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王令如燎原野火,点燃南疆万千民心。
白发老翁颤巍巍交出最后半袋粟米,稚子踮脚将温热的鸡蛋塞进军粮车缝隙。
契丹边塞,刺骨寒风如刀刮骨。
岭南新兵李狗蛋搓着冻僵的手,望向南方:“爹娘把过冬粮都捐了,咱不能怂!”
玄甲轻骑踏破残敌归来,马鞍旁悬满蛮族头颅。
赵骁染血马鞭直指北方:“王爷的粮道,拿蛮子的血洗过了!下一站,契丹王帐!”
岭南腹地通往北疆的漫长粮道上,滚烫的民心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沸腾、汇聚、奔涌。
第一股洪流:万民归心铸坚盾
榕树村血战的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的不是恐惧的涟漪,而是燎原的忠诚之火。岭南王陈锋那道“抚恤同军,王府赡养”的王令,伴随着辕门枭首蛮族残兵的滚滚人头,如同最炽烈的火炬,点燃了万千黎庶胸中压抑已久的血性。
“王爷拿咱们当自己人!”黑水河边,一个须发皆白的老石匠砸下手中铁錾,火星四溅,“前年蛮子过河,是王爷的兵用命把村子保下来的!如今王爷要打北边,咱们这把老骨头别的没有,砸石头修路的本事还在!”他带着十几个同样佝偻着背的老伙计,扛着简陋的工具,自发加入了拓宽通往北境官道的队伍。铁锤敲击顽石的叮当声,成了最朴实的战歌。
“义仓!咱们也设义仓!”距离前线数百里的清溪镇,几位乡绅富户红着眼眶拍板。镇上最好的粮仓被腾空,挂上了“清溪助军义仓”的牌匾。白发老妪挎着半篮舍不得吃的细面,颤巍巍地放进仓中;半大的孩子学着大人的模样,将家里母鸡新下的几个鸡蛋小心地码在角落;猎户们送来了风干的兽肉,织娘们连夜赶制出厚实的冬袜…不再是零星的奉献,而是涓涓细流汇成江海。短短七日,岭南各州县,类似“清溪义仓”的民间转运节点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上百处!王府只需派出几名书吏登记造册,海量的粮秣、布匹、药材,便通过这些自发的节点,高效有序地涌向北疆转运粮台。
更令人动容的是“义护营”的诞生。经历过榕树村惨剧的教训,各地青壮猎户、退伍老兵、甚至习过拳脚的健妇,纷纷自发组织起来。“王爷的兵在北方拼命,咱们得把粮道守得铁桶一般!”他们手持猎弓、柴刀、梭镖,三五成群,巡逻在官道支线、山隘险口。没有精良的甲胄,却有百倍的警惕。一旦发现可疑踪迹,示警的响箭便直冲云霄,邻近村镇的义护队闻讯即动,如同最警觉的工蚁,拱卫着输送血脉的生命线。岭南王的意志,第一次如此深刻地与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生命紧密相连。
第二股洪流:王旗北望砺寒锋
凛冽的北风如同裹挟着冰碴的鞭子,狠狠抽打在契丹边境“黑风口”岭南军前锋营垒上。篝火在寒风中明灭不定,新征召的岭南士兵李狗蛋使劲搓着冻得通红的双手,凑近火堆哈着白气,目光却不由自主地望向南方。
“狗蛋,又想家了?”什长老赵递过来一块烤得焦香的饼子,上面抹着厚厚一层岭南新送来的豆酱。
李狗蛋接过饼,狠狠咬了一口,浓郁的酱香在冰冷的口腔里化开一丝暖意。“想!但更想爹娘捎来的信。”他从怀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粗纸,上面是村里先生代写的家书,“爹说,咱家那两亩薄田今年的收成,除了留种,全送到乡里义仓了。娘把给俺攒着娶媳妇的两匹布也捐了,说让前线的兵哥哥们穿暖点…赵叔,咱要是守不住这北风口,对得起榕树村死去的婶子,对得起家里爹娘勒紧的裤腰带吗?”
老赵沉默地拍了拍狗蛋的肩膀,目光扫过周围同样年轻却坚毅的面孔。这些岭南子弟,大多来自温暖的南方,生平第一次经历北地酷寒。冻疮、风寒折磨着身体,但眼中燃烧的火焰却从未熄灭。因为他们知道,背后不是冰冷的王权,而是整个岭南父老滚烫的期待与托付!
“王爷来了!王爷巡视前锋营!”营垒外突然传来压抑着激动的通报。
在亲卫簇拥下,陈锋的身影出现在凛冽的风口。他没有披着华贵的貂裘,只着一身与普通将校无异的玄色戎装,甲叶上凝结着薄薄的白霜。他走过一个个哨位,亲手为值夜的士兵紧了紧领口,从亲卫捧着的食盒里取出还冒着热气的肉汤,一碗碗递到冻得嘴唇发紫的士兵手中。
“弟兄们,冷吗?”陈锋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风声。
“回王爷!不冷!”士兵们挺直胸膛嘶吼,尽管牙齿都在打颤。
“冷!本王也冷!”陈锋的话出乎意料,他站在风口最劲处,任凭寒风吹乱鬓发,“岭南的冬天,何曾有过这等酷寒?但本王的心,比这篝火还烫!”他指向南方,“因为本王知道,此刻岭南的父老,正把家中最后的口粮送上粮车!白发翁媪在修路,稚子幼童在纳鞋!他们倾尽所有,只为让北疆的将士少受一分饥寒,多一分杀敌的气力!你们身上穿的衣,口中吃的粮,手上握的刀,浸满了岭南万民的血汗与期盼!这份情,这份重,比山高,比海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签到成皇:开始暴打皇子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签到成皇:开始暴打皇子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