自己脑子里的‘看重’唬住,你有你的本事,别人有别人的,不用比。”
村里的老陈,以前觉得 “有背景才厉害”,看到别人的亲戚是村干部,就觉得自己没人帮,做事缩手缩脚。后来他靠修农机的手艺出了名,村干部还主动找他,让他给村民培训修农机的技术。老陈说:“背景、学历、钱,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你自己有本事,才是真的厉害。别因为看重这些,就否定自己,你有你的价值。”
10. 人生没捷径,就得熬
村里的老槐树,长了几十年才枝繁叶茂,成了全村人的歇脚地;村里的老酒坊,酿了几十年才出好酒,远近闻名。人过日子也一样,没有捷径,就得熬 —— 熬住种地的累,才能有好收成;熬住学手艺的苦,才能有真本事。
小李想盖新房,一开始觉得 “得攒好多年钱,太慢了”,想找捷径,跟人合伙做买卖,结果赔了钱。老周跟他说:“日子就像熬粥,得慢慢熬,火急了会糊,火小了熬不熟。你别急,今年攒点钱买砖,明年攒点钱买钢筋,慢慢熬,房子总会盖起来的。” 小李听了,不再想捷径,踏实种地、偶尔去镇上打零工,几年下来,真的盖起了新房。
村里的王婶,想让儿子考上大学,也没找啥 “捷径”,只是每天陪着儿子学习,儿子遇到难题,她就找村里的老师问,慢慢熬,儿子最后真的考上了大学。王婶说:“没有啥捷径,就是一步一步走,一点一点熬。别因为别人走得快,就乱了自己的节奏,属于你的,熬到了自然会来。”
老辈人常说 “熬得住,出众;熬不住,出局”。人生就像种地,春种、夏耕、秋收、冬藏,少一步都不行,少熬一天都不行。摆正心态,别着急,慢慢熬,你付出的努力,时间都会给你回报。
喜欢人性的那些事儿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人性的那些事儿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