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穿着灰色长衫的人影突然从议事堂的阴影里走出来,长衫的下摆扫过地上的“村务分工表”,带起一阵灰色的雾气,所过之处,表格上的字迹迅速模糊。“刘子洋,你总是在守护这些无聊的束缚。”他说话时,声音里带着一种轻慢的不屑,像在谈论一件麻烦的垃圾,“或者说,‘枷锁’?责任是强者的枷锁,义务是弱者的借口。剥离这些,才能让人‘自由’生活,不是吗?”
“熵组织的‘诿责者’。”刘子洋握紧拳头,指节因用力而发白,“你和‘篡改者’‘毁美者’是一伙的,都想让人类变成没有担当的废物。”
“废物?不,是‘智者’。”诿责者从怀里掏出一个金属小瓶,对着议事堂内的“责任碑”拓片喷洒,原本清晰的碑文瞬间变得模糊,字迹扭曲得像在互相推诿。“责任是社会强加的负担,担当是自我感动的表演。能推就推,能躲就躲,才能活得‘轻松’。你看,那些推卸责任的,往往活得最滋润;那些尽职尽责的,往往累得像条狗。这才是‘现实’的规则。”
他打了个响指,议事堂的青铜灯突然炸裂,无数灰色的卸责雾像烟雾一样弥漫开来。屋外传来哄笑声,原本还在犹豫的村民彻底放开了:有人把分到的修路任务扔到一边,说“谁爱修谁修,反正我不修”;有人把答应照顾的孤寡老人锁在屋里,说“多管闲事没好报”;一个孩子问父亲“我们答应帮邻居收麦子的,不去吗”,父亲一巴掌打在孩子脸上,说“傻孩子,说过的话能当真吗”。
“看看吧,这才是‘聪明’的活法。”诿责者的声音带着一丝得意的慵懒,“没有了那些无聊的责任,没有了那些沉重的义务,每个人都只为自己活,多‘自在’。”
“你错了。”刘子洋的声音像惊雷一样炸响,“责任不是枷锁,是社会的基石;担当不是负担,是人的脊梁。一个没有责任的人,就像没有线的风筝,迟早会迷失方向;一个没有担当的民族,就像没有柱子的房子,迟早会倒塌——这些,不是推诿能替代的。”
他从怀里掏出一个油纸包,里面是苏清颜刚做好的“忆任饼”——混合了村民们尽职尽责场景的记忆烘焙而成,饼上用芝麻镶嵌的“任”字笔画端正,透着股坚定。他将一块忆任饼递给那个把孤寡老人锁起来的村民,村民下意识地咬了一口,脸上露出痛苦的表情,随即扔掉手里的钥匙,冲进屋里把老人扶了出来,“大爷,对不起,我不该把您锁起来”。
苏清颜的声音从议事堂外传来,她带着一群老人在村中心的广场上,讲述着任事村的责任故事,一边讲一边比划:“那年洪水,任伯带着我们堵堤坝,三天三夜没合眼;那年旱灾,水工们跑了几十里地引水,脚都磨破了;那年瘟疫,郎中们挨家挨户看病,自己都被传染了……”老人们的声音虽然苍老,却透着一股坚定的力量,像一阵清风,吹散了卸责的迷雾。随着讲述声越来越响,议事堂里的卸责雾开始消散,被涂鸦的“村务分工表”旁,有人开始擦拭上面的污渍,被拆了钟舌的“责任钟”边,有人开始寻找钟舌。
赵虎带着几个年轻人冲进议事堂顶层,用激光切开青铜灯的灯座,里面露出一个发出灰黑色光芒的金属核心,“找到‘诿责核心’了!它在释放‘责任消解波’!”
诿责者想扑过去抢夺,刘子洋一脚将金属核心踢向苏清颜。苏清颜将一碗滚烫的忆任汤泼在核心上,汤里的记忆能量与核心的黑光碰撞,发出“滋滋”的声响,核心像被高温熔化的冰块,慢慢变成一滩黑水。随着核心的熔化,议事堂里的卸责雾迅速退去,那个打孩子的父亲,摸着孩子的脸,眼里露出愧疚的表情。
诿责者看着逐渐恢复责任感的人们,脸上的不屑变成了愤怒,转身撞破议事堂的窗户,化作一道黑影消失在天际。“他跑了,但‘卸责雾’的残留还需要时间清除。”赵虎跑到窗边,看着黑影消失的方向,“村里的责任感虽然在回升,但很多人还是习惯性地想推卸责任,像刚纠正过来的坏习惯,时不时会冒头。”
刘子洋捡起地上的忆任饼,饼上的“任”字虽然有些模糊,却透着股坚定。“没关系。”他将一块饼递给一个还在搓手的村民,“责任就像肌肉,不用会萎缩,常用才能强壮。只要有人先承担起来,有人先履行承诺,就像先迈出一步,慢慢就能带动大家——这种‘担当传染效应’,是对抗责任消解的最强力量。”
宋悦薇的检测仪显示,任事村的“责任担当指数”开始缓慢回升,从2%升到了8%,虽然离正常的90%还有很大差距,但上升的趋势很稳定。“诿责核心被摧毁后,责任消解波的强度下降了98%,但已经造成的责任意识淡薄需要时间修复。”她调出一组村民互动画面,“你看,已经有人开始修灌溉渠了,虽然还在抱怨‘真麻烦’,但手上的动作却很认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文明微光:刘子洋的守夜之旅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文明微光:刘子洋的守夜之旅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