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子!!!”朱元璋看到这里,刚刚平息的怒火瞬间再次爆燃,猛地又脱下了另一只鞋,劈头盖脸地就要朝朱棣抽去!“你刚上演完叔侄相残,你转头就给你子孙埋祸根!你是非要气死咱不可吗?!咱打死你个不省心的东西!”
朱棣这次连躲都不敢躲,只能硬生生受着,脸上臊得通红,在那悲凉音乐的衬托下,更是无地自容。秦王和晋王赶忙再次上前劝住暴怒的父皇。
视频的最后部分,在那宿命般的音乐尾声里,更是将朱棣的“社会性死亡”推向了高潮。画面展示朱棣靖难成功登基后,系统性地篡改历史,大肆污蔑兄长朱标生前的言行,并粗暴地将建文年号彻底抹去,为了证明自己是顺位继承,宣称自己是朱元璋生前最喜爱的儿子,甚至还把建文四年改成洪武三十五年...
看到这里,朱棣已经彻底抬不起头了,之前的任何辩解在铁一般的“后世定论”和这催人泪下的背景音乐前都显得苍白可笑。王卓在一旁也是尴尬万分,内心疯狂吐槽东大那些搞剪辑的专家:“真是看热闹不嫌事大!还配这‘大明不妙曲’...这剪得...简直是燕王殿下大型公开处刑现场啊!这还怎么愉快地合作...”
“关了!给咱关了!”朱元璋气得胸口剧烈起伏,将鞋子狠狠扔在地上,无力地挥挥手,那首《此去半生》的余韵似乎还在殿内回荡,更添几分悲凉,“今天就到这吧!再看下去,咱非得被这个逆子气死不可!”
殿内一片死寂,落针可闻,沉重的历史感和那音乐的余威压得每个人心头沉甸甸的。朱元璋喘了几口粗气,努力平复情绪,目光再次变得深沉而理智。
“王卓,”朱元璋的目光扫过他,又落在晋王朱棡身上,“明日,你便不必急着处理其他事务了。带上老三,一同再去那‘东大’走一遭。”
此言一出,不仅王卓一愣,晋王朱棡更是猛地抬头,一脸错愕。
朱元璋看着朱棡,语气中难得流露出一丝属于父亲的关切,但更深处却藏着不容置疑的帝王意志:“史书上说,你身子骨有隐忧,去得早。既然后世如此神奇,医术想必也很是了得,便趁此机会,去好生查验调理一番。莫要仗着年轻力壮,就不把身子当回事。”这话听起来是慈父关怀,实则也是将“天命所定”的死亡阴影赤裸裸地摆在了朱棡面前。
朱棡闻言,脸色白了白,既有对自身命运的惊惧,也有对那神秘“后世”的惶恐与好奇。他张了张嘴,最终躬身道:“儿臣…儿臣谢父皇隆恩!定当谨遵父皇之命。”他心中五味杂陈,既盼着后世神医能解他隐疾,又对穿越时空本能地感到畏惧。
王卓心中却是猛地一凛。来了!这才是正题!借给晋王看病为由,正式开启与“东大”官方的接触和谈判!这绝非一次简单的求医问药,而是一次肩负着试探、沟通、乃至为未来两个时空关系定调的重大外交任务。他立刻收敛心神,恭敬应道:“臣遵旨!定当确保晋王殿下周全,并与‘东大’方面妥善接洽。”
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似乎又想起什么,补充道:“对了,空手上门总是不好。老三,你明日去之前,先去内库一趟,挑些上好的苏杭丝绸、景德镇的精品官窑瓷器,再选几件库藏的古玩字画,作为咱大明的回礼。总不能让人家觉得咱大明不懂礼数。”
王卓一听,嘴角差点没忍住抽搐一下。好家伙,这口气,分明是把能拿出热武器和高科技产品的现代中国,当成来朝贡的藩属国来打发了!拿点丝绸瓷器去回礼?谭局长那边可是实打实地送了一座军火库啊!陛下您这“薄来厚往”的天朝上国心态,是不是有点…太超前了?他内心疯狂吐槽,面上却不敢表露分毫,只能恭敬道:“陛下考虑周详,臣明白了。”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羞惭的朱棣忽然上前一步,跪倒在地:“父皇!儿臣...儿臣恳请父皇恩准,让儿臣之子高炽,明日随三哥和王郎中一同前往!”
朱元璋锐利的目光扫向朱棣。
朱棣急忙解释:“高炽他...他体胖足疾,身体素来羸弱。若能得后世医术调理,或能祛除痼疾,将来也能更好地为大明效力!求父皇恩准!” 他这话半是出于父爱,半是出于政治考量——既然自己这个“内定”的继承人不能亲身参与充满危险和不确定性的时空穿越,那么让自己那个刚刚在屏幕上证明了自己能力的胖儿子去接触了解,无疑是绝佳的选择。
朱元璋沉吟片刻。朱高炽此刻正在南京文华殿读书,这个孙子仁厚聪慧,他是知道的。让这个孙子去,确实比让老四去更让他放心,也能让燕藩一系与“东大”建立必要的联系。
“准了。”朱元璋最终开口,“就让高炽明日同去。让他也去见识见识,顺便好好调理一下身体。”
“谢父皇恩典!”朱棣重重叩首,心中稍稍松了一口气。
夜色已深,谨身殿内的光影变幻,那首《此去半生》的旋律仿佛仍在众人心头萦绕不去,映照着大明王朝更加复杂而充满变数的未来。
喜欢谁让你带着工业邪神来大明的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谁让你带着工业邪神来大明的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