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密门在身后合拢的瞬间,并非仅仅是物理空间的隔绝。
那沉重的“咔哒”声,像一把冰冷的钥匙,瞬间拧紧了林晓月的心弦。
它关闭了穹顶内熟悉的、带着人造气息的“家”,也仿佛再次关上了那扇通往陈岩、通往“破墓者”任务前相对简单世界的门。
声音回荡在狭小的过渡舱,也回荡在她尚未平复的心湖深处。
更衣室的空气仿佛凝固。
顶灯纯白得刺眼,无情地泼洒在四壁光秃秃的银灰色合金上,反射出冷硬的光泽,没有一丝暖意。
空气循环系统发出单调而持续的低鸣,像某种不知疲倦的机械虫,将过滤后洁净却冰冷的空气,一股股灌入她的肺腑。
这空气带着金属和润滑剂的冰冷气味,是基地特有的、属于“机器内脏”的味道。
每一次呼吸,都让她想起控制室里弥漫的臭氧焦糊味,想起模拟冲击波撕裂幽蓝十二面体时,那令人心悸的猩红死寂。
她像个被无形丝线操控的木偶,在几只多关节机械臂冰冷而高效的辅助下,笨拙地展开那套厚重的舱外活动服(EVA)。
深灰色的复合材料外壳泛着哑光,像一块深埋月壤的古老岩石。
关节处覆盖着增强型凯夫拉纤维编织层,是坚韧的象征,也是沉重的负担。
内衬的温控系统管线如同蛰伏的蓝色血管网,密密麻麻地紧贴着她的身体,尚未激活,冰冷刺骨。
这套“铠甲”,是她踏入真空的唯一屏障,也是将她与那个刚刚让她落泪的世界物理隔绝的壳。
“左臂关节锁扣紧。”
机械臂发出平稳得没有一丝波澜的电子提示音。
一只冰冷的金属手指,如同最精准的手术器械,灵巧地扣合她左上臂外侧的锁扣。
又是“咔哒”一声脆响,比气密门的声音更细小,却更清晰地传入她的头盔。
她下意识地绷紧了肌肉。冰冷的触感透过薄薄的内衬服传来,像一根细针,瞬间刺穿了紧绷的神经。
这冰冷,让她无可避免地再次想起那个消失在气密门后的、深灰色的、同样执行着既定程序毫无温度可言的背影。
陈岩……
那个名字像一块冰,哽在喉头。
“右臂关节锁扣紧。”
毫无情感的声音,再次的“咔哒”。
她微微侧头,目光几乎是本能地飘向角落那个敞开的储物柜门。
磨损的帆布包塞在最里面,如同一个被遗忘的秘密。
钛合金鲁班锁坚硬的棱角在阴影里若隐若现,散发着微弱的金属光泽。
那是父亲林风留下的唯一“信物”,是“脚踏实地时,星空在头顶”的箴言载体,也是她设计方案时“拥抱结构内部的网格化连通和自适应冗余”的灵感来源。
此刻,它像一块小小的压舱石,在内心的惊涛骇浪中,提供着一丝微弱却坚韧的稳定感。
“躯干主密封环气密测试启动。请保持静止。”
嗡鸣声响起,躯干部分的复合材料外壳被液压装置缓缓收紧,像一条冰冷的巨蟒,紧紧缠绕,贴合着她的身体轮廓。
一股强大的、均匀的压力从四面八方包裹上来,胸腔被微微压迫,呼吸不由自主地变得短促而艰难。
这不是拥抱,是束缚,是生存的代价。
面罩内部的面板亮起柔和的光线,瞬间被瀑布般刷新的数据流占据:
外部气压(真空)、
温度(-180℃至120℃范围)、
辐射值(高)、
氧气浓度(100%)、
心跳(85bpm并略有升高)、
体温(36.7℃)……
密密麻麻的字符和曲线,编织成一张数字的网,将她与真实的宇宙隔开,又将她生命的每一丝波动暴露无遗。
她呼出一口气,温热的气息瞬间扑在冰凉的面罩内壁上,凝结成一团迅速扩散的白雾,模糊了视线。
那团白雾又飞快地变薄、消散,如同四十八小时前,那颗砸在控制台上、同样飞快蒸发的泪滴。
耻辱、委屈、还有一丝对未知的恐惧,被这熟悉的水汽再次勾起。
“气密测试通过。
生命维持系统自检完成。
准备接入主供氧及通讯回路。”
“晓月,准备得如何了?”
张海峰指挥官的声音透过头盔内置的骨传导耳机传来,沉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
这关切让她鼻尖微微一酸。
“就绪,指挥官。”
晓月的声音在头盔里显得有些沉闷,像隔着一层厚厚的毛玻璃。
她最后用力调整了一下手套的松紧度,确保指尖那些精密的触觉传感器能正常工作。
这些“神经末梢”,是她与月壤、与设备唯一的触觉连接。
“记住流程:
出舱后,由月面摆渡车运送至目标区域G7点。
你的任务是部署并激活‘破墓者’电磁监听阵列的月表端传感器组。
操作手册和地形数据已同步至你的星璇子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有了空间站肯定要登月造基地啊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有了空间站肯定要登月造基地啊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