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黄帝这天突发奇想,心里琢磨着针灸这门道里肯定还有不少有意思的讲究,就跑去问岐伯:“岐伯啊,我听说针刺讲究个‘九宜’,这到底是啥意思呀?快给我说道说道。”岐伯一听,乐了,心想着正好给黄帝好好科普科普这针灸里的大学问,于是就开始了他的精彩讲解。
“黄帝啊,这‘九宜’呢,就好比是打开针灸治疗大门的九把神奇钥匙,每一把都对应着不同的情况,用对了,就能让针灸发挥出最大的功效,把病给治好。简单来说,‘九宜’就是要明明白白知道九针的各种理论,然后根据不同的病情、体质、部位等等,恰到好处地选用合适的针法,这就叫‘九宜’啦。”
第一宜:病情与针具的完美搭配——“选针如选兵器”
“首先啊,咱得根据病情来选针,这就好比上战场得选对兵器一样。不同的病,就像不同的敌人,得用不同的针去对付。比如说,皮肤表面的一些小毛病,像轻微的皮肤瘙痒、皮疹啥的,就像小喽啰,用镵针就行。镵针啊,头是尖的,就像一把小锥子,专门对付这些皮表的问题,轻轻一刺,就把小毛病给解决了,就像用小锥子扎破一个小气球,轻松搞定。
要是病在肌肉里面,像肌肉酸痛、麻木这些,这时候就得用员针啦。员针的头是圆的,但是有个刃口,就像一个小小的圆铲子。它在肌肉里就像个勤劳的小园丁,把肌肉里那些堵塞的‘杂草’(气血不通的地方)给铲平,让气血顺畅流通,肌肉也就不疼不麻啦。
还有那种病情比较严重,病在骨头关节,像是关节炎、骨头疼痛这些‘大怪物’,就得用大针来对付。大针又粗又长,就像一把大宝剑,专门深入到骨头关节的‘老巢’,把里面的邪气给赶出来,让骨头关节恢复正常,就像大侠拿着宝剑打败了大怪物,解救了关节这个‘城堡’。
黄帝您看,这根据病情选针,就像打仗选兵器,选对了才能打胜仗,治好病。要是用错了针,就好比拿着宝剑去对付小喽啰,大材小用不说,还可能把小喽啰吓跑了,病也治不好,所以这第一宜,病情与针具的搭配可重要啦。”
第二宜:体质与针法的巧妙契合——“看人下菜碟”
“除了病情,病人的体质也得考虑,这就像咱们得‘看人下菜碟’。身体强壮的人,就像一辆大卡车,经得起折腾。针刺的时候,手法就可以稍微重一点,用针也可以稍微粗一点,就像给大卡车加足马力,能快速把病治好。比如说,给这些强壮的人针刺足三里穴,这穴位在小腿外侧,膝盖往下四指宽的地方,就可以稍微深刺,用泻法,把身体里的邪气狠狠地赶出去。
可要是碰到身体虚弱的人,就像一辆小电动车,电量本来就不足,经不起大动作。针刺的时候,手法就得轻柔一些,用针也得细一点,就像给小电动车慢慢充电,不能一下子充太多,不然电池可能就坏了。比如给虚弱的人针刺关元穴,在肚脐下三寸,就得浅刺,用补法,慢慢地给身体补充正气,让身体一点点恢复。
要是不考虑体质,给虚弱的人用强壮人的针法,那就像给小电动车加了太多的电,直接把电池烧了,病人身体可就吃不消啦。所以啊,这第二宜,根据体质来选择合适的针法,也是针灸的关键,得把每个病人都当成独一无二的个体来对待。”
第三宜:部位与针感的精准把握——“针灸的‘点穴秘籍’”
“再说说部位,不同的身体部位,对针刺的感觉和反应都不一样,这就像一本针灸的‘点穴秘籍’。比如说,脑袋上的穴位,皮肤比较薄,下面就是骨头,神经也多,针刺的时候就得特别小心,像绣花一样精细。针感呢,可能稍微有点酸麻胀就够了,不能太过,不然病人脑袋嗡嗡的,可就难受了。像针刺百会穴,在头顶正中心,这可是个重要穴位,就像脑袋的‘总指挥’,针刺的时候就得轻轻地,让病人微微有点感觉就行,可不敢用力过猛。
肚子上的穴位呢,肌肉相对丰厚,但是下面有很多脏腑,也得谨慎。针刺的时候,针感可以稍微强烈一点,但是也不能伤到脏腑。比如针刺神阙穴,就是肚脐眼,这地方可神奇了,一般不直接针刺,常用艾灸,让温热的感觉渗透进去,就像给肚子里的脏腑做一场温暖的 SPA,调节脏腑功能。
四肢的穴位,像合谷穴,在大拇指和食指并拢后肌肉的最高点,这里肌肉比较厚实,针刺的时候可以稍微深一点,针感也可以明显一些,像酸麻胀的感觉可以传导得远一点。因为四肢就像身体的‘交通要道’,通过刺激这些穴位,能把气血引到全身,让全身都通畅起来。
所以啊,这第三宜,根据身体部位来精准把握针感,就像给不同的锁配不同的钥匙,每个部位都有它的特点,得好好琢磨,才能让针灸起到最好的效果。”
第四宜:季节与针法的灵活调整——“跟着季节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