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风忽然想起在烟大天文台的发现。“荷仙座”的伴星轨迹投影在地面,形成的曲线与丝绸之路的路线走向完全重合,其中最亮的那颗伴星,其光度与唐代丝绸之路的年贸易额存在精确的数学对应。郑工程师说,这是“天地凤韵”的同构,就像宇宙中也有片承载文明的“凤翼”,而地球的文明,不过是这片宇宙凤羽上的丝缕。
三、凤舞时的和鸣象
中秋节的大雁塔下,九位非遗传承人捧着各自的文明信物,组成个圆形的“凤荷阵”。富春江的荷盏在阵心,烟台的蓝染幡在东方,抚州的笔砚在南方,当钟鸣响起,九样信物同时发光,光晕在广场上拼出《凤荷经》的完整图案,其中凤翅环绕的荷苞,突然射出道金光,在空中凝成个立体的“和”字,与观星璧的星纹中心完全重合。
“这是‘凤舞九天’的和鸣象。”苏翁站在塔下解说,“《周易》离卦的‘凤鸣岐山’,原是说文明到了交融时的显象。你们看这组数据,此刻广场的声压、照度、气流速度,与开元盛世‘万邦来朝’时的记录完全相同,连空气中的香氛浓度都分毫不差,像文明的灵凤在此刻完成了时空的起舞。”
当月光洒满广场,九样信物的光晕突然融合,化作只七彩凤凰,凤羽的每片鳞甲上都浮现出文明交融的印记:敦煌的飞天、长安的胡商、泉州的蕃客、胶东的海船……凤首冲向夜空时,口中的荷苞绽放,飞出无数荷形光点,落在广场的每盏宫灯上,被照亮的灯影突然显出凤纹,与夜空的“荷仙座”形成共振,像大地与宇宙的文明在此刻完成了对话。
沐荷站在阵心,银簪与观星璧同时飞起,组成凤的双眼。她忽然明白祖父说的“荷承天地”是什么深意——荷是凤的灵根,凤是荷的升华;荷在大地绽放,凤在九天起舞;看似殊途,实则同源。就像诗滢轩的荷树,地下的根系织成凤形,地上的花枝托着星月,而花开花落,不过是凤韵在人间的流转。
临风在阵外展开《凰赋》的定稿,手稿上的字迹突然浮起,与凤羽的鳞甲融合,组成篇新的《凤和赋》,其中“荷为凤魂,凤为荷韵”的句子,笔迹同时带着荷仙姑的温润、沐静之的清雅、临敬之的洒脱,像所有的文明传承者都在这一刻挥毫。
仪式结束时,七彩凤凰渐渐消散,化作漫天荷雨落在广场。沐荷将银簪插进大雁塔的基座,临风则把观星璧嵌回玉门关的夯土,仿佛要让文明的灵凤永远扎根大地,却又向着九天起舞。刘馆长望着他们的背影说:“凤舞不是终点,是新的启程——就像凤凰总要浴火重生,文明的传承也是如此,在交融后积蓄灵韵,等待下一次起舞。”
夜色漫过大雁塔时,广场的荷灯突然泛起微光,每盏灯都在诉说着不同的故事:一盏讲着丝绸如何西传,一盏讲着佛法如何东渐,一盏讲着瓷器如何远航……而所有的故事最终都汇成一句话:“文明如凤,荷为其魂,和鸣九天,生生不息。”
所谓凤舞九天,原是如此——不是神话中的祥瑞,是文明交融的必然;不是遥不可及的愿景,是传承到极致的显化。从敦煌的飞天到宇宙的“荷仙座”,从法门寺的经卷到烟大的卫星,人类从未停止用荷与凤的语言诉说自己的文明,而最终发现,这只文明的灵凤,早已在荷的灵根里扎下深韵,在星的指引下舞向九天,永远在传承中积蓄灵韵,在交融中完成起舞,永远在证明:文明不灭,和鸣永续。
喜欢沐雨荷风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沐雨荷风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