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工坊的年轻人支起展台,展示着“璧月星辰”系列文创:能投影星轨的铜璧书签,嵌着珍珠母贝的月相笔记本,刻着“星月同辉”的玉佩。有对新婚夫妇买下套星轨对镯,男款刻着北斗七星,女款雕着璧月,合在一起恰好是“凤翼承星”的图案,“这样我们的牵挂,既能像星辰那样永恒,也能像月光那样温柔,就像这铜璧与雅珠,少了谁都不圆满。”
观测仪的屏幕忽然亮起,显示出星轨的光谱分析——星光的波长里,竟读出了《玉台新咏》里的“迢迢牵牛星”。老教授的学生激动地说:“这是‘文脉共振’!只有当人的情感与星月频率相合时才会出现,就像当年观星阁的石碑上刻的‘文以载道,光以传心’。”
月至中天时,沐荷将银簪插进发髻,珍珠的光在发间流动,像把两世的月光都收在了里面。临风转动铜璧的刻度,让星轨图与地面的“凤翼”完全重合,雅珠的光晕顺着星轨蔓延,在梅树梢头凝成只展翅的凤,与青铜镜背的纹样在光里重叠,凤嘴里衔着支竹笔,笔尖的墨滴落在雪地上,晕出朵并蒂莲,花瓣上写满了“新”“生”“长”。
离开展会前,穿校服的男生忽然指着天幕,璧月与星辰之间的光晕里,浮出行流动的字:“所谓永恒,是让古老的文字永远认得年轻的星光。”众人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那行字渐渐化成本翻开的书,左边是《玉台新咏》的蓝布封皮,右边是孩子们的星图,书页间的月光像条河,漂着竹简书与平板电脑,往更远的星空流去。
回到诗滢轩时,晨露已经凝结在梅枝的新芽上。沐荷将铜璧放在案头,与青铜镜、毓文雅珠组成个小小的阵,镜面反射的光在墙上拼出幅新的星图,图里的澜庭书院飘着竹简书,诗韵澜庭的湖面上跳着舞,众妙学堂的窗棂透着灯光,所有的光点都连着条线,尽头是颗正在发亮的心。
案头的传文匣又多了张字条,是老教授留的:“星月会老,但文字的光不会。就像璞玉的铜璧、碧玉的珍珠,换了种模样,照样能让天地认得它们的温度。”字条旁边画着个简笔画,铜璧的星轨里长出株荷,荷叶上站着两个小人,一个举着竹笔,一个捧着珍珠,像把两世的故事都开成了光。
晨光漫进画室时,第一缕阳光落在铜璧上,折射出的光斑在宣纸上拼出颗发芽的星,根须扎在“文”字里,枝叶伸向“星”字上,像个永远在生长的承诺。沐荷望着那光,忽然听见梅枝抽芽的声响,很轻,却比钟声更有力量,像无数个觉醒的心跳,在往更亮的地方去——不是要追上星月,是要让文字自己成为光,像璞玉说的那样,“让地上的诗,与天上的星,永远认得彼此”。
喜欢沐雨荷风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沐雨荷风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