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楼底层的景象印证了记载。数十根断裂的石柱围成圆形,柱身上布满了细密的空间符文,这些符文正在缓慢闪烁,将扩散的空间能量重新拉回核心。石柱间散落着奇特的 "空骸"—— 它们并非骨骼,而是由空间碎片构成的半透明轮廓,有的呈人形,有的似器物,轮廓边缘不断有细小的空间裂隙开合,吞噬着周围的光线。
"他们不是被外力杀死。" 洛凡的共鸣之印与一根石柱产生共鸣,断断续续的空间记忆涌入脑海:空维学派的修士在实验失误后,试图用自身的空间坐标作为 "锚点" 稳定空维之核,最终却被不断扩大的叠影范围撕裂,身体的不同部分落入了不同的空间维度,"这些空骸是他们残留的空间印记,还在执行着最后的 ' 定维 ' 指令。"
此时,阁楼顶层的空维之核突然爆发出强光。银灰色的空间能量形成巨大的旋涡,将周围的叠影景象全部吸入其中,两个世界的街景在旋涡中高速旋转、碰撞,产生刺眼的空间火花。那些原本静止的空骸突然活跃起来,它们顺着空丝爬向旋涡,每靠近一步,身体就会变得更加凝实,"它们在吸收空间能量!" 伊莎贝拉的透空晶剧烈震颤,"空维之核的平衡彻底崩溃了,它正在将两个空间的重叠处转化为纯粹的空间风暴!"
洛凡在混乱中突然注意到石柱上的符文规律:这些符文并非随机排列,而是组成了七个相互嵌套的圆环,每个圆环都对应着不同的空间频率。"是 ' 七维阵 '!" 他想起共鸣之印传递的记忆碎片,"空维学派的核心理论是 ' 空间七重奏 ',每个维度都有其独特的频率,只有让七个频率达成共鸣,才能稳定空间叠影。"
两人分头寻找能校准空间频率的 "信物"。洛凡在东侧的实验室遗址找到三件:一块能自然悬浮的 "空青石"(承载第一维度频率)、一枚始终指向地心的 "定极针"(承载第二维度频率)、一块能随时间改变重量的 "流时铁"(承载第三维度频率);伊莎贝拉则在西侧的藏书阁发现四件:一卷能自动展开的 "拓维图"(承载第四维度频率)、一面能映照过去的 "回光镜"(承载第五维度频率)、一块能显现未来碎片的 "预视晶"(承载第六维度频率)、一枚刻着空维学派徽记的 "总控符"(承载第七维度频率)。
当七件信物按圆环位置嵌入石柱,阁楼底层突然爆发出七彩光芒。洛凡将共鸣之印的力量注入空维之核,那些被空间风暴吞噬的稳定能量,化作流光顺着空丝逆流而上,重新融入核心。奇妙的景象发生了:旋涡中的两个世界开始分层,如同被轻轻掀开的书页,逐渐恢复各自的轮廓,重叠处的空间褶皱缓缓平复,只留下淡淡的光晕,证明这里曾发生过维度交错。
阁楼顶层的空维之核稳定下来,化作核桃大小的透明晶体,内部封存着两个世界的微缩影像,如同被装在琉璃球中的平行宇宙。那些活跃的空骸渐渐变得透明,它们围绕着晶体旋转一周,最终化作点点光粒融入其中,仿佛终于完成了跨越维度的守护使命。
雨停时,叠影城的双重景象已基本分离,只有少数区域还残留着淡淡的叠影,成为连接两个世界的微妙纽带。洛凡站在阁楼窗前,看着另一个世界的古城虚影在晨雾中逐渐淡去,那些属于古代战士的玄甲与长戟,最终化作流光消散在天际。
伊莎贝拉的透空晶映照出城外的景象:空间能量的流动变得平稳,两个世界的边界清晰可见,却不再相互侵蚀,而是保持着和谐的距离。她轻声念出《空维考》的结语:"维者,界之隔也,有远有近,有显有隐,和而不同,方得久存。"
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洛凡将那枚总控符嵌入空维之核。晶体突然投射出巨大的星图,上面标注着无数闪烁的光点 —— 每个光点都代表着一个平行空间,其中一些与他们所在的世界有着微弱的连接。他知道,叠影城的危机虽然平息,但关于空间与维度的奥秘,才刚刚揭开一角。
城外的道路上,几个背着行囊的学者正朝着叠影城走来,他们是被稳定的空间能量吸引的 "维度探索者"。洛凡与他们擦肩而过时,听见其中一人惊叹:"原来传说中的平行世界真的存在,或许有一天,我们能找到与他们和平交流的方式。"
伊莎贝拉的透空晶在此时亮起,映出遥远天际的一道微光。那是另一个空间的太阳,正透过极细微的维度裂隙,向这个世界投来一缕温暖的光芒。她与洛凡相视一笑,掌心的共鸣之印传来温和的震颤,仿佛在诉说着一个简单的真理:宇宙的广阔,远超出任何人的想象,而理解与尊重,永远是探索未知的前提。
百工墟的晨雾里飘着桐油与铁锈的混合气味。洛凡拨开缠在腰间的铜链,这截从废弃风箱上脱落的链条正自发地蠕动,链环间的锈迹簌簌剥落,露出底下泛着银光的新铜 —— 仿佛时光在它身上逆向流淌。更奇特的是,链条接触到他的指尖时,竟传来清晰的 "渴望" 情绪,像是在期待被重新锻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之我在斯亚大陆傲世无双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重生之我在斯亚大陆傲世无双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