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主任不慌不忙地站起来,“张桂华,你来得正好。这位就是你这一世的转世,刘建国主任。”
张桂华上下打量着老刘,撇了撇嘴,“就他?看着呆头呆脑的,哪点像我了?”
老刘一听这话就来气了,“你说谁呆头呆脑呢?我看你才贼眉鼠眼的,不像个好人!”
“哎哟呵?”张桂华叉着腰,“我好歹是雍正朝的进士,正经的科举出身!你算个什么东西?”
老刘冷笑一声,“科举出身怎么了?读书人里也有败类!我看你就是其中一个!”
王主任赶紧打圆场,“二位别吵了,既然来了,就心平气和地把事情说清楚。”他转向张桂华,“你说你冤枉,那咱们就从最大的那桩案子开始——你是不是收了李员外三千两银子,判了他霸占的田产归他所有,害得原主一家老小饿死街头?”
张桂华眼神闪烁,“这个...这个我记得不太清楚了...都过去这么多年了...”
“你记得很清楚!”老刘突然脱口而出,连他自己都愣了一下,“那天李员外派人把银子装在米袋里送来,你还特意打开查验,都是五十两一锭的官银!”
张桂华目瞪口呆地看着老刘,“你、你怎么知道?”
老刘自己也懵了,刚才那些话就像自己蹦出来的一样,但他脑海里确实浮现出了一些模糊的画面——深夜的书房,摇曳的烛光,白花花的银子...
王主任满意地点点头,“看,这就是请转世来的好处。刘主任虽然不记得前世的事,但潜意识的记忆还在。张桂华,你现在还有什么话说?”
张桂华支支吾吾了半天,终于泄了气,“是...我是收了银子...但那家人本来就是刁民,那地契...”
“你胡说!”老刘猛地站起来,气得浑身发抖,“那地契是你帮着伪造的!你明明知道那地是人家祖传的,就因为李员外答应事成后再给你两千两,你就昧着良心判了!”
这番话说完,办公室里一片寂静。张桂华脸色惨白,王主任则若有所思地看着老刘。
“刘主任,您是不是...想起什么了?”王主任轻声问。
老刘茫然地摇摇头,“没有...我就是...就是觉得应该是这样...”
王主任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继续翻看档案,“那咱们说下一桩。乾隆元年,你是不是克扣了河工款两万两,导致河堤修缮不力,第二年发大水淹了三个村庄?”
“这个绝对没有!”张桂华这次挺直了腰板,“河工款我是经手了,但每一笔都用在工程上了!当时我还亲自去监工,在河堤上住了半个月!”
老刘眯着眼睛想了想,缓缓说道:“他说得对,这笔钱他没贪。”
这下连张桂华都惊讶地看着老刘。
老刘努力回想着脑海中浮现的片段,“但是...但是你知道是谁贪了这笔钱,对不对?是你的顶头上司周知府暗示你做的假账,实际上他拿了大头,你只得了点小好处,还整天提心吊胆的。”
张桂华像是被抽干了力气,瘫坐在椅子上,“你...你怎么连这个都知道...”
就这样,一桩桩陈年旧案被翻出来,老奇的是,每到关键处,老刘总能说出些连张桂华自己都记不清的细节。有些案子张桂华确实是被冤枉的,有些则是他罪有应得。
说到最后,张桂华已经是满头大汗,官服后背都湿了一片。老刘也累得够呛,感觉像是刚跑完马拉松。
王主任把记录整理好,满意地点点头,“太好了,今天总算把这些问题都搞清楚了。张桂华,根据刚才的对质,你的刑期可以减少三百年。”
张桂华愣了一下,随即喜出望外,赶紧站起来鞠躬,“多谢王主任!多谢!”
“别谢我,”王主任指了指老刘,“要谢就谢你的转世吧。要不是他帮着澄清,那些冤枉你的案子还得扣在你头上。”
张桂华转向老刘,表情复杂,犹豫了半天才小声说:“那个...谢谢啊...”
老刘摆摆手,心情也很复杂。知道自己的前世是这么个人,任谁心里都不会好受。
王主任看了看表,“时间不早了,刘主任该回去了。不过临走前,按照惯例,我可以透露一点您未来的事。”
老刘一下子来了精神,“未来的事?您说说看。”
王主任翻开另一本档案,“按照命数,您明年会升任副市长,主管城建工作。后年呢,会因为一个重大工程事故被牵连,受处分降级。大后年...”
“等等!”老刘急忙打断,“工程事故?什么工程事故?”
“这个嘛...”王主任神秘地笑笑,“天机不可泄露。不过我可以告诉您,那事故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就因为有人偷工减料,而您虽然不知情,却要负领导责任。”
老刘心里咯噔一下。他最近确实听说市里在规划一座跨江大桥,投资巨大,如果建成将是本市的地标性建筑。难道说的是这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聊斋新介》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天悦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天悦小说网!
喜欢聊斋新介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聊斋新介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