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是局外人,小孩是。这场景特像你在公司卡壳了,天天加班改方案没进展,结果楼下扫地阿姨随口说:要不试试把A部分挪到B后面?或者你创业方向错了,找个退休大爷喝茶,人家抽着烟说:现在年轻人都爱往线上跑,你这实体店是不是该加点直播?
和尚为啥指小孩?因为小孩没套路,想啥说啥;局外人没利益牵扯,敢说真话。萃卦讲同气相求,但有时候外来的不同气反而能点醒你——就像火锅里煮面,本来味道挺浓,加把青菜反而更清爽。
历史梗时间:北宋庆历年间,范仲淹搞庆历新政,满朝文武都说祖宗之法不可变,结果他跑去问一个卖茶的老太太:您觉得这茶税重不重?老太太说:重啊,茶商都跑了,没人来收税了!范仲淹立刻意识到政策脱离民生,后来调整了部分条款。这就是僧指小儿山路的智慧——局外人的视角,往往能看到局内人看不见的死角。
3. 小儿山路:退一步,可能是为了跳得更高
第三个场景:小孩拽着大人的衣角,蹦蹦跳跳往山上跑。山路蜿蜒,越往上越陡,小孩却走得欢实,手里还攥着几株野花。
《易经》里从来不是怂,是战略转移。小孩不上学非要去山里,大人以为他瞎折腾,结果小孩在山上发现了野果、认了鸟,后来成了植物学家。这对应萃卦的以退为进——你看那些牛人,哪个不是先去积累?
马云当年当英语老师,每天在教室后排听老外讲课,退在学校里攒人脉;张一鸣早期做九九房,退在垂直领域练算法;任正非43岁破产,躲在深圳地下室搞研发,退到绝境反而激发了斗志。
倪姓朋友的专属提示(卦里提了倪姓):如果你最近被推去管新项目,别急着往前冲,先去观察团队成员的性格、摸透客户需求、理清楚资源边界。就像盖楼得先打地基,你现在退的每一步,都是为了将来跳得更高。我认识个倪姓创业者,当初拿到投资后急着扩张,结果资金链断了。后来他沉下心用半年时间做市场调研,重新定位产品,现在反而成了细分领域的头部玩家。
4. 一人救火:职场里的救火队长,才是真大佬
第四个场景:村头老李家的柴房着火了,浓烟滚滚。一个穿短打的汉子拎着水桶冲进去,旁边人举着铜盆喊,小孩抱着棉被跑过来。火势很快被控制,汉子浑身湿透,脸上却挂着笑。
救火多危险啊,但这人偏要上。萃卦讲,聚在一起难免出事儿——团队闹矛盾、项目出bug、客户要投诉,这时候就需要救火的人。他可能是团队里的老大哥,平时不显山露水,关键时候扛事儿;也可能是跨部门的支援,平时没交集,有事真上。
管理学冷知识:谷歌曾做过一项研究,发现团队中救火型员工虽然平时看起来不那么,却是团队凝聚力的核心。因为他们总能在危机中稳定军心,让大家觉得天塌了有他顶着。就像球队里的后卫,平时进球少,但没他防守,前锋再厉害也赢不了比赛。
5. 一鱼在火上:差点翻车,反而成了招牌
第五个场景:一口铁锅里,一条鱼正被火烤着,尾巴都焦了,油星子溅得到处都是。旁边站着个穿围裙的妇人,手忙脚乱地拿网兜捞鱼,脸上却带着笑。
鱼在火上,按说该焦糊了,但偏被救了。这场景特像你创业搞了个新产品,上线就翻车——用户吐槽界面丑,投资人要撤资,团队慌得一批。结果你连夜改版本,加功能,反而成了从危机中逆袭的案例。或者你开餐馆,厨房着火,鱼被抢救出来,客人反而觉得这鱼有故事,成了招牌菜。
危机公关教科书:2017年,某奶茶品牌被曝光卫生问题,股价暴跌。CEO没有删帖,反而开了直播,带着员工打扫后厨,现场煮奶茶请大家试喝。这场反而让品牌口碑反转,当年销量涨了30%。这就是鱼在火上的智慧——聚集的过程中难免出意外,关键是怎么把变成。
6. 凤衔书:喜讯来得静悄悄,别高兴得太早
第六个场景:一棵梧桐树上,停着一只金凤凰,嘴里叼着卷黄绢。树下站着个穿官服的人,伸着脖子看,旁边放着礼炮和红绸。
凤衔书,听着就是天大的好消息——升职、中奖、签大单。但萃卦偏要给你提个醒:聚集到一定程度,好事儿来了,但也容易乐极生悲。
历史教训:唐朝贞观年间,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群臣纷纷歌功颂德。魏征却上了一道《谏太宗十思疏》,提醒他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李世民采纳后,继续励精图治,才有了后来的开元盛世。要是他飘了,说不定唐朝早就盛极而衰了。
现代版提醒:你终于谈成了大项目,庆功宴上别喝太多;你考研上岸,开学别觉得老子天下第一。就像你组了个乐队,第一次商演大获成功,别急着开巡演,先把乐谱理清楚,把设备调到位,不然下次可能就砸场子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天机地脉道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天机地脉道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