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家对吴梅态度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起初的热情和期待,随着时间推移,见她始终未能如他们所愿,将萧学沐、李志斌那样的人物正式引入侯家的交际圈,渐渐淡去了对她的耐心。
吴梅的婆婆的话里开始带上了些许不满和敲打。
“朝杰在单位,最近有个晋升的机会,竞争挺激烈的,要是能有点过硬的关系帮忙说句话……”
吴梅的婆婆一边插花,一边慢悠悠地说着。
吴梅正在帮她整理花枝,闻言手指顿了顿,随即若无其事地说道:
“妈,朝杰能力出众,领导都看在眼里的,咱们要相信组织。”
吴梅婆婆瞥了她一眼,没再说话,但那眼神里的失望和冷意,吴梅读得懂。
吴梅大姑姐更是直接冷嘲热讽,“哟,弟妹这大学读得,都快成书呆子了吧?朋友是处来看的?关键时候派不上用场,有什么用?”
侯朝杰也受了影响,回家对吴梅渐渐没了耐心,时而抱怨她不帮衬家里、不会来事。
吴梅一律以柔克刚,不争辩,不吵闹,只更加用心地经营自己的学业和秘密事业。
因为之前侯家的投资她拿了大头,所以她已经有足够的资本了,不需要侯家了。
现在侯家的钱还没有她那么多了,侯家对她来说现在还有用的就是人脉。
本科四年,吴梅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继续攻读研究生,这个决定,在侯家引起了一些波澜。
“还要读?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女人家,早点生孩子才是正理。”吴梅的婆婆首先反对。
侯朝杰也皱眉头,“研究生毕业都多大年纪了?梅梅,咱们家不缺你那份工资。”
这一次,吴梅没有像过去那样委婉解释,而是态度坚决,语气却依然平和。
“爸,妈,朝杰,现在国家重视教育,知识就是力量。
我留在高校,将来接触的圈子、拥有的社会地位,对侯家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而且,北师大老师这个身份,说出去,总比一个无所事事的家庭主妇要体面得多。”
吴梅的话点出了“圈子”和“体面”,恰好戳中了侯家在意的地方。
他们虽然不满吴梅的“不听话”,但也不得不承认,一个大学教师,尤其是名校教师的社会身份,确实是一层不错的光环。
争论的结果,是侯家勉强默许了。
读研期间,吴梅更加独立,她以学业繁忙、需要住校方便研究为由,减少了回侯家大院的次数。
更多地时间是待在自己的小房子里,或者与姜琦碰头商量生意,她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自由和充实。
研究生毕业那年,吴梅凭借出色的学术成果和导师的力荐,成功留校,成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一名讲师。
消息传回侯家时,侯家人反应各异。
吴梅的婆婆先是愣了一下,随即扯出一个不算自然的笑容。
“留校了?也好,工作稳定,说出去也好听。”
但语气里,早已没了当初对她能搭桥铺路的期待,只剩下一种对既定事实的无奈接受。
吴梅的公公侯卫国难得地点了点头,说了句,“嗯,靠自己本事端上铁饭碗,不错。”
这话里,似乎有了一丝真正的认可,但也仅此而已。
变化最大的是侯朝杰。
他似乎直到此刻,才重新审视自己的妻子。
眼前的吴梅,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带着几分局促、需要依仗侯家势力的新娘。
她穿着素雅但剪裁得体的衬衫和长裙,脖颈挺拔,眼神沉静而自信,言谈举止间自带一种书卷气与不容小觑的沉稳力量。
大学讲师的身份,仿佛为她镀上了一层无形的金身,让她在侯家这个讲究身份和地位的地方,终于拥有了独立的话语权。
侯朝杰这些年在单位发展平平,性格里的浮躁让他难当大任,当初指望通过吴梅结交权贵提升地位的想法也基本落空。
此刻面对突然“争气”、拥有了体面社会身份的吴梅,他心情复杂。
一方面,他隐隐觉得脸上有光,另一方面,他又感到一种失控的烦躁。
这个女人,似乎越来越脱离他的掌控了。
吴梅没有给他太多纠结的时间。
留校工作后,她以需要独立空间备课、研究,以及方便照顾(实则更好地掌控)家庭财务为由,提出全面接管侯家的经济大权。
“朝杰对数字不敏感,花钱也没个规划,我现在工作稳定了,有时间精打细算。爸妈年纪也大了,不该再为这些琐事操心。”
吴梅在家庭会议上,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咱们家的钱,我来管,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确保这个家稳步向上。”
吴梅的婆婆第一个想反对,但张了张嘴,却发现找不到有力的理由。
她的儿子确实不成器,丈夫不管这些琐事,她自己这些年操持家务,也知道侯家看似风光,实则进项有限,坐吃山空的风险并非没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吃瓜小知青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吃瓜小知青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