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
东宫起了大火。
一个灯笼接一个灯笼燃了。
夜风又大,顷刻间,整个东宫就成了火海。
东宫里惊呼不断,面对大火却无能为力。
地窖里的藏酒燃炸了整个地面,塌了。
藏书阁没了,库房烧成废墟,还塌陷了。
粮仓也烧没了,底下暗库也没能幸免。
冲天的火光惊动了御林军,惊动了皇帝,甚至惊动了钦天监。
姜砚秋也在家里,远远地欣赏着这一片火光,真美。
爆竹和美酒,还有那特别的火折子,还真是好用。
华姨也在旁边叫好,她还在为白日姜砚秋被太子妃的人泼了水而气。
“东宫那么多火烛,这么多年都不起火真是怪哉。”
姜砚秋轻笑,是啊,这么多火烛呢!就算燃了,也不奇怪。就算是被人换了火烛,也不会有人察觉。
谁让他们那么过分呢,抢了阿娘的东西,还敢摆在明面上,摆在四处炫耀!
现在好了,她将东西都收了回来,让他们一无所有。
远在京郊的沈黎瞧见火光的方向,脑海里浮现起姜砚秋那淡漠如神只的笑颜,“又是她干的吗?”
凌霄也蹲在姜记的墙角上,翘首望着这似曾相识的一幕。
御林军的动作很快,东宫倒是没人受伤,但是火势太大,东宫烧毁严重,一片好的宫瓦都不留。
太子的积蓄没了,太子妃的嫁妆也没了。
皇帝气得要吐血,别人儿子玩物丧志,他的太子险些玩灯丧命!
要不是御林军来得及时,这个逆子还差点烧了他的皇宫!!
他派人查了,丝毫没有人为痕迹,确确实实是东宫的火烛不慎燃火,加之地窖里的藏酒太多。
真是气得皇帝肝儿疼!
钦天监更是直呼东宫烧毁,国运受阻,来年怕是不妙啊,不妙!
皇帝一怒,把太子与太子妃赶出皇宫,送去了太子别院。
惊魂未定的两人,灰头土脸地去了别院。
第二日,天一亮,几位皇子就拉了棉衣棉被过来别院探望太子,把太子夫妇气得不轻。
也不知道几人说了什么,竟是大打出手打了起来,最后全都受了伤。
太子被打伤左肩。
三皇子璃王折了一条腿。
四、五皇子脸上皆挂了彩。
九、十皇子,还有太子妃,三人拉架也受了伤。
最严重的当属太子妃,她又又又流产了!
皇帝知晓此事,无比震怒。
那几位皇子被罚闭门思过,太子不知感恩不顾念兄弟情,没有保护好皇孙,直接被罚跪御书房外一天一夜。
寒冬腊月的,好不容易熬到次日晨曦,百年难闻一回的登闻鼓,响了!
“咚咚咚——”,惊动了整个皇城。
御林军紧急来报,有位姑娘状告太子妃,抢夺其身份,冒充将军之女,且还派人追杀将军府亲生女儿。
太子大呼:“荒谬,什么民间女子也敢随意攀咬太子妃!”
岂料带人来的竟是长公主,她神色冰冷:“哦?太子觉得荒谬?本宫也觉得甚是荒谬,所以本宫命人找来了当年给赵将军夫人接生的稳婆,稳婆已经查验过,这位姑娘与当年女婴身上的胎记如出一辙。”
皇帝见长公主有备而来,心生不悦:“长公主这是做什么?”
长公主拂拂衣袖:“不做什么,就是昨日与敏儿去宁渊寺,途中救了被追杀的赵姑娘,幸得明隐大师出手医治,不然这姑娘怕是不在了。陛下可知明隐大师说了什么?”
提及明隐,皇帝的面色也严肃了几分,“说了什么?”
长公主视线拂过太子:“明隐说,凤命被替,大渊国运恐要受阻。”
又是国运!
皇帝神色大骇,太子亦是。
长公主一抬手,她的人就将抓到的人带了上来,“这些刺客已经招供,都是太子妃派遣的。”
不仅如此,长公主还请来了赵老夫人,确认了赵姑娘身上的玉坠就是当年走失时所带的。
赵老夫人是个重视家族血脉的,以为儿子儿媳被蒙蔽,甚为恼怒和悲愤,祖孙二人抱在一起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证据确凿,太子妃欺骗将军府,欺君罔上,罪不容赦。
太子哑口,气愤难当,此事老夫人不知情,赵将军难道也不知吗?为何不拦着老夫人?
没让他失望太久,赵将军那头刚得了穆国夫人的恩威并施,就着急忙慌地跑进皇宫前来救场。
“皇上恕罪,太子妃确确实实是臣赵家的血脉。只是……只是……”
“只是什么?”皇上高耸的怒火忽然就落了一半,厉目瞪着赵将军,最好给朕一个合理的解释!
赵将军低下头去,弱弱说道:“太子妃虽然不是夫人所出,但也是臣的血脉。”
“啪嗒!”赵老夫人手上的珠串断了一地,“你!……”
家门不幸,认贼作女,骨肉相残!
老夫人一口气没缓了过来,昏了过去。
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长公主自然不会白忙活一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抄家流放,长姐北上烧京都!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抄家流放,长姐北上烧京都!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