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令初颁震蜀川,廉银重设肃贪泉。
清册已锁藏奸窟,密匣犹悬照罪愆。
血溅长街惊吏胆,泪倾旷野慰忠魂。
锋芒初试雷霆力,更向深荫斩巨鼋。
景耀十年春。
犍为郡府,官廨内死气沉沉。郡守李严(同名)脸色灰败,如同被抽去了脊梁骨,瘫坐在冰冷的胡床上。案头,赫然摆着朝廷下发的《养廉新制》草案与《惩贪律》草案。他肥胖的身体筛糠般抖动着,额头上冷汗涔涔,汇成小溪流下,浸透了昂贵的蜀锦领口。
“完了……全完了……”他失神地喃喃自语,眼中充满了绝望的恐惧。肃政廉访司的缇骑已经进驻犍为,他那些心腹爪牙,如同秋后的蚂蚱,一个个被锁拿带走。他知道,自己这个主谋,被揪出来只是时间问题。那《惩贪律》上“斩立决”、“抄没家产”、“子孙永锢”的字眼,像烧红的烙铁,烫得他灵魂都在尖叫。诸葛亮那番“蚀我军心、断我脊梁”的论断,更如同丧钟在他耳边轰鸣。他苦心经营多年积攒的万贯家财,他费尽心机为子孙铺就的锦绣前程,都将随着那冰冷的屠刀落下而烟消云散,甚至累及子孙,永世不得翻身!巨大的恐惧攫住了他,让他几乎窒息。
“老爷!老爷不好了!”管家连滚爬爬地冲进来,声音带着哭腔,“廉访司……廉访司的人……带着铁卫营……把……把咱们所有宅子、铺子、田庄……全……全封了!库房……库房也被贴了封条!二公子……二公子想理论,被他们直接锁了……说要带回锦官城问话啊!”
“噗!”李严猛地喷出一口鲜血,染红了案上那两份催命的草案。他眼前一黑,肥胖的身躯轰然从胡床上滑落,像一滩烂泥般瘫倒在地,只有出气没有进气。管家扑上去哭喊,整个郡守府乱作一团,末日降临的恐慌彻底吞噬了这里。
与此同时,在肃政廉访司临时设在犍为的衙署外,却聚集了越来越多的人。起初是几个胆大的伤残老兵,拄着拐杖,或由家人搀扶着,远远地、迟疑地张望。当他们看到那些平日里趾高气扬、喝兵血吃空饷的仓吏、粮官,此刻戴着沉重的枷锁,被凶神恶煞的缇骑押解着,垂头丧气地从衙门里拖出来,塞进囚车时,老兵们浑浊的眼中,先是难以置信,继而燃起了压抑已久的火焰。
“抓了!真的抓了!那个姓孙的仓吏!就是他克扣了俺们什的米!”
“还有那个王督邮!每次发钱,他都要抽‘火耗’,抽得比朝廷定的多一倍!”
“老天开眼!陛下开眼!丞相明察啊!”
消息像长了翅膀,迅速传遍了犍为城。更多的百姓涌来了,有白发苍苍的老者,有衣衫褴褛的妇人,有面黄肌瘦的孩子。他们默默地站着,看着一辆辆囚车在铁卫营的押送下驶过街道。没有欢呼,没有喧哗,只有无数双眼睛,饱含着积压了太久的悲愤、屈辱,此刻终于看到了一丝微茫的希望之光。当看到被锁链捆得像粽子一样的原仓曹参军被拖出时,人群中终于爆发出一声嘶哑的哭喊:
“张大哥!你在天有灵,看看吧!狗官遭报应了!陛下和丞相给你做主了!”这哭喊如同点燃了引线,压抑的悲泣声、解恨的咒骂声、对陛下和丞相感恩的呼喊声,瞬间在人群中爆发开来,汇成一股汹涌的悲喜交加的洪流,冲击着犍为郡府摇摇欲坠的威严。
而在锦官城,朝堂之上,关于新制的争议也达到了白热化。养廉银的巨额支出,成了保守派大臣攻击的焦点。
“陛下!”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臣颤巍巍出班,痛心疾首,“国库空虚,军费浩大!北伐在即,处处需钱!今骤然增设如此巨额的‘养廉银’,钱从何来?此乃挖肉补疮,徒增国库重负!恐非善策啊陛下!丞相,您素来精于筹算,岂能不知此中艰难?”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诸葛亮身上。诸葛亮神色平静,羽扇轻摇,缓缓起身。他没有直接回答老臣,而是转向侍立在旁的黄门侍郎。侍郎会意,高声宣道:“陛下有旨:宣大司农董允,肃政廉访司邓芝上殿奏对!”
董允与邓芝大步上殿。董允手捧账册,声音洪亮,条理清晰:“陛下,丞相,诸公!养廉银之费,诚然不菲。然其来源,早有筹措!其一,陛下仁德,自内帑拨付首年三成之数,以彰决心!其二,抄没贪墨官员之家产,其田宅店铺可变卖,金银细软可直接入库!据廉访司初步查抄犍为、蜀郡数名贪官所得,已远超犍为一郡官员首年所需养廉银之总额!其三,开源节流!裁撤冗余衙门,汰换冗官,其省下之俸禄、开支,部分可转作养廉银!其四,严控‘火耗’等陋规,将其明定归公,亦可补益!臣等核算,此四项并举,足可支撑养廉银之需!且养廉银推行,官吏安心,贪墨减少,国库流失之巨资得以保全,长远观之,实乃固本培元、增益国帑之良策!正如丞相所言,此乃‘以当下之投入,绝未来之巨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强汉之墨色如血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强汉之墨色如血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