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好奇地问:“那要是积不痛呢,为啥就难治好呢?”
岐伯皱了皱眉头,解释道:“积不痛的情况就棘手多了。这‘积’啊,就像是身体里的一些坏东西,慢慢地堆积在一起,形成了一个‘顽固堡垒’。它不疼,说明这些坏东西已经在那儿扎根了,和周围的组织‘纠缠’得很深,气都拿它没办法。就好比一群土匪占了山头,还修了坚固的工事,想要把他们赶走可不容易。咱们用毫针治疗的时候,就像派了一小队士兵去攻打这个‘土匪窝’,这些坏东西已经根深蒂固,毫针的力量想要一下子把它们清除掉,可就难上加难咯。需要咱们慢慢调理,多次治疗,一点点削弱它们的势力,才有可能把病治好。”
黄帝听了,不禁感叹道:“岐伯啊,没想到这小小的毫针,在治疗疾病上有这么大的学问,还得根据病症的不同来判断治疗的难易。那在具体治疗的时候,还有啥要注意的不?”
岐伯笑着说:“黄帝,这里面的门道可多着呢。比如说,用毫针的时候,针刺的深度、角度都很关键。刺浅了,就像给穴位挠痒痒,起不到作用;刺深了,又可能伤到其他组织,那就麻烦大了。就像炒菜,盐放少了没味道,放多了又咸得没法吃。而且不同的穴位,适合的针刺方法也不一样,有的穴位适合直刺,有的适合斜刺,这都得根据穴位的位置和病情来决定。”
黄帝又问:“岐伯,那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用毫针治疗的时候,是不是也有区别呀?”
岐伯回答道:“黄帝,你问到点子上了。不同年龄段的人,身体状况不一样,用毫针治疗自然也有区别。小孩子呢,身体就像刚发芽的小树苗,比较娇嫩。给小孩子用毫针,针刺的深度要浅一些,手法也要轻柔,就像给小树苗浇水,不能太猛,不然容易把小树苗冲倒。而且小孩子一般不太配合,所以治疗的时候得哄着点,让他们放松,别害怕。”
黄帝接着问:“那年轻人呢,他们身体强壮,是不是就可以随便刺深点,力度大些?”
岐伯赶忙摆摆手,说道:“那可不行。年轻人虽然身体强壮,但也不能乱来。年轻人气血旺盛,经络通畅,针刺的时候,进针和出针的速度可以稍微快一点,但深度和力度还是要根据病情来。要是刺得太深、力度太大,反而可能会损伤气血,就像一辆跑得很快的车,突然急刹车,容易出故障。比如说年轻人不小心扭伤了脚,虽然身体好恢复快,但用毫针治疗的时候,也得找准穴位,控制好针刺的度,才能让他们快点好起来。”
黄帝又问:“那中年人呢,他们的身体开始走下坡路了,治疗的时候要注意啥?”
岐伯说:“中年人啊,生活压力大,身体毛病也慢慢多起来。他们的气血不如年轻人那么充盈,经络也可能有点堵塞。用毫针治疗的时候,要先判断他们是气血虚还是经络堵。如果是气血虚,针刺的时候手法要补法为主,就像给身体补充能量;如果是经络堵,就要用泻法,把堵塞的气疏通开。而且中年人可能会有一些慢性疾病,治疗的时候要特别小心,不能影响到其他脏器的功能。”
黄帝紧接着问:“老年人呢,老年人身体更弱,治疗起来是不是更麻烦?”
岐伯点点头,说道:“没错,老年人身体各个脏器都衰退了,气血不足,经络也不那么通畅。给老年人用毫针,那可得万分小心。针刺的深度要浅,力度要轻,频率也不能太高。就像对待一件珍贵的瓷器,得小心翼翼的。而且老年人对疼痛比较敏感,治疗前得跟他们好好沟通,让他们放松心情。有时候还得配合一些温和的调理方法,比如艾灸,帮助他们温通经络、补充阳气。”
黄帝听完,感慨地说:“岐伯啊,你对这毫针治疗的讲解真是太详细了。那在不同的季节,用毫针治疗会不会也有不同的讲究呢?”
岐伯眼睛一亮,说道:“黄帝,你这个问题问得好。不同季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和经络状态也会有所不同,所以用毫针治疗确实有讲究。春天呢,万物复苏,人体的阳气也开始升发,这时候用毫针,要顺应阳气升发的趋势,针刺不宜过深,以激发人体的阳气。就像春天给庄稼松土,让阳气能更好地滋养作物。夏天,阳气最为旺盛,气血运行也最为通畅,针刺可以适当深一点,但也要注意不能过度消耗阳气。秋天,天气转凉,阳气开始收敛,针刺手法要逐渐轻柔,帮助人体收敛气血。冬天,天气寒冷,阳气深藏,这时候针刺要更加谨慎,深度要浅,避免损伤人体的阳气,就像冬天要给庄稼盖上厚厚的被子保暖一样。”
黄帝恍然大悟,说道:“岐伯啊,没想到这毫针治疗和季节也有这么紧密的联系。中医的学问真是博大精深,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着治疗的效果。”
岐伯笑着说:“黄帝所言极是。中医讲究的就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从人体的各个方面去考虑,才能更好地治病救人。咱们对气街和毫针治疗的探索还远远不够,以后还得继续研究,让更多的人受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