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地区才是真正的“聚宝盆”:肥沃的冲积土壤孕育出金黄的稻田,清澈的溪流滋养着渔村,科伦坡、加勒等港口城市像珍珠般串在海岸线上。然而,有限的农业生产技术与频繁的葡萄牙殖民掠夺(战争、奴隶贸易),让这片土地始终无法承载更多人口。科提王国的军队规模仅有2万左右,其中1.8万是步兵,装备着祖传的弯刀、竹弓与铁枪;2000骑兵则是山地的“幽灵”——他们骑着矮脚马,像疾风般穿梭于山间小道,对葡萄牙据点发动突袭后便消失无踪。
葡萄牙人在锡兰经营百年,早已将沿海变成铁桶。科伦坡堡的石墙上还留着无数次战斗的弹痕,加勒堡的炮台则虎视眈眈地盯着印度洋航线。从果阿增援来的1000名欧洲士兵(装备着最新型的火绳枪与青铜火炮)、5000名本地雇佣兵(僧伽罗人、泰米尔人),加上原有的2000驻军,组成了一支8000人的殖民军团。
这些军队像钉子般扎在沿海据点:科伦坡驻军3000人,控制贸易命脉;加勒驻军2000人,镇守南部要冲;其余分散在30多个小型港口,依靠海军舰艇(20艘卡拉维尔帆船、10艘桨帆船)的巡逻,编织出一张“海上篱笆”。葡萄牙本土士兵穿着板甲,端着火绳枪,射击精度堪比神射手;本地雇佣兵则像变色龙,利用对地形的熟悉,为殖民者提供情报与向导。
“只要守住沿海,科提人就翻不了天!”加勒堡的葡萄牙指挥官叼着雪茄,望着远处的中央山脉冷笑。但他没注意到,山间的丛林里,科提游击队正用吹箭玩着偷袭——那些涂着毒药的竹箭,专射葡萄牙巡逻兵的脖子。
一个月后,亭可马里港焕然一新——明国的工匠们用石头搭建起三层楼高的炮台,南洋舰队的盖伦巨舰停泊在天然海湾内,炮口指向北方。印度洋殖民军带来了30门十斤重炮、50门五斤炮并肩而立,像一群龇牙咧嘴的猛兽。
按照约定,明葡联军将采用“东西对进”战术:东路,施大宣率领印度洋殖民公司3000殖民军和东吁国3000仆从军,从亭可马里出发,沿中央山脉东麓向康提要塞推进;西路,葡萄牙锡兰总督若昂·德梅内塞斯亲率葡萄牙6000殖民军,从科伦坡出发,翻越西部山口直取首都。
“科提人的康提要塞,就是锡兰的‘心脏’。”王保国站在码头,指着地图上标注的险峻山城,“攻下它,就能掐断科提人的脊梁!”郑芝虎咧嘴一笑:“我殖民军负责抄后路,这偷家的活,我们擅长!这丛林战,东吁国的勇士是他们的祖宗,保证让那些游击队有来无回!”
喜欢水煮大明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水煮大明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