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疾驰在通往城郊的路上,顾云深将信笺在腿上铺展开,借助放大镜再次仔细审视——信笺末尾,竟还有一行用朱砂写就、极细小的字迹,之前被深深折痕巧妙遮挡,此刻在流动晨光下终于清晰显现:“故儿若见此,需与砚辞同心,勿学吾与阿砚当年,因误会而隔心——传承需共护,人心需共暖。”
“爷爷……他早就预料到我们之间会有误会。”顾云深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将信笺递给身旁沈砚辞,“他怕我们重蹈他和沈伯父的覆辙,因为未能说开的话语而产生隔阂,所以才特意留下了这句叮嘱。”
沈砚辞接过信笺,指尖轻柔拂过那行殷红朱砂小字,第二十章那次争吵后令人窒息的寂静瞬间浮上心头——那一刻,他才真正领悟,前辈们留下的遗憾,正是希望他们能避开那些弯路。他毫不犹豫地握紧顾云深的手,掌心温度透过指尖坚定传递:“不会了,再也不会了。以后不管是要寻找失落的古籍,还是修复它们,我们都一起,就像爷爷说的,‘同心共护’。”
关帝庙破败的围挡外,已能清晰看到一辆货车轮廓,几个身着黑色雨衣的身影正围着古老戏台焦躁打转,手中赫然握着粗重撬棍。顾云深和沈砚辞默契对视一眼,悄无声息绕到戏台后侧。老周那位从苏州赶来的老伙计已在那里焦急等候,手里紧攥一把大锤:“小沈、小顾!我们先想法子引开他们,你们赶紧去戏台底下找那块石板!”
老伙计果断将大锤狠狠砸向地面,“哐当”巨响,瞬间吸引了那几个黑衣人注意。沈砚辞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机会,拉着顾云深敏捷钻过围挡缝隙。戏台地下的入口巧妙隐藏在后堆满杂物的后台角落,一块刻满繁复雷纹的石板赫然在目,与信笺中的描述分毫不差。
顾云深立刻取出松烟墨和顾水,娴熟调制成淡墨汁,用羊毛笔蘸取,精准均匀地涂抹在雷纹石板那细密缝隙里。墨汁如同有生命般,顺着缝隙缓缓渗入,年代久远的糯米灰泥开始渐渐软化。与此同时,沈砚辞已将顾家的腊梅纹铜片严丝合缝地嵌入沈家的辨纹钥中,对准雷纹中心那处隐秘凹槽稳稳插入,手腕轻巧一转——“咔嗒”一声轻响,厚重石板应声缓缓向上抬起,露出了一个半米见方的暗箱。里面整整齐齐码放着十本古籍,最上面赫然躺着一个泛黄的牛皮纸信封,上书“顾沈后人亲启”。
“是证据!”顾云深强抑激动,极小心地将那信封取出。里面装的,正是爷爷当年与“鸠鸟”交涉的亲笔字据,上面清晰地印着“鸠鸟”首领的签名,还有那份足以证明顾沈两家清白的、被诬陷的资金往来记录,“有了这些,爷爷和沈伯父的冤屈,终于能彻底洗清了!”
就在这胜利喜悦涌上心头的瞬间,那几个黑衣人发现了他们的踪迹,举着撬棍凶狠冲来。沈砚辞反应极快,立刻将顾云深和暗箱护在身后,摆出防御姿态。千钧一发之际,远处骤然响起了尖锐而令人心安的警笛声——李警官的支援队伍及时赶到了!黑衣人见势不妙,仓皇欲逃,却被迅速合围的警察们牢牢控制,很快便被悉数制服。
李警官大步流星走进戏台,看着暗箱里保存完好的古籍和那份至关重要的字据,脸上露出了欣慰笑容,他重重拍了拍两人肩膀:“太好了!有了这些确凿证据,‘鸠鸟’的案子就能彻底了结,顾老爷子和沈先生泉下有知,也能瞑目了。”
顾云深双手捧着那叠沉甸甸的字据,看着金黄晨光穿过戏台破旧窗棂,温柔洒落在泛黄纸页上,心中涌起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与宁静。她想起了信笺中爷爷的殷切嘱托,想起了父亲日记里那些欲言又止的牵挂,更想起了与沈砚辞一路走来共同经历的风雨——从钟楼初遇的悸动,到仓库争执的痛楚,从屋顶月光下修复古籍的协奏,到此刻并肩作战的坚定……那些曾在“暗世”中彼此扶持、互相映照的点点微光,此刻终于汇聚成了一条奔腾不息、足以照亮所有真相与未来的璀璨光河。
沈砚辞走到她身边,手里拿着那个“顾沈后人亲启”的信封,里面除了字据,还珍藏着另一件信物——一张泛黄的老照片。照片上是爷爷和沈父年轻时并肩站在关帝庙戏台前的身影,两人手中捧着刚刚寻获的、象征希望的古籍,阳光洒在他们年轻而充满朝气的脸庞上,笑容明亮得仿佛能穿透时光。“我们做到了。”他轻声说道,指尖无比自然地与顾云深的指尖相触,那里没有迟疑,唯有彼此交融的温暖与力量。
晨光温柔笼罩着古老的关帝庙戏台,那些承载着历史与真相的古籍、字据、老照片,以及两人十指紧扣的双手,共同构成了一幅无比和谐而坚韧的画面。“暗室微光”从来就不是某一个人孤军奋战的微芒,它是顾爷爷与沈父两代人不屈的坚守,是顾云深与沈砚辞对这份传承的接力与守护,是老周、李警官以及无数古道热肠之人的鼎力相助——当所有微小的光芒汇聚在一起,终能驱散笼罩已久的沉沉黑暗,让这条守护文化血脉、传承文明薪火的道路,永远沐浴在光明之中。
喜欢琉璃碎金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琉璃碎金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