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秦香莲写的画的书信读完,织宋才打开春娘和冬郎写的,字比从前上了好几个台阶,现在看着虽谈不上漂亮,但也不再缺胳膊少腿歪七扭八的。
春娘也是学着秦香莲问好,但问起来就是真当问好来问了:“天气好不好?心情好不好?吃得好不好?睡得好不好?大家都好不好?”
大段大段都是问题,陈老娘略无语地道:“她想知道我们好不好,我们也想知道她好不好。这倒好了,确实好,春娘的信最好回。”
一句句回答就行了,半点不为难。
织宋也笑:“这信待会拿给好好看,她还问好好好不好呢?绕口令似的。”
直到看完这些问题,才读到春娘的最后一句:“你们想不想我?我好想你们。”
众人心中一软,过后又难过起来。
怎么不想?日思夜想。
织宋见氛围不好,赶紧拿出冬郎的信来念,大家的注意力也就慢慢跟着过来,暂不继续去想春娘那句想不想了。
冬郎写的信也是一脉相承地问好,只春娘大约比他写得快,将能问的问题都给问个精光,导致他憋半天,才问出句:“大家学问好不好?”
算是险而又险地走完了问好的流程。
接下来的内容就正常多了,孩子们讲了讲在学堂里在家里的日常,另外抄了几篇秦香莲大力赞扬过的日记过来。
其中两篇便是他们离开时,孩子们写的关于自己的心情,说是头一次读懂离别诗,一个写“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另一个写“一曲清歌满樽酒,人生何处不相逢”。
陈老娘读不太懂诗,却还是叹了口气。
见大家都看着自己,陈老娘莫名其妙:“看我做什么?”
织宋问:“奶奶,你连诗都懂了?”
陈老娘一挥手:“那倒没有,只这俩孩子左一个何,右一个何的,你二婶算是没白疼她们,就记得你二婶了!”
众人闻言皆大笑起来。
外头凄风冷雨,屋子里其乐融融。
这等事织宋自然是要写到信里,让秦香莲也笑一笑的,再就是让龙凤胎也寄来写“陈”字的诗句,哄哄老人家。
后来,龙凤胎抄写《陈情表》捎去江南,被陈老娘拿去到处炫耀。
而江南诸人围桌笑读家书之时,均州武当县内的黧雪园,正如火如荼地准备着漱心会,也就是秦庆霞说的那个宴会,多宴请未婚男女。
黧雪园占地颇广,内有梅花三百株,修环园高墙,高约两丈,既防风亦防窥视,园内用炭温养梅花,一日耗资甚巨,是以付五十贯才可入园。
今年官府牵头办漱心会,昂贵的黧雪园免门票,是顶顶大的噱头。
是日,天朗气清。
秦香莲给孩子们打扮起来,精挑细选了两身最防风的衣裳,孩子们不缺衣裳穿,除了何氏在孩子们出生之前就帮着做好的那些,还有些都是江南那边送回来的。
别说孩子们,就是自己的衣裳,秦香莲都没动过手,长辈疼爱,家里又开布庄,穿都穿不过来。
至于发型,应孩子们的要求,扎的略显严肃的道髻,只配着那两张圆脸大眼,怎么也严肃不起来,可爱极了。
秦香莲摸了两把孩子们圆鼓鼓的脸,叮嘱道:“昨天跟你们说的都记住了吗?”
孩子们异口同声地答:“时刻跟紧周师兄的脚步,不要凑到人堆里去看热闹,远离水源山石,吃饱喝足……”
秦香莲也不再多废话,扶着孩子们的背:“去吧。”
周全梳着同样发型,穿着身大氅,其上暗纹细腻精致,身量也拔高不少,气质越发出众,此时正色道:“请秦娘子放心,我会照顾好她们的。”
秦香莲笑着点点头,目送孩子们登上周全的马车,车轮在雪道上留下两道蜿蜒而去的痕迹。
这是今年冬天最后一次出去,等宴会结束,就该回去猫冬。
景佑年间的天气,越来越冷,秦香莲将手揣到袖子里,慢悠悠的走回家里,琢磨着做道羊排炖萝卜,夜里孩子们回来了还能喝口热汤。
大冬日里,炖个汤汤水水不仅温暖营养,也是十分方便。
春娘和冬郎透过马车的帘子见到秦香莲回了家,才将帘子放下,才放下一会儿,春娘的额头就想往外冒汗:“师兄,九叔给你开的补身方子你喝了吗?点这么多炭要把人烤化了。”
周全清瘦,自然不比春娘这个肉团子抗冻,他状似不经意地道:“在喝了,我看秦娘子也怕冷,你们怎么不怕冷?”
周到竖起耳朵,她早觉得她哥最近怪怪的,寻常时候哪里会打扮自己,今儿见到他对着秦娘子的样子,才把什么都想通,可人家虽年轻漂亮,到底有俩这么大的孩子,俩孩子虽玉雪可爱没什么不好的,可佳人已有佳缘,痴心错付。
希望她哥能够早日悔悟,不对,择日不如撞日,最好今日在漱心会上就能遇到另个可堪配对的佳人。
冬郎将帘子撩开一个缝隙:“我们气血充盈自然不怕冷,我娘略瘦了些,但从不硬撑,多多加衣,也一点不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种田逃荒,秦香莲的养娃人生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种田逃荒,秦香莲的养娃人生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