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带,“岩星”太空城。
四十八公里的钢铁巨构悬浮在亿万星辰与冰冷岩屑之间,早已褪去了初生时的震撼,融入了这片人类工业星海的日常脉搏。
灵神星合金的外壁依旧反射着冷冽的光,但此刻更像一面巨大的镜子,映照着锚泊区里穿梭不息的矿船、忙碌的工程艇,以及远处几座新落成的、如同海上钻井平台般矗立的精炼站。
这里不再是冰冷的工程奇迹,而是充满生活气息的家园。
在港口区的装卸栈桥旁,穿着不同颜色工装的人们正忙碌着。
工程师老赵叼着一支半燃的合成烟,眯眼看着光幕上显示的“星火之心”系统状态指示灯:
“哎,小刘,看见没?
那核心能源区的显示灯从黄变绿了,能量输出曲线也平滑了。
看来林家那小子真搞定了!”
他是“岩星”建城初期就来的老资格,见证了林晓月主导的无数次能源调试。
年轻的装卸工小刘擦了把汗,望向核心区的方向,带着点敬佩说:
“赵工,您说他才十五岁吧?
我十五岁还在火星轨道上跟我爸跑补给线呢。
这0.84Hz真有那么神?
我听广播说今天同步它,整个锚泊区效率能提好几个百分点?”
“神?
那是林首席(林晓月)的心血!
你懂啥!”
老赵在舱壁上磕了磕并不存在的烟灰,
“那频率听着不高,差一点可就要命。
就像给心脏做精密手术!
以前林总工每次调,全城都得心提嗓子眼,现在……
啧啧,真是林家星辰有人继啊!”
他顿了顿,语气带上些感慨,
“这小家伙生在这钢铁星海里,倒真像是天生的弄潮儿。
对了,听说林老指挥官今天也回来了?”
在学校穹顶下方的露天小广场上,一些结束了一节课的学生和老师也注意到了能量读数恢复正常的信息流。
“木木学长真的成功同步了黄金频率!”
一个扎着双马尾的女孩子,看着手腕上的个人终端兴奋地跳了起来,引来一片笑声。
她的老师,一位戴着眼镜的物理教师,脸上也露出笑容:
“孩子们,这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支撑我们学习、生活、探索的能量脉搏。
记得课本上说的吗?
这个0.84Hz是林家前辈们智慧的结晶,如今在你们学长的手中校准运转。
未来,你们也会有属于自己的‘频率’要校准。”
学生们似懂非懂地点着头,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
在“岩星”核心区,“星火之心”能源中枢的控制室。
这里不像想象中布满冰冷仪表,反而更像一个明亮的指挥舱。
巨大的弧形观察窗外,是“岩星”内部纵横交错的能量管道网络,如同钢铁森林的血管,流淌着幽蓝色的光。
十五岁的林木木站在主控台前,穿着一身合体的深蓝色工装,袖口绣着一个小小的、代表林家第四代的星辰徽记。
他正专注地看着面前悬浮的全息界面,指尖偶尔轻点,调整着参数。
他身旁站着几位穿着同样工装但颜色标识着不同技术方向的工程师助理。
其中一位负责监控谐振回路的年轻女工程师艾伦,扶了扶眼镜,小声对旁边的同事说:
“共振曲线正在收敛,但B平台的次级振荡器反馈有点延迟……
木木,需要介入吗?”
林木木头也没回,目光紧紧锁定在光幕上代表B平台的标记点,指尖快速滑动了几下:
“看到了,艾伦姐。
星璇,B平台次级振荡器负载均衡方案B3,立刻推送执行指令。”
「指令确认。
方案B3已推送执行。
次级振荡器反馈延迟消除。」
星璇温和的声音在控制室响起,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节奏感。
“搞定。”
林木木舒了口气,但目光丝毫未离核心参数。
“木木,频率稳定了吗?”
一个温和的女声通过加密信道传来,是母亲林晓月的声音。
她的全息影像投射在控制室一角,背景是火星“红岩”基地熟悉的实验室景象。
岁月在她脸上留下了痕迹,但那双眼睛依旧沉静睿智,此刻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
“快了,妈。”
林木木简短回应,声音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清朗和紧绷,
“正在做最后的微调。
星璇说,0.84Hz的同步精度要求很高。
艾伦姐,现在主谐振波输出稳定性?”
“波动幅度小于0.0005%,完全在安全范围内!”
艾伦立刻汇报,声音带着一丝佩服。
“别紧张。”
另一个沉稳的男声加入通讯,是父亲王凯。
他的影像出现在林晓月旁边,一身笔挺的赤星舰队指挥官常服,肩章上的将星熠熠生辉。
他正身处一艘护航舰的舰桥,背景是深邃的星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有了空间站肯定要登月造基地啊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有了空间站肯定要登月造基地啊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