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哐当哐当”碾过铁轨,车厢轻轻摇晃。
窗外,东北深冬,天地一片萧瑟的灰白。
软卧包厢里暖烘烘的,周秉昆和蔡晓光对坐在小桌板两边,桌上摊着泛亚谈判的协议草案草稿纸,但两人的心思早就不在那上头了。
蔡晓光搓了搓被暖气烘红的脸颊,抓起搪瓷缸,“咕咚咕咚”灌下大半缸温吞的茶水,长长哈了口气,白雾在眼前散开:“秉昆,你能回吉春过个团圆年,我这回怕是得在京城忙活喽。”
他嘴上说着苦,脸上却笑开了花。这次主持谈判签下的外东北租赁协议,是他实打实的功劳,马上还要代表北机厂去京城向长老们汇报,心里头那份得意劲儿藏都藏不住。
“你小子,嘴咧得后槽牙都看见了,还装!”周秉昆笑骂一句,目光又投向窗外那片广袤的土地。
“吉春那边,化纤、化肥那边,设备调试该收尾了。开春就能试车!”
蔡晓光眼睛发亮,手指头在桌面上虚点着,仿佛已经看见了那场景,
“‘的确良’布、雪白的化肥,哗哗地从咱自家造的机器里流出来!想想就让人浑身是劲儿!”
周秉昆收回目光,身子往后靠在铺位上,手指无意识地捻着草稿纸的毛边,笑了笑,那笑容里带着点深意:
“晓光,吉春这摊子,就是个开头,是个样板。化纤、化肥,还有你们和北机厂自个儿鼓捣出来的那些生产设备,真能顶用?不比进口的差?图纸吃透了?生产线真能成?”
“嘿!瞧不起谁呢?”蔡晓光腰杆一挺,巴掌拍得胸脯砰砰响,“咱北机厂技术部啥水平?连发动机生产线都能复刻出来!化纤、化肥设备?技术含量低多了!
多亏你早先定下的那些技术术语译法,翻译科那帮人,啃图纸啃得透透的!原理、运行逻辑,门儿清!
厂里的技术底子也厚实,精密制造、自动化这些难关,都趟过来了!就剩几个核心部件的参数还差点意思,放心,就是层窗户纸的事儿!”
周秉昆听得哈哈大笑:“好!那你们就得赶紧多培养点工程师!等吉春这边厂子试车成功,运转稳当了,明年开春,各省都得动起来!北机厂的掌握的化纤,化肥技术,还有图纸、技术骨干,都得撒出去,帮着各地建分厂。全国一盘棋,都得跟上。庄稼没化肥,产量上不去……”
蔡晓光眼睛瞪得更亮了,一巴掌拍在大腿上:“好家伙!这阵仗!我说北机厂那几个新车间,省里都下死命令,不要命似的连轴转造设备呢,合着是等这一天!
你是不知道,吉春北机那片工业园区,新厂房就跟雨后的蘑菇似的,一片一片往外冒!招工告示一贴,呼啦啦全是人!吉春城里的半大小子、大姑娘,都快招干净了!没办法,只能往下头各村派指标……”
他说着说着又咂咂嘴,眉头微皱,“可下面村里招上来的,好些个认字都费劲,学技术那个慢哟!厂里办的夜校,天天挤得满满当当,讲课的师傅嗓子都喊劈了!”
“这是好事!”
周秉昆坐直了身子,目光穿过蒙着水汽的车窗,投向外面飞掠而过的、覆盖着薄雪的田野和低矮的村落,
“城里的青年有了正经饭碗,心就稳当了。农村呢?这些年,为了城里就业,多少知识青年响应号召下了乡,担子都压到农民兄弟身上了……他们的担子,太重了。”
他的声音低沉下去,带着沉甸甸的分量,“等外东北那片冻土真动起来,开矿、修路、建城、办厂……那才是真正能装下成百上千万、甚至上亿张嘴的大地方!到那时候,农村也能缓口气。这盘棋,才算真正盘活了。”
蔡晓光用力点头,眼神灼灼放光:“对!盘活!让咱全国的厂子都开足马力造机器,都开到那冻土上去!让咱的好青年,都去那片新天地闯荡建设!”
车轮撞击铁轨的节奏慢了下来,发出悠长疲惫的喘息。“呜——”汽笛长鸣,穿透凛冽的寒气。吉春站到了。
站台上人不多,省军区部队已经接管了安保。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寒风卷着碎雪粒子,抽在执勤战士冻得通红的脸上。
吉春市计委办公室主任老刘带着两个干事,还有北机厂管外联的副厂长孙茂才和厂办的两个干部,都裹着厚棉袄,缩着脖子在站台靠里的避风处等着。
周秉昆出发前就反复交代,他是回家休假,不许搞大动静。可直属的省计委不敢怠慢,北机厂更不能不来人。战士们已经提前把普通旅客隔开了,倒也没引起啥乱子。
秘书张建军紧走几步凑上前,伸手就去接周秉昆的行李:“司长,给我吧!”
周秉昆胳膊一挡,语气温和却不容商量:“小张,你跟着车回京城。我过了节才回去,身边有卫国他们就行。”
“这……司长,我工作就是照顾您……”张建军有点急,手又往前伸。
“小张,”周秉昆拍拍他肩膀,“一年到头辛苦了,回家好好陪陪爹娘老婆孩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人世间之周秉昆的善良永不妥协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人世间之周秉昆的善良永不妥协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