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长,要不要再等会儿,看看有没有运输车队过来?”
蒋小鱼压低声音问,目光依旧盯着山谷中的土路 —— 根据之前的轮胎痕迹,敌军运输车队随时可能出现,摸清车队的运输规律对破坏补给线至关重要。
林泰却摇了摇头,抬手看了看腕上的军用手表:
指针指向七点十五分,距离他们抵达高地已过去一个多小时,再停留下去,山谷中的守军会完全清醒,警戒力度也会随之加强,一旦被发现,在开阔的山谷中撤离会异常困难。
他对着众人做了个 “后撤” 的手势,动作缓慢而坚定 —— 先撤回安全区域制定详细计划,
后撤到安全距离的过程,本身就是一场教科书级别的战术移动。他们没有立刻起身,而是像蛇一样,用手肘和膝盖的力量,贴着地面,一寸一寸地向后倒退,直到完全脱离山脊线的最高点,确保自己的轮廓,绝不会出现在敌人的视线中。
随后,他们才轻手轻脚地站起,躬着身子,如同五道融入环境的鬼魅,悄无声-息地退回到了来时路上的密林深处。每一步,都踩在松软的腐叶或坚实的岩石上,没有发出一丝一毫多-余的声响。
大约后撤了三百米,林泰才停下脚步。他们找到一处天然形成的低洼地,四周被茂密的灌木和几块风化的岩石完美地遮蔽起来,形成了一个天然的、隐蔽的议事厅。
队员们迅速散开,各自占据了一个警戒位置,背靠着掩体,枪口朝外,目光,则全部汇聚到了中央的林泰身上。他们围拢在一起, 却又保持着随时可以投入战斗的间距。
林泰蹲下身,从地上捡起一根干枯的树枝, 随手清理出一片相对平整的泥土地。然后,他用那根树枝,在地上简单而精准地画出了刚刚观察到的敌人的分布图。
那不是一幅潦草的简笔画,而是一张包含了所有关键要素的战术沙盘。
一条曲折的线条,代表着山谷中的土路;几个方块,是帐篷的位置;两个小小的圆圈,标注着哨兵的巡逻路线和视野范围;而那个堆满了箱子的区域,则被他用树枝,重重地画上了一个交叉的“X”——那是他们的主要目标。最后,他还在地图的几个方位,画上了代表风向的箭头。
大家默默地蹲下身,围着这幅“地图”看着, 没有任何人说话,但空气中,却充满了紧张的、高速运转的思维电波。每个人的心里都在从自己的专业角度,飞快地盘算着。
敌人数量不多, 满打满算,不会超过一个班。这对于“尖刀小队”而言,几乎不构成威胁。但棘手的是,他们的位置相当分散。 两个明哨,加上帐篷里可能存在的暗哨和休息人员,形成了一个看似松懈,实则互为犄角的防御形态。
强攻, 固然可以。以他们的火力,摧枯拉朽般地解决掉眼前的敌人,并非难事。但问题在于,不一定能做到在第一时间,全部消灭。
林泰的目光扫过每个队员的脸,他能“听”到他们内心的声音。
张冲的眉头微皱,他心里想的,是他的那挺机枪。如果从高处进行火力压制,他有把握在三十秒内,让那两个哨兵和帐篷门口的区域,变成一片无人能够站立的死亡地带。但帐篷是软目标,子弹可以轻易穿透,却无法保证能杀死里面所有的人。万一有人从帐篷后面逃脱……
何晨光的眼神,则像鹰一样锐利。他正在脑海里,构建着狙-击模型。第一个哨兵,在他的射程之内,可以一击毙命。但第二个哨兵,会因为第一个哨兵的倒下,立刻做出反应。他有百分之九十的把握,在对方躲进掩体前,将其击毙。但剩下的百分之十,就是变数。而帐篷里的敌人,完全在他的视野之外。这是狙-击手最大的局限。更何况,他的腿伤,限制了他快速转移阵地的能力。
展大鹏的目光,则落在了地图上帐篷两侧的灌木丛。他在思考潜行与突袭的可能性。如果他和蒋小鱼,能够悄无声息地摸到帐篷近处,利用匕首和消音手枪,解决掉哨兵,再配合张冲和何晨光的火力,进行强行清场……但这需要完美的时机和一点点的运气。
如果被敌人跑掉一个, 哪怕只是一个,让他发出了警报,或者逃回了他们的主力部队那里,那么,这次行动,就将从一次精准的外科手术,演变成一场血腥的阵地遭遇战。引来援军的后果,就麻烦了。 他们这支孤军深入的小队,将会立刻陷入重围。
沉默,在林间弥漫。
这,就是尖刀小队的默契。他们思考的,从来不是“能不能打”,而是“怎样才能打得最完美,最干净,不留任何后患”。
终于,林泰打破了沉默。
他没有说话,而是伸出手指,指了指地图上那个被画了叉的帐篷旁边的箱子, 眼神,变得异常冰冷和决绝。然后,他将五指并拢,再猛然张开,做了个无声的爆炸的手势。
这个手势,如同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了一块巨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纠察特种兵,全军通报范天雷!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纠察特种兵,全军通报范天雷!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