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治上?
蔡琰的话,为王异指明道路。
种姓制度,作为身毒统治百姓的利器,一旦遭到大汉外力介入,以下等治上等,便可轻易摧垮婆罗门神性。
同样,司礼监可以用咏歌者,管辖婆罗门祭司。
这种倒行逆施的举措,可以将种姓制度的上位优越感踩在脚下。
与此同时。
大汉朝报,朝四海八荒贩卖。
七国朝贡,缔结盟约,成为各州郡最为热议之事。
正月初十。
洛阳为元夕之日筹备时。
河内郡荡阴,骤然竖起属于荀攸的大纛。
神武营帅帐内,吕布,陈到,甘宁,以及神武众校尉齐聚。
“蹭。”
荀攸将一面黑色的旗帜插在沙盘上,沉声道:“叔侄,甘宁,你们二人合兵三千,即刻发往黎阳。”
“诺。”
陈到,甘宁肃然道。
围城打援,黎阳便是诱兵的核心。
三千军卒,只是他们对外开启战争的一支奇兵而已。
“曹性。”
荀攸再度道:“你率一校军卒即刻发往繁阳,粮草辎重某会通过水路运输,路上若有冀州不臣阻击,可以临阵决策,若是遇到大军伏击,勿要鏖战,立刻回退支援黎阳。”
“诺。”
校尉曹性应喝道。
“奉先。”
荀攸沉声道:“整备营中所有骑卒,随时准备杀敌。”
“诺。”
吕布拱手道。
“诸位。”
荀攸抬眸扫过众人,沉声道:“某知晓神武军立功心切,但切记令行禁止,我们此战是要取回荡阴,将黑山军迫回邺城,令黎阳不可孤守,为中府军拿下渡口。”
“司丞放心。”
吕布,陈到等人朗笑着回应。
镇国府令行禁止,贪功冒进者免职,使将卒陷入险地者斩。
既然荀攸说了只取荡阴,黎阳,并为讨伐冀州作准备,各校便只能止戈于此。
“荀公达。”
“愿众将士大捷。”
荀攸肃然作揖,对着众人一拜。
“陛下万胜。”
“大汉万胜。”
众将拱手退出帅帐。
“年轻啊。”
“可惜某老了,不能随陛下征战。”
从温县赶赴而来,负责统筹粮草运输的太守周慎感慨万分。
“一切为了大汉。”
“一切为了陛下。”
荀攸转身行至上位,从笔海中取出符令交给周慎,沉声道:“粮草运输,全部交给周太守了。”
“诺。”
周慎握住符令。
这一日,神武军出击。
一校将卒,两千罪军,堂而皇之的发往黎阳境内。
仅片刻,曹性一校发往繁阳,两路大军卷起的烟尘弥漫旷野。
黑山军营垒。
张燕,蒋奇闻斥候急报,匆匆登上望楼。
“神武军。”
“这是去了黎阳?”
蒋奇毛骨悚然道:“斥候可知领军之人是谁?”
“陈到。”
“此人是大汉武考第二。”
张燕眸子微眯,沉声道:“另外,神武校尉曹性统率一校发往繁阳方向。”
“一校?”
蒋奇顿时惊愕不已。
张燕神情凝重道:“曹性是河内人,黄巾之乱时被征为三河之卒,后为龙骧军士,因军功调入神武军出任校尉,曾经来营前叫阵,一箭便射落旌旗,是个不错的马弓手。”
“龙骧旧将。”
蒋奇眼中闪过一抹恐惧。
三河之卒,天子亲军,龙骧名震天下。
张燕颔首道:“还有,斥候见到了荀字大纛。”
“荀字?”
“还是大纛?”
蒋奇脸色微变,扶剑走向望楼下方,焦急道:“必是荀公达,某即刻遣人回传邺城,你速派人盯着黎阳!”
“好。”
张燕眼底闪过一缕寒芒。
大汉对于冀州的战争,终于开始了。
天公将军的遗泽,将会成为他们呈递汉天子的投名状。
一连两日。
整个荡阴都充塞着肃杀之意。
张燕很稳,并未擅自出兵,而是等待一个合适的机会。
一个可以把背叛黑山军,背叛‘致太平’的眭固,陶升,以及冀州府蒋奇推出去送死的契机。
冀州,邺城,幕府大堂之中。
审配整理着军报,以及士间师的密报,蹙眉道:“十二月的朝报?”
“是啊。”
许攸抬眸扫了眼,自嘲道:“七国朝贡,而且还是南域七国,某未闻荆扬,交州有战事,这些人便来大汉朝贡了。”
“海上。”
审配神情凝重的摁下朝报,叹道:“这份朝报在年关之日发出,上面还有签订的朝贡盟约,显然是内封宗侯,外封宗王,兼行王化,高高在上的汉天子,已经怀揣开疆拓土之志了。”
“正南。”
“主公伐青州未成,转道北上。”
“如今,连你都从前线调回来,就是为了坐镇邺城。”
许攸叹了口气,复杂道:“说实话,某已经看不到一丝胜机,真不知大汉天子的王师何时会挥兵北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