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

静静的思考人生

首页 >> 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 >> 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大雪满风刀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神武太医俏女帝 三国:娶妻就变强,我不当人了! 穿越明末:带领农民起义 大明锦衣 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 侯府女婿的悠闲生活 衣冠不南渡 大秦:开局成了胡亥怎么办? 
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 静静的思考人生 - 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全文阅读 - 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txt下载 - 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38章 横扫蒙古诸部 十挺机枪足以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月色如水,倾泻在公主府的琉璃瓦上。关火华站在庭院里,手中攥着刚从宫中带回的密旨,指节因用力而发白。身后传来熟悉的脚步声,朱乐瑶披着单衣走到他身旁。"驸马,夜露深重,怎么还不歇息?"她轻声问道,手指抚上他紧绷的手臂。关火华转身,借着月光看清妻子眼中的关切。他深吸一口气,将密旨递给她:"陛下命我北伐蒙古诸部。"朱乐瑶的手猛地一颤,密旨飘落在地。她弯腰去捡,长发垂落遮住了表情:"什么时候出发?三日后。"关火华声音干涩,"蒙古诸部结盟,集结二十万骑兵准备南下。陛下要我先发制人。"夜风吹过庭院,带来一阵桂花香。朱乐瑶沉默许久,忽然抬头,眼中已噙满泪水:"我早该想到的。父皇近来频频召你议事,又让你观摩京营操练..."她强扯出一个笑容,"驸马是当世名将,如今天下动乱不安,驸马岂能安享富贵,此战必能旗开得胜。"关火华将她拥入怀中,感受她微微发抖的身躯:"我向你保证,一定会平安回来。带上这个。"朱乐瑶从怀中取出一个绣着并蒂莲的锦囊,"里面是我在护国寺求的平安符,还有..."她声音低下去,"我的一缕头发。"关火华郑重地将锦囊贴身收好,吻去她脸上的泪痕:"有公主的祝福,刀剑无伤。"次日早朝,崇祯皇帝端坐在龙椅上,目光扫过满朝文武:"蒙古诸部背信弃义,欲犯我边关。朕决定派关火华率军北伐,诸位爱卿可有异议?"内阁大臣周延儒出列:"陛下,蒙古骑兵来去如风,我军需调集至少十万精骑,辅以同等步卒,方有胜算。粮草辎重更需...臣有不同看法。"关火华打断道,在满朝惊讶的目光中上前一步,"臣只需一万配备新式火器的步军,外加十挺特制机枪,足以平定蒙古。"朝堂上一片哗然。御史大夫李明睿厉声道:"关驸马此言差矣!蒙古控弦之士二十万,以一敌二十,岂非儿戏?其战力不下于满清八旗。"关火华笑道:“你刚才说了 蒙古诸部骑兵战力不下于满清八旗,满清八旗的二十万兵马都被打不全歼,差点被灭国。何况蒙古诸部,他们连城墙都没有。”周延儒想插话,崇祯皇帝赶紧制止无意义的争辩,为了堵住文官众口,崇祯皇帝摆驾校场。校场上,文武百官簇拥着皇帝观望。关火华命人竖起五十步外的木靶,亲自端起一把AK-47自动步枪。随着一阵震耳欲聋的连发声,木靶瞬间被打得粉碎。满朝哗然中,关火华又命人推出MG42机枪。当这挺杀人利器喷吐出每分钟1500发的火舌,将百步外的十具铁甲打成筛子时,连向来沉稳的崇祯都惊得站起身来。"此物...此物..."首辅温体仁声音发颤,"有伤天和啊!"关火华单膝跪地:"陛下,战场就是生死场,两军交战之时,不能空谈仁义道德。有此神器,可最大限度减少我军伤亡。"崇祯沉思良久,忽然拍案:"准卿所奏!即日起,京营一万精锐交由关卿训练,工部全力配合制造弹药。改天诛特战营建制为天诛军团,人数为三万人。"群臣闻言震撼不已。七日后,德胜门外。三万精锐列队肃立,每人肩挎AK-47,腰间挂满弹匣。十挺MG42机枪分别架在特制的马车上,由骡马牵引。朱乐瑶不顾礼制,亲自到城门相送。"这个给你。"关火华从怀中取出一把精致的勃朗宁手枪,"按下这里就能射击,后坐力小,适合防身。"朱乐瑶将手枪藏入袖中,强忍泪水:"我和雪影?团团日日在此眺望,等待驸马凯旋。"关火华深深看她一眼,翻身上马。大军开拔,扬起漫天尘土。朱乐瑶一直站到最后一列士兵消失在官道尽头,才在侍女搀扶下回宫。行军月余,关火华率部抵达边境。探马来报,蒙古诸部联军二十万已在阿拉卡草原集结,正向南移动。"传令,在葫芦谷扎营。"关火华指着地图上一处形似葫芦的山谷,"谷口宽仅百丈,两侧高地架设机枪。"当夜,关火华召集将领部署:"蒙古人必用骑兵冲锋,我军以壕沟为屏障,步枪手分三排轮射,机枪控制两翼。记住,保持火力不间断。"副将赵铁柱忧心道:"大人,敌军二十万,若分兵包抄...所以我们要速战速决。"关火华冷笑,"第一波冲锋就要打掉他们的士气。"黎明时分,地平线上出现黑压压的骑兵。蒙古联军如潮水般涌来,马蹄声震得大地颤抖。关火华站在临时搭建的指挥台上,望远镜中看清了冲在最前面的黄金家族旗帜。"等他们进入五百步再开火。"他平静地下令。蒙古骑兵越来越近,已经能看清他们弯刀反射的寒光。当先锋进入射程,关火华猛地挥下令旗:"开火!"刹那间,处于伏击状态的三万支自动步枪同时喷吐火舌,子弹如暴雨般倾泻而出。冲在最前的骑兵如割麦子般倒下,战马嘶鸣着栽倒,后续骑兵来不及躲避,被绊得人仰马翻。MG42机枪的嘶吼更是恐怖,交叉火力形成死亡之网,将试图从侧翼包抄的骑兵撕成碎片。蒙古人从未见过如此密集的火力,冲锋阵型瞬间大乱。"装弹!第二排上前!"关火华冷静指挥。明军采用三段击战术,保证火力不间断。战场上硝烟弥漫,血腥味呛人。蒙古统帅不甘失败,吹响号角集结残部,发动第二波冲锋。这次他们学乖了,分散队形快速突进。但自动武器的射速远超他们想象,还没冲过半程,又丢下数千具尸体。关火华通过望远镜看到蒙古后阵开始骚动,知道时机已到:"传令,机枪前移,全军推进!"明军踏着整齐的步伐向前推进,子弹风暴所过之处,人仰马翻。蒙古骑兵终于崩溃,调转马头逃窜。关火华命令停止射击,派轻骑兵追击十里即回。战后统计,蒙古联军死伤超过八万,而明军仅有数十人轻伤。阿拉卡草原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连野草都染成了暗红色。关火华走在战场上,靴子踩在血泥里发出咯吱声。几个受伤的蒙古武士躺在地上呻吟,看到他都露出恐惧之色。他命令军医救治俘虏,自己则站在一堆尸体前沉思。副将赵铁柱兴奋地跑来:"大人,黄金家族带领残部往北逃了!现在蒙古诸部遭遇大败,我们只要按照部落逐个消灭即可。”关火华笑笑没有表示。当夜,他在营帐中给朱乐瑶写信:"...此战大捷,全赖陛下洪福。新式火器威力远超预期,蒙古人死伤惨重,已无力再战,然我军介是步卒,无法长途奔袭,此番已达到震慑蒙古诸部的战略目标了。不日即可班师回朝,公主勿念..."写到这里,他停下笔,想起白天战场上那些被机枪撕碎的年轻面孔。作为现代人,他清楚自己带来的技术颠覆将彻底改变这个时代的战争形态。这种降维打击带来的不是荣耀,而是一种莫名的空虚与罪恶感。大军休整三天后,班师回朝的路上,关火华不断收到蒙古诸部的遣使请降要求,关火华没有表示什么,而是一起带上蒙古诸部使者返回北京城,边境百年匪患一朝平定。士兵们兴高采烈,只有他心事重重。"大人为何闷闷不乐?"赵铁柱不解地问,"此战之功,即使封王也不为过啊!"关火华望着远方的烽火台:"我在想,战争不该是这样的。"赵铁柱困惑了:"以极小代价换取大胜,这不是兵家最高境界吗?"关火华没有回答。他想起朱乐瑶曾说"有伤天和"的话,或许女人在这方面的直觉比男人更敏锐。但历史车轮已经转动,他只能继续前行。距离京城还有三日路程时,一匹快马追上了大军。信使呈上朱乐瑶的亲笔信和一个小包裹。信中除了思念之情,还提到朝廷已准备盛大凯旋仪式,父皇龙颜大悦云云。包裹里是一方绣着鸳鸯的汗巾,和一支含苞待放的梅花。关火华将汗巾贴身收好,嘴角终于浮现出一丝笑意。无论未来如何,至少此刻,他即将回到心爱的人身边。大军行进在官道上,远处已能看到京城的轮廓。关火华整理铠甲,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荣耀与暗涌的朝堂风波。他知道,真正的挑战或许才刚刚开始。

喜欢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重生之将门毒后 何不同舟渡 董事长和秘书的邂逅 官场:被贬后,我强大身世曝光 官场之绝对权力 不复合,不原谅!裴先生净身出户 玄鉴仙族 六零:踹了白月光搬空家产下乡 抗战:我成了李云龙的顶头上司 时空神珠之从四合院开始 四合院:带着娄晓娥提前躺平 傲世丹神 吞噬星空之亿载岁月 在古代生了七个女娃,被婆家休了 葬神塔 直播科普:开局获得响雷果实 官场:美女领导身边的男秘书 官场:从基层科员爬上权力巅峰 隋唐群英传:最全隋唐演义 小海豹模拟成始祖龙鲲,很合理吧 
经典收藏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大唐:谁让楚王上朝的 三国:当不成谋士我只好四分天下 大唐:我就制个盐,竟被封国公 贞观小闲王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红楼发家致富史 寒门崛起 父可敌国 我家动物园通大唐,爆宠小兕子 开局穿越寡妇村 废物皇子:到了封地就不苟了 奋斗在沙俄 大唐十万里 大唐:开局发老婆,我赚大了 老朱偷听我心声,满朝文武心态崩! 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 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 三国:让你救关羽,没让你灭孙权 两界:从黄巾起义开始超凡 
最近更新我在大明忙种田,平推东瀛美利坚 岂独无故 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 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 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 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 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 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 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 道藏辑要 玉符传奇 史上最强县令 笔架叉将军 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 云起惊鸿客 开局被捉奸,从小吏到权倾南北 大秦血衣侯:我以杀敌夺长生 铁骑红颜:大秦霸业 穿越古代异界争霸 
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 静静的思考人生 - 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txt下载 - 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最新章节 - 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