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怀素等人简单的吃了一个早餐,便向阳明山进发。
他们一边走,一边聊。说到阳明山名字来历的时候,周书福给大家讲起了关于阳明山的故事:
相传,远古的时侯,阳明山这里,是一方终年云遮雾罩的无名地,后来两个地仙闯出了这个洞天。
这两个地仙是一对孪生兄弟,哥哥叫郑一郎,弟弟叫郑二郎。
兄弟俩看地寻龙,哥哥拿一根一丈二尺长的银针在地上走,弟弟手托一个纽扣般大小的铜钱在土内行,每走三步,银针向地下插一次,如果银针在哪里插进铜钱眼孔里,哪里就是一块风水宝地。
兄弟俩虽有通天入地的本事,但在这里却接二连三都未能闯进这云封雾锁里面去。
于是,兄弟俩烧起蜡烛钱纸,双双跪拜天地,“此处是人杰之地,还是仙山名地,或是佛刹宝地?请让我们看个明白,不然,死也不暝目!”
祷告了三日三夜,真诚感动玉皇大帝,白云浓雾袅袅升腾而去,青天白日下,只见北是一条“黄龙”,南是一条“青龙”,二龙盘踞山脊,会首处是一颗硕大的“珍珠”,原来是当年大禹制服的两条孽龙。
好一个“二龙戏珠”的所在啊,是人地,是仙地,是一块佛刹宝地。兄弟俩人感叹一回,对苍天三叩而起。
正欲离去,却见别处是一片阳光灿烂,而这里竟然没有太阳的照耀。
兄弟二人一商量,干脆好事做到底,又双双跪告天庭,请求赐给太阳光热。
玉皇大帝准奏,派太阳神下凡到这里,将随身携带的一盏天灯挂在这—片土地的上空,并把这里命名为“阳明山”。
有词云:“朝阳甫出,而山已明者,阳明山也!”
李白听完之后,原本略显慵懒的神情瞬间变得兴奋起来。
他双目放光,声音洪亮地说道:“阳明山?此乃名山啊!今日有幸到此一游,咱们无论如何都要登上那主峰才不虚此行!”
站在一旁的周书福微笑着点了点头,接着说道:“没错,李兄所言甚是。这阳明山的主峰名为望佛台,登上峰顶放眼远望,视野开阔至极,可以眺望到千里之外的景色呢。向上能够望见巍峨耸立的九嶷山,向下则能将雄伟壮观的衡山尽收眼底。还有那零陵城以及蜿蜒流淌的潇湘二水,全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真可谓是美不胜收啊!”
说到这里,周书福稍作停顿,环顾四周,只见群山林立,怪石嶙峋,山峰形态各异,有的像昂首挺胸的巨龙,有的似展翅欲飞的凤凰,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他深吸一口气,继续描绘道:“而且这山中的石头形状怪异奇特,山峰险峻奇异,森林郁郁葱葱、繁茂无比。翠竹修长挺拔,翠绿欲滴,仿佛一片绿色的海洋。而那潺潺流动的清泉,从高处飞奔而下形成一道道美丽的瀑布,水花四溅,如烟如雾。置身于这片云山雾海之间,山路曲折迂回,每转过一个弯,眼前都会呈现出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
此时,一阵微风拂过,带来了鸟儿清脆悦耳的啼叫声和昆虫低吟浅唱的和声。
周书福闭上眼睛,静静地聆听片刻,然后睁开眼睛感慨道:“再加上那些五颜六色、争奇斗艳的奇花异草点缀其中,彼此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当您身临其境时,就宛如踏入了人间仙境一般,令人陶醉不已,流连忘返呐!”
周书福话音刚落,李白已然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之情,他双手握拳,大步向前走去,口中还念念有词:“如此美景当前,岂能错过?快快快!”其余众人见状,纷纷加快步伐紧紧跟随着他,一行人很快便消失在了茫茫的群山之中。
走在前面的周书福回头看了一眼身后兴致勃勃的众人,心中暗自高兴:看来大家听了我讲述的故事,又了解了阳明山的迷人美景之后,都被深深吸引住啦!
于是,他微微颔首,接着娓娓道来:“在阳明山主峰绝顶北侧,大约距离两里左右的白云峰山腰之处,矗立着一座古老而神秘的寺庙,名曰白云寺。此处山势高耸入云,地势偏僻遥远,周围林木幽深,山谷静谧清幽,宛如世外桃源一般。传说此地原本乃是神仙们时常相聚论道之所。自从东汉时期这座寺庙建立伊始,寺内便有一些德行高深、修为精湛的和尚在此清修。他们不仅耗费心力炼制并铸造出了一口声震千里的‘南屏晚钟’,其钟声悠扬婉转,余音袅袅,仿佛能够穿透云霄,传遍四方;而且这些高僧大德还承蒙神仙的点拨与教化,历经千辛万苦修炼之后终于得证大道,在光天化日之下羽化登仙,飞身而去。正因如此,白云寺声名远扬,慕名而来者络绎不绝,其中不乏众多一心追求仙道的修行之人。”
“既然如此,那咱们不妨先行前往这白云寺一探究竟,而后再登上主峰的望佛台如何?”
李白饶有兴趣地提议道。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就这样,一行人迈着轻快的步伐,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缓缓前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醉僧怀素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醉僧怀素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