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平深吸一口气,胸腔微微起伏,体内的青色意力如同苏醒的溪流,缓缓运转——他的意力源自“天空灵脉”,蕴含“引导”与“融合”的双重特性,通过“意灵本源”的调和,能与金、木、水、火、土五种基础属性的灵气和谐共处,不会产生属性冲突,这也是他能同时操控千意剑(金属性为主)与青罗线(水域属性为主)的关键。
他迈步踏上牛皮大鼓,双脚与鼓面的“周天聚灵纹”精准贴合:左脚踩在“乾卦”纹路上,右脚踩在“坤卦”纹路上,这是“站鼓催针”的标准起手式,象征“天地合一”。
双脚传递的意力如同电流般,瞬间激活鼓身的“聚灵纹”,鼓内储存的天地灵气瞬间涌动,如同沉睡的巨兽苏醒,沿着纹路快速流动,在鼓身内部形成一个“灵气漩涡”,为千意剑的激活提供持续且稳定的能量。
紧接着,月平双臂缓缓抬起,双手结出“驭剑印”——双手交叉,食指与中指伸直,其余手指相扣,指尖泛着淡淡的青色光芒,光芒中蕴含着“意灵指令”的编码。
他的意念如同无形的丝线,通过“驭剑印”与鼓身所有千意剑建立起紧密的“意灵共鸣”——这种连接远超简单的操控,他能通过意念感知每一柄千意剑的状态:剑身的温度、灵气的流动、甚至剑刃受到的微小气流冲击;他甚至能“看到”剑刃上每一道细微的纹路,感知纹路中灵气的振动频率,如同与千意剑进行“心灵对话”。
他脚掌轻轻敲击鼓面,发出“咚——咚——咚——”三声沉稳的鼓响,每一声鼓响都蕴含着特定的“频率”,如同为千意剑注入生命:
第一声鼓响(频率为每秒三十次):这是“激活频率”,能暂时关闭剑槽中的“吸灵纹”,切断千意剑与鼓身的固定连接,同时激活千意剑剑柄中的“飞行核心”,使千意剑脱离槽位,平稳悬浮在空中,悬浮高度统一为离鼓面一尺; 第二声鼓响(频率为每秒五十次):这是“编程频率”,通过意念将“九宫八卦纹”的编织参数——包括经线与纬线的间距、编织密度、节点位置等,传递给每一柄千意剑,让每一柄剑都明确自身的飞行路径与任务,如同为千意剑安装了“导航系统”; 第三声鼓响(频率为每秒七十次):这是“赋能频率”,能开启千意剑剑身的“千丝纹”,使其释放出淡青色的灵气,这些灵气与青罗线中的水域能量产生共鸣,如同为青罗线“预热”,确保后续编织时灵丝能顺畅贴合,不会出现排斥。
鼓身的“周天聚灵纹”在鼓响的震动下瞬间亮起,淡金色的光芒从纹路中溢出,如同潮水般笼罩整个鼓身,与千意剑的青色光芒交织,形成一层绚烂的灵气光罩——光罩呈半透明状,内部能看到灵气流动的轨迹,如同天地间的能量在其中循环。
千意剑在鼓内灵气与月平意念的双重催动下,纷纷从“剑槽”中飞出,如同千百道青色流光,在空中划过优美的弧线,弧线的曲率完全一致,没有丝毫偏差。
最终,千意剑按“九宫八卦”的方位排列,形成一道整齐的“剑阵”,与地面的纹路精准对应:
乾、兑、离、震四卦区域,各分配一百二十柄千意剑,这些剑器的“千丝纹”释放的灵气频率与经线青罗线一致,负责“经线编织”,沿纵向牵引青罗线,确保经线始终保持笔直; 巽、坎、艮、坤四卦区域,各分配一百二十柄千意剑,灵气频率与纬线青罗线匹配,负责“纬线编织”,沿横向穿梭青罗线,将纬线与经线紧密交织; 中央的“太极”区域,分配四十柄千意剑,灵气频率兼具经纬特性,负责“节点加固”,在经纬线交汇的瞬间,注入灵气形成微型的“能量锁”,强化节点的稳定性。
每一柄千意剑都悬浮在对应的青罗线上方三寸处,间距均匀,误差不超过半寸——这是经过精密测算的“最佳距离”,既能确保灵气能有效牵引青罗线,又不会因距离过近导致丝线受损。
剑身上的“千丝纹”释放出一缕细微的“引导灵气”,这灵气呈丝状,直径仅为青罗线的五分之一,如同无形的手指,轻轻托住青罗线的中部。
牵引过程极为缓慢,每秒钟仅将青罗线拉起一寸,这需要极致的耐心与精准的控制力——灵气的牵引力严格控制在“三厘灵”,这是“刚好拉起丝线却不使其断裂”的临界值,若牵引力超过“三厘灵”,青罗线便会因受力过大出现细微裂痕;若低于,则无法将丝线从“灵丝桩”上拉起,导致编织无法启动。
月平站在鼓上,双眼微闭,眉头轻蹙,全身心投入到“灵视”感知中——他的“灵视”如同高精度的扫描仪,能清晰“看到”引导灵气与青罗线的完美贴合:灵气丝均匀分布在青罗线周围,形成一层“保护罩”,避免丝线直接与空气摩擦; 能“看到”青罗线在灵气牵引下缓缓升空,丝线的张力始终保持在“安全阈值”,没有出现过紧或过松的情况;能“看到”千意剑按预设轨迹调整姿态,剑身在飞行时微微转动,以适应青罗线的牵引角度变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水不暖月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水不暖月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