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上下齐动员,把家里收拾得整整齐齐,瓜子、花生、奶糖、饼干、茶水都摆上桌,瓜果蔬菜、肉禽蛋奶都放到厨房,这才算是松了一口气。
这番动静可不小,成功的吸引到了不少人的注意力。
等到王婶带着秦家姐弟从石拱桥那头走了过来,村子里的大娘大婶们又双叒叕的露出了心照不宣的暧昧眼神,围在了大槐树下,瞪大了眼睛,拉长了耳朵。
一向胆大手黑的秦静,面对大家打量的目光,难得的害了羞。
秦勇一边护着秦静往宋家走,一边泛起了嘀咕:
上一次来的时候,也没遇到这种情况啊!这些大娘大婶们从哪儿钻出来的,也太放肆、太八卦了吧!
看到秦勇眉头紧蹙的模样,王婶忍不住拉了拉他的衣袖。
“我的大状元,哪个村没几个爱扯老婆舌的?
你姐又不嫁到他们家去,你管她们干嘛!
他们家能给你姐饭吃,还是给你姐衣穿?”
王婶的话糙理不糙,秦勇那皱成川字的眉心,好歹松了松。
看到宋立夏家门口那个弯,秦勇下意识的转了过去。
等迎上了王婶诧异的目光,秦勇这才意识到他来暗访过宋立夏的事儿,暴露了!
王婶点了点秦勇的额头,笑骂道:“心疼你姐,但也不是你这个心疼法吧!
让宋家的人知道了,人家怎么想?”
暗访被人家抓个正着的秦勇,心虚的看了一眼王婶,难得的窘迫了一回。
王婶不了解秦勇,秦静还能不知道?
看着他不停摸脖子的小动作,秦静心里大感不妙。
秦勇回来只给她说了个结果,说是宋立夏说的八九不离十,她一兴奋,就忘了问秦勇是怎么打听的了。
难道,他暗访的时候,出了什么岔子?
面对秦静审视的目光,秦勇心更虚了。
王婶没有注意到姐弟俩之间的眉眼官司,远远的看到迎过来的宋立夏,王婶立马笑着“扑”了上去。
“哎呀!真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
这才几天没见,我怎么觉得立夏又精神了!”
这话说的,“老实人”宋立夏实在是接不下去,只能闷着头把一行三人往家里迎。
远远的看到拾掇得干干净净的五间正房,以及旁边单独的厨房、厕所,和偌大的后院,王婶满意的勾了勾嘴角。
可当她一抬头,看到八仙桌上席方端坐的两个男人,王婶的嘴角瞬间拉回来原点。
都是明里暗里打听过的人,对宋立夏的具体情况都略知一二,只是分不清哪个是宋向文,哪个是宋大志而已。
宋立夏看在眼里,却只当没有发现,自顾自的介绍道:“这是我师伯,这是我爹,我娘在厨房忙活,我去叫她一声。”
虽然大家都知道宋向文的存在,却没有想到宋立夏会把宋向文排在宋大志前面,这家庭地位……
王婶一口一个老哥哥的喊着,秦家姐弟俩也跟着宋立夏喊起了“师伯”和“叔”。
宋向文和宋大志一边应着,一边从兜里摸出三个大小、厚度都一模一样的红包,塞到三人手里。
王婶捏了捏红包,满意的把两个大红包揣进兜里,拉着秦静,凑到了宋立夏旁边。
“哪能让你娘一个人在厨房忙活,我和静静也去搭把手。”
在这经济不富裕的的年代,找对象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男方家底厚。
家里有粮食,梁上有腊肉,这样嫁过去才饿不着。
看家第一站,大都放在厨房。
王婶嘴里的搭把手,更多的是个借口,宋家老少心里门清,自然没有拦着的道理。
宋立夏更是领着他们直接进了厨房,拉着宋苗跟三个人介绍了起来。
宋苗本来就结婚早,年纪并不算大,圆脸又显小,要不是宋立夏拉着介绍,大家还真不敢认。
王婶这种老人精都恍惚了几秒,秦家姐弟也对视了一眼,才敢犹犹豫豫的叫了一声“婶儿”。
宋苗笑眯眯的“唉”了一声,从锅里舀出来三碗糖鸡蛋,用托盘盛着,端到了三人面前。
“走了这么远的路,口渴了吧!
没啥好东西,就垫吧一口?!”
你指着这只见鸡蛋不见汤的糖鸡蛋,说不是啥好东西,还让垫吧一口?!
王婶被这口气给气笑了。
可当他们一回头,看到粮仓旁边那满满的两箩筐鸡蛋,别说王婶,就连秦家姐弟俩都沉默了。
宋立夏立刻描补道:“我们家果果在后山养了点鸡,家里别的没有,就鸡蛋,管够!”
王婶窜到里间,抬手敲了敲粮仓,只听到一点闷响,证明粮仓里面满满当当,就是不知道粮仓里面装的是啥!
靠墙跟,摆着一排大大小小的木桶,王婶一一揭开盖子,挨个看了起来,大米、白面和豌豆、胡豆等杂粮应有尽有。
房梁上虽然没有香肠腊肉,但腊兔、腊鸡却不老少。
厨房的柴火不多,但看看屋檐下码了半堵墙高的木块,想想人家租下的九个山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到六零当团宠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穿到六零当团宠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