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如果想准确的以已知去求未知,是需要大量的,并且是精确的数据作为支撑去推算。
这种大量且精确推算,现在是可以用大型计算机去实现的。
比如,一个风团的形成,从初始阶段的生成条件作为已知。
然后,综合各种已知的,或可推测的数据,比如:温度、湿度、洋流温差、潮汐影响等等因素,可以大致推算这个风团是发展成飓风还是热带风暴。
然后,得出它的运动轨迹是什么,会形成什么样的灾害。
这个是需要精确的计算,来得到一个推演模型,从而形成推演而达到一个提前的预知。
程鹤精通四元法,也知道通过消元去求未知。
但是,这也同样需要大量且精确的计算。
这样的精确的计算并不是电视剧里面掐个手指头,喊几声金木水火土就行的。
在北宋也没有大型计算机,但是,好在有算盘可以一用。
那位说了北宋有算盘麽?
有啊,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上就画的有。
算盘这玩意儿到底是谁发明的,如今亦是一个不可考证。
但是,最早的文字记载的应该在东汉。
东汉数学家徐岳曾写过一部《数术记遗》,其中着录了十四种算法,第十三种即称“珠算”,并说:“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书中描述的用法和现在的珠算也没太大区别。
后来,北周数学家甄鸾,又对这段文字作了注释:
“刻板为三分,其上下二分以停游珠,中间分以定算位。位各五珠,上一珠与下四珠色别,其上别色之珠当五,其下四珠,珠各当一。至下四珠所领,故‘云带四时’。其珠游于三方之中,故云‘经纬三才’也”。
但是,早期的算盘只不过是一种计数的工具。
直到了唐朝算盘才发展出了“珠算”这种变态的技能,而且在北宋时期逐步完善起来。
究其原因无他,钱太多,商业太发达,倒是能赚的不如能算的,不会算就会赔钱。
古今算来,世界各地有一个算一个,能让科技有大规模进步的也只有“金钱”这个诱饵了。
有人说是军事和战争。
好家伙,好像说的跟战争背后没有大规模的资源财富掠夺一样。没钱?谁愿意玩命啊!
全球近代世界性的战争,拢共就两次,无一例外都是那场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的副产品。
还是回到书中吧。说着说着又跑题。
为什么说珠算是种变态的存在?
首先,咱们先看这玩意的硬件!
矩形木框内排列一串串等数目的算珠,称为“档”。中有一道横梁把珠分隔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每算珠代表“五”,下半部每算珠代表“一”。
每串珠从右至左代表了十进位的个、十、百、千、万位数。
想扩容内存?没问题,直接加串珠就行了,简单粗暴而且效果显着!
我还见过八卦算盘,共二十三档一百六十一个算珠。蕴含算经精粹,可计算无限大数。
只不过其用法已经失传,到现在,也就变成了一个摆件,当成吉祥物使用了。没事了给它烧个香,拜一拜的也是有些个心理安慰的。
好吧,这硬件有了,那么再看软件。
一套手指拨珠规则的运算口诀就可解决各种复杂运算,甚至可以开多次方。
于是乎,一个混合进制的“变态”玩意儿就此产生了!
中国的二五珠算盘是可以支持十六进制和十进制的,并且可以支持两种进制混合运算。
更变态的,这玩意儿还能支持八进制和二进制的运算。
什么?过去有二进制?别吹了!那不是计算机语言吗?
还真不是我吹,你真当我们的阴阳八卦就单单是封建迷信?
听我父亲说过,以前就是有人用算盘来算八卦的阳爻和阴爻,据说那个玩意就是二进制。
有那么神奇吗?
我的数学,不,不,不,我的算数,算数不太好,所以我也不知道。
我就知道我国的两弹一星就是一帮数学家拿这玩意生生给抠出来的。
哦?按你这样说,“算卦”就是这样来的?
对啊,卦就是个概念性的定义。
也就是刚才我们探讨过的哲学范畴上的“度”,和数学范畴上的“极限”,只不过概念的名称不一样罢了。
你非得搞什么“天人合一”、“神仙老虎狗”的,我有什么办法?
鲁班尺上不单有长度数字,也标注了“丁、害、旺、苦、义、官、死、兴、失、才”。
110上方所示“官”,主牢执、公事。
119上方对应的是“灾至”。
120上方死绝、病临。
看到这里,发现什么规律了吗?你也说他们迷信去。
心中有佛看世人皆为我佛。非得说出来个limit of function就是科学了?
科学?据我所知,一切科学的基础——数学,这个玩意本身就不是科学,因为它不具备任何的科学属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天青之道法自然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天青之道法自然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