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目的地,是洛阳以东,一个即将在历史上大放异彩的地方——许都。
或者说,在我未来的规划里,它不该叫许都,而应成为大汉真正的心脏。
##奉天子以令不臣**这个计谋在脑海中响了起来。
当刘协的旗帜出现在许县地界时,一个身影率领着数千兵马,早已在道旁恭候多时。
他身形不高,其貌不扬,但一双眼睛却深邃如渊,仿佛能洞悉世间万物。他见到龙驾,立刻翻身下马,整理衣冠,大步流星地走到御前,五体投地。
“臣,兖州牧曹操,恭迎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音洪亮,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忠诚。
刘协在车驾上看着这个男人,这个未来将要“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枭雄,心中百感交集。他看向我,我用眼神示意他:稳住。
刘协走下御驾,亲手扶起曹操,温言道:“曹卿辛苦。朕在长安蒙难,若非卿及时前来,后果不堪设想。”
“救驾于危难,乃臣子本分。”曹操叩首道,“许县城池虽小,但臣已将其修缮妥当,愿陛下临幸,臣必当竭尽全力,拱卫皇室,重振朝纲!”
这一刻,曹操的表现堪称完美。他给了刘协最大的尊重,也给了天下一个“忠臣”的表率。
我知道,这是曹操的阳谋。他需要皇帝这张牌,来号令天下,对抗袁绍等强大的诸侯。而我,也需要曹操的力量,来为刘协建立一个稳固的根据地,并借此机会,真正开始组建属于皇帝自己的力量。
这是一场交易,一场豪赌。赌的是,我能否在曹操的阴影下,为刘协撕开一道通往权力的裂缝。
迁都许县,改称许都。刘协正式在这里安顿下来,大汉朝廷,终于有了一个临时的家。
曹操被任命为大将军,武平侯,总揽朝政。他开始有条不紊地推行“屯田制”,恢复生产,招贤纳士,许都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而我,则被刘协任命为“秘书监”,一个看似清闲,却能接触到所有奏章和文书的职位。我的任务,就是从这些海量的信息中,为刘协寻找机会。
“陛下,曹操是在用朝廷的资源,打造他自己的霸业。”我向刘协分析道,“屯田的粮食,招揽的人才,最终都会姓曹。我们不能阻止他,但可以‘分享’他的成果。”
“如何分享?”
“建立‘东宫学舍’。”我提议道,“以陛下的名义,在许都开设学堂,广收天下寒门子弟。由您亲自授课,讲授儒家经典与治国之道。曹操招揽的是能为他征战的‘才’,我们培养的是忠于大汉的‘士’。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是我们未来的根基。”
刘协深以为然,立刻下诏。一时间,许都的寒门子弟踊跃报名,刘协以他渊博的学识和温和的君王风范,迅速赢得了年轻学子们的拥戴。这些被称为“帝党”的新生力量,开始被安插进朝廷的各个基层部门。
与此同时,我利用我对历史的了解,开始向刘协推荐那些尚未出山,或未遇明主的“奇人”。
“陛下,河北有一人,名叫郭嘉,字奉孝。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却因体弱多病,不被袁绍重视。可密遣使者,带上您的亲笔信和千金良药,请他出山。告诉他,大汉需要的,不是健康的躯壳,而是智慧的头脑。”
“陛下,颍川有一人,名叫荀彧,字文若。他虽在曹操麾下,但其内心深处,仍是一位心向汉室的王佐之才。您无需拉拢,只需在私下场合,多与他探讨匡扶汉室之策,以君臣之礼待之,以国士之遇敬之。他的心,会慢慢向陛下倾斜。”
“陛下,还有一人,名叫司马懿,字仲达。此人鹰视狼顾,深藏不露。现在还不到动他的时候,但需派人时刻留意他的动向。”
刘协一一照办。郭嘉的到来,为我们的“智囊团”注入了最强大脑。而荀彧,则在一次次与刘协的深夜长谈后,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与挣扎。他发现,这位年轻的皇帝,远比他想象的要雄才大略,而曹操的野心,也日益显露。他开始在一些关键问题上,不自觉地站到了皇帝这边。
机会,很快就来了。
袁绍统一河北,兵强马壮,率大军南下,与曹操在官渡对峙。朝堂之上,主降派言论甚嚣尘上,许多大臣都认为曹操必败,已经开始暗中与袁绍联络,为自己留后路。
曹操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就在这时,刘协在朝堂之上,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他脱下龙袍,换上戎装,亲自前往曹军大营劳军。
他对着三军将士,发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说:“朕自长安东归,深知百姓疾苦。袁绍名为汉臣,却拥兵自重,狼子野心。若其得胜,汉室将再无宁日!曹将军,是朕的屏障,是大汉的长城!今日,朕与众将士同在,此战,不胜,则死!”
少年天子的一番话,让整个曹军士气大振。士兵们高呼“万岁”,声震云霄。曹操更是感动得热泪盈眶,他单膝跪地,誓言此战必为陛下扫平河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三国之扶持汉献帝一统天下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穿越三国之扶持汉献帝一统天下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