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曜闻言一愣,周异的儿子是谁?
若说之前,刘曜只是对周异这个名字感到熟悉,对于他的家世不甚清楚。
可在天牢的这几天,刘曜可是回想起周异的身份。
周异,从父周景,从兄周忠皆为大汉历代三公,可以说,同样也是一门两公的豪族。
周家在扬州,更是数一数二的豪门大族。
在扬州的地位,跟袁家在豫州的地位相差无几。
若这些众人不知道,那么,三国时期,吴国的水军大都督周瑜,那可是耳熟能详的存在。
而周异的儿子,正是周瑜。
现在周异说什么?
他居然说,想要让周瑜拜在自己的门下,这让刘曜心中难免有种天上掉馅饼,直接砸中他头上的感觉。
周瑜啊。
在三国演义中,为了凸显诸葛亮,这才将赤壁一战的主要功劳安在诸葛亮的头上。
实际上,在赤壁之战时,蜀吴大战曹魏,这一战,几乎是周瑜一人之功。
从定计,到实行,全赖周瑜之功。
也是周瑜,一把火将曹魏一统天下的美梦烧毁。
而且,周瑜也不是一个气量狭小之辈,在演义中,丢失一座襄阳,被诸葛亮一句赔了夫人又折兵气的吐血身亡。
事实上,周瑜若真是气量狭小之辈,他也不会被孙策和孙权如此看重了。
作为吴国四大都督之首,周瑜颇有豪杰之风。
如今,周异想要让周瑜拜在他的门下,这让刘曜心中惊喜之余,也有些惶恐,自己真的能教导好周瑜吗?
周异看到刘曜面色变幻不定,脸上浮现一抹失落之色:“若刘公觉得下官此言冒昧,这也无妨,刘公也请放心,下官既然答应刘公资助粮草,供刘公扫北大业,此言便不会收回,最多五日,周家粮草轴重,定然齐聚洛阳!”
“非也,本公方才迟疑,不过是在思索,自己是否能将令公子教导好,而非不愿收令公子,若周大人不嫌弃本公才疏学浅,本公愿收令公子为徒,日后悉心教导!”
刘曜见周异误会自己的意思,急忙开口道。
开玩笑,周瑜啊,若是收下周瑜,日后可就没孙策什么事了,待天下大乱之时,周瑜天然亲近于他,如此,水军大将便有了着落。
要知道,华夏上下五千年,擅长水军的将领可是稀少无比的。
每一个都弥足珍贵。
若是周瑜投入他的麾下,对于日后他一统南方有莫大的帮助。
如此情况,刘曜怎么可能放弃?
至于说能否教导好周瑜,这事几乎不用考虑。
他的麾下,房玄龄,王猛,赵普,郭嘉,乃至是之后召唤出来的人杰俱是大才,周瑜拜入他的门下,只会比原来历史上更强,而不会将周瑜教废。
周异听到刘曜的话,满脸欣喜之色:“不嫌弃,不嫌弃,能得刘公教导,是犬子的福分,今夜,刘公若是不嫌弃,可来下官府邸,下官为犬子主持拜师宴,不知刘公意下如何?”
“固所愿也,待事情解决,本公定登门拜访!”
刘曜闻言,自然没有任何意见。
周异见此,满脸欣喜的邀请曹操以及中年,在众人同意后,周异脚步轻快的离去。
“恭喜刘公喜获佳徒了!”
中年和曹操见刘曜和周异商议完,当即抱拳恭喜道。
“多谢,孟德,不给本公介绍下这位先生么?”
刘曜回了一礼后,看着曹操询问道。
“他乃是颍川荀家之人,祖上乃是荀子,姓荀名攸字公达,如今乃是黄门侍郎!”
曹操闻言,一拍脑袋,对着刘曜介绍道。
“原来是荀圣后裔,失敬,失敬!”
刘曜见此,双眼一亮,对着荀攸抱拳道。
“刘公客气了,对于刘公,攸也是佩服的紧,话归正题,刘公,虽然有周家的支持,可此举对于大军来说,实乃杯水车薪,不知刘公可有法子聚集足够大军出征的粮草?”
荀攸回之一礼后,神色严肃的看着刘曜询问道。
“哎,本公何尝不知?只是朝廷国库空虚,而本公虽为并州牧,可并州实乃苦寒之地,聚集这数万大军都是本公砸锅卖铁才聚集起来的。”
“如今,数十万大军的粮草轴重,本公实在头疼的很啊,素闻荀家谋略过人,荀氏八龙个个不凡,更有王佐之才荀彧,荀先生出自荀家,想来谋略不凡,不知可有计教本公?”
刘曜面若苦笑。
虽然周异答应支援钱粮,可周家并非周异一人说的算,光靠周家也难以维持数十万大军一年的消耗。
是以,除却周异外,刘曜还需要尽可能的想办法筹措钱粮。
“刘公过誉了,不过筹措粮草之事,攸确有想法,袁家四世三公,若刘公得到袁家的支持,中原世家定然踊跃捐赠,如此,大军需要的钱粮便可聚集!”
荀攸意味深长的看着刘曜说道。
刘曜闻言,脸露难色。
因为长孙无垢的缘故,他跟袁术天然不对付,袁术又为袁家嫡子,想要求得袁家帮助,谈何容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国之开局召唤樊梨花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三国之开局召唤樊梨花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