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之初,那时候的道教有一个分支,你们知道有多少人吗?四百多万!”
“而土匪加起来都才两百六十万!”
“那时候,有人就说,这个地方,是他们的,而不是我们的!”
“如果不是靠着强有力的武力消灭了那些加派,之后的龌龊可以说还有很多。”
“而且,那时候的底层,更是那些人的温床。”
“为了消灭这些教派,那时候付出了很多人的生命。”
“现在都有为了喝符水不去看医生的例子,你们想想,那个时候有多少?”
“而且,那时候还是一整个村子这些教派,许多人去到地方,就是这样死的。”
李恩凡说真的,历史看的多了,了解的深入了,他对道教和佛教的看法是一样的,都没有什么好感。
有好感的,也只是道家的思想。
“可能你们会反驳,说那些教派算什么道教。”
“那天师道,天平道算不算道教?”
“全真派、上清派、灵宝派、金丹派,又算不算道教呢?”
“不能说你把好的按在它的头上,把坏的直接剔除了。那对佛教怎么没有这样?”
“现代人对历史上佛教的坏感,起源于三武一宗的灭佛运动。”
“但你们知道,历史上从东汉末年开始,所有的皇帝,基本上都在压制着道家吗?”
“哪怕是隋唐时期和北宋时期,道教极为兴盛,社会影响极大。”
“但很多东西都被上层有意无意的直接剔除了,只是单纯的把道教当成了一种维稳的工具。”
维稳的工具?众人脑海里冒出这个问题,随后都盯着李恩凡。
“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之后,统治者其实一直都对道教抱有很大的戒心。”
“这个戒心,就造成了佛教在南北朝时期极盛的景况。”
“为何会这样?”
“因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历史的统治者,他们的触角,是延伸不了最底层的。”
“除开本朝,历史上所有的王朝,他们都掌管不了最底层。”
“但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宗教这个极易传播,又非常容易掌管的事物就被统治者拿了出来。”
“南北朝时期的佛教就是如此。”
“南北朝时期,因为长期处于战乱和分裂状态,底层可以说困苦不堪。”
“而佛教,这种宣扬“生死轮回”和“因果报应”的思想,就被统治者发现。”
“这对底层来说,供了一种精神寄托,帮助底层缓解了现实生活中的痛苦和不安。”
“而最重要的,长期处于战乱和不稳定的状态,底层信奉的只有武力。”
“在这种情况下,统治就非常的不稳定,底层极容易被煽动造反。”
“所以,佛教在南北朝时期就极其的兴盛,被朝廷大力的传播。”
“比如,南朝的梁武帝就大力提倡佛教,修建了大量寺院,甚至亲自参与佛教活动。”
中原的宗教,在什么时候发展的最为迅速?一个王朝统治不稳定的时候!
“至于三武一宗为什么要灭佛?其实你们可以把佛教看作是一个“人”。”
“而这个“人”,他的权势要是威胁到了皇帝怎么办?”
狡兔死,走狗烹。
在座众人的脑海里很迅速的冒出了这么一句。
“就是你们想的那样,所以三武一宗才会灭佛。”
“统治既然已经稳定了,那上层和中层就不再需要佛教,至于底层?一个王朝的触角本来就伸不到底层。”
“并且,底层信奉佛教不再造反,也是统治者愿意看到的。”
“而隋唐时期和北宋时期,道教能很快的发展,也是统治者把这些教派,真正的当成了“臣子”来维护自己的统治。”
“等等...你说臣子?”
李恩凡点了点头,很肯定的说道:
“不错,是臣子,但这个臣子,是打上一个引号的。”
“为什么要打上引号?因为它不是一个具体的事物或者是人。”
“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之后,统治者对宗教一直是比较忌惮的。”
“但南北朝之后,统治者突然发现了佛教这个宗教之后,他们就发现,宗教这种事物,对他们维护底层的统治,有极大的帮助。”
“所以,他们就自然而然的把宗教纳为了自己的“臣子”。”
“可一个没有威胁的“臣子”,他必然就会一步步的发展壮大,最后威胁自己的统治。”
“这个时候,皇帝最为重要的手段,制衡出现了。”
“道教就自然而然的被统治者提了上来,与佛教打擂台,相互对抗。”
“可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一直让统治者对道教有忌惮。”
“在最开始,就很顾虑这一点。”
“但道教里面,是分派别的,有很多的派别。”
“所以,皇帝只要稍微透露出一些要扶持道教的意思,那肯定有些派别就会屁颠屁颠的跑去朝廷。”
“而为了迎合统治者皇帝的需求,道教就剔除了许多的东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天幕:开局盘点大兵团作战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天幕:开局盘点大兵团作战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