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琉璃瀑布出发,往西北穿越戈壁荒漠六十天,队伍在一片流动的沙丘下,发现了半截露出沙面的城墙。
城墙由土黄色的砖石砌成,表面布满风蚀的沟壑,像老人脸上的皱纹。
更奇特的是,每当风沙停歇,就能看见沙面下隐约有建筑的轮廓在移动,仿佛整座城池都在沙子里呼吸,时隐时现。
“这是流沙古城。”随行的考古队员林教授用毛刷清理着城墙砖缝里的沙粒,镜片后的眼睛闪着兴奋的光,“古籍记载,这座城是一千年前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后来被一场特大沙暴掩埋。传说城里的人离开前,在城中心埋下了‘承诺匣’,说只要后人能找到它,就能重现古城的荣光。可这几十年来,我们挖了无数次,每次刚挖出点东西,就被新的流沙盖住,像有只看不见的手在阻止我们。”
艾琳娜蹲在城墙边,抓起一把覆盖在砖头上的沙子。沙粒格外细腻,攥在手里会从指缝间快速溜走,留下微凉的触感。她将共鸣花的花瓣撒在沙地上,花瓣接触到沙子,立刻化作淡紫色的光网,光网下沉的地方,沙面出现了凹陷,显露出更多的城墙轮廓,甚至能看见半扇雕刻着葡萄纹的木门。
“不是沙子在阻止,是‘承诺被压着了’。”艾琳娜望着光网下的轮廓,“古城被掩埋时,人们的恐惧和遗憾与沙子结合,形成了‘执念沙’,它们会自动覆盖那些与承诺有关的东西,像在保护,又像在逃避。你看这木门上的葡萄纹,是当年西域商人最喜欢的图案,说明这里曾是繁华的市集,可现在却被埋得最深。”
小托姆用洛阳铲往沙里探了探,铲头带上来的沙土里,混着几片褪色的丝绸碎片,碎片上绣着模糊的文字,像是某种契约的残片。“是交易记录!”他对照着林教授带来的古文字译本,“上面写着‘三月交货,银货两讫’,还有个模糊的印章,像是当时的商号标记!”
林教授指着远处一座微微隆起的沙丘:“那下面应该是城中心的‘交易广场’,我们上个月在那里挖出过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以诚为本,以信为桥’,可惜刚拓完拓片,石碑就被流沙重新埋了。”
往广场方向走,脚下的沙子越来越紧实,偶尔能踢到埋在沙里的陶器碎片,碎片上的纹路多与贸易有关——有骆驼商队的图案,有不同货币的印记,还有些看不懂的符号,林教授说那是当年不同国家商人交流时用的“通用标记”。
走到沙丘顶端,林教授让人启动随身携带的探沙仪。仪器屏幕上显示,沙丘下三米处有个方形的物体,边缘规整,像是人工建造的箱子。“是承诺匣!”他激动地说,“古籍里说它是用胡杨木做的,能防潮防沙,里面装着当年全城商户的盟约!”
众人开始小心地挖沙,流沙却像有生命似的,不断从四周涌来填补挖开的坑。艾琳娜让大家停下,将平衡之树的叶片铺在沙坑周围。叶片接触到沙子,立刻长出细密的根系,像一张网将流沙固定住,沙坑终于不再塌陷。
挖到三米深时,果然露出了个胡杨木箱子,箱子表面雕刻着繁复的花纹,正是石碑上“以诚为本”那八个字的古体写法。箱子没有锁,轻轻一抬就打开了,里面铺着防潮的羊皮,羊皮上整齐地摆放着数十卷竹简,竹简上的文字清晰可辨,正是当年商户们的盟约:“互通有无,不欺老幼,货真价实,违约者逐出城池。”
最底下还有块青铜牌,刻着所有签约商户的名字,名字旁都有个小小的指印,像是按上去的誓言。林教授拿起一卷竹简,手指抚过上面的字迹,突然红了眼眶:“我祖父当年就是为了找这些东西,在沙漠里迷路失踪的,他总说,这不是普通的盟约,是古人做生意的良心。”
箱子被取出的瞬间,周围的流沙突然开始快速退去,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拨开。沙面下的古城轮廓越来越清晰:纵横交错的街道,街边的商铺,广场上的喷泉基座,甚至能看见墙角还堆着当年没运走的货物——一捆捆的丝绸,一箱箱的瓷器,还有些陶罐,里面的谷物虽已碳化,却仍保持着饱满的形状。
风突然停了,阳光照在露出的城墙上,砖缝里的野草在风中摇曳,像是在欢迎久违的阳光。那些被执念沙覆盖的建筑,此刻都显露出本来的模样,葡萄纹木门上的铜环虽然生锈,却依然能看出当年的精致。
林教授跪在青铜牌前,用手帕仔细擦拭着上面的指印:“祖父说得对,这不是良心,是底气。有了这样的盟约,生意才能做长久,城池才能不消失。”他决定就在这里建立考古营地,“要让这些竹简重见天日,让现在的人也看看,古人是怎么守诺的。”
离开流沙古城时,夕阳将城墙染成了金色,退去的流沙在城边形成了一圈天然的屏障,像是在保护这座重见天日的城池。林教授送给每个人一片从古城墙砖上取下的陶片,陶片上还带着风沙的痕迹:“这上面的每一道沟,都是时间留下的见证,提醒我们有些东西埋得再深,也该被挖出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无限流之中式副本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无限流之中式副本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