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十月下旬,风已带了凛冽的寒意,刮过村头的老槐树,落下最后几片枯黄的叶子,打着旋儿飘进冬梅家的院子。
院角的腊梅冒出星星点点的花苞,裹着一层薄霜,却透着韧劲,像极了此刻站在院中的冬梅。
她裹着一件藏青色的风衣,领口掖着围巾,目光灼灼地望着村口的方向,嘴角抑制不住地微微上扬 —— 今天,是她回村探亲的日子,最让她牵肠挂肚的,便是许久未见的妈妈。
村口的土路扬起一阵尘土,夹杂着几声熟悉的吆喝,冬梅的心猛地提了起来。
人群渐渐散开,一个头发已染上风霜、身形略显佝偻的身影快步走来,正是她的妈妈。
“梅儿!” 一声呼唤带着哽咽,穿越了寒风,撞进冬梅的耳中。
妈妈张开双臂,快步上前,冬梅再也忍不住,飞奔过去扑进妈妈怀里。
母女俩紧紧相拥,妈妈的肩膀剧烈地颤抖着,泪水浸湿了冬梅的棉袄肩头,那哭声里有思念的苦涩,更有重逢的幸福,听得旁边的人都红了眼眶。
王德富一直静静地站在冬梅身旁,他穿着一件深蓝色的劳动布褂子,袖口磨得有些发白,双手插在裤兜里,目光始终落在冬梅身上,带着温和的笑意。
寒风掀起他额前的碎发,露出眼角细密的皱纹,那是岁月沉淀下的温柔与担当。
村里人都说,王德富是冬梅这辈子最该珍惜的人。
从冬梅襁褓时抱回家,他日夜守在床前照料;到冬梅潜心研发激光导弹,他默默操持家务,免去她的后顾之忧,这份陪伴早已超越了寻常的夫妻情分,化作了彼此生命中最坚实的依靠。
是啊,真正的幸福,从来不是轰轰烈烈的誓言,而是这般细水长流的守护,在柴米油盐中沉淀,在风雨同舟中愈发醇厚。
“要不是当年干爸把你换回村子,哪有现在的你哟。” 旁边一位白发老人感慨道,话语勾起了冬梅的回忆。
小时候听村里人说,她幼时曾被外村人抱走,是干爸翻山越岭,跑了十几个村子,软磨硬泡才把她换了回来。
那时家里穷,干爸却把最好的东西都留给她,省吃俭用供她读书。如今干爸已经老了,但这份恩情,冬梅始终铭记在心。
若不是干爸,她或许只是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普通农妇,哪能有机会钻研科技,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命运的馈赠,往往藏在这些不期而遇的善意里,让平凡的人生绽放出不平凡的光彩。
晚饭时分,院子里摆起了几张“八仙桌”,热气腾腾的饭菜端了上来,香气弥漫在空气中。
突然,一阵欢快的鼓乐声响起,富平哥哥带着村里的鼓乐队,吹起了喜庆的曲子。
唢呐高亢嘹亮,锣鼓铿锵有力,驱散了冬日的寒意,也点燃了院子里的热闹气氛。
冬梅放下碗筷,笑着望向富平哥哥一行人,眼中满是感激。这份朴素的祝福,比任何贵重的礼物都更让她暖心。
就在这时,冬梅感觉到有人轻轻拍了拍她的胳膊。
她转头一看,四姐夏莺正坐在轮椅上,静静地待在她身边。
四姐的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眼神却有些黯淡 —— 年轻时一场意外,让她从此与轮椅为伴。
看到四姐的那一刻,冬梅心中的酸楚突然涌上心头,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般滚落下来。
这些年,她忙着工作,陪伴家人的时间太少,想起四姐独自承受的痛苦,她便满心愧疚。
莺儿轻轻拍拍她的肩膀,柔声说:“冬梅怎么哭了?别哭呀,咱一家人现在不是好好的吗?你看,日子越过越红火,你也有了出息,咱该高兴才是。”
冬梅吸了吸鼻子,点点头。是啊,现在一家人都平平安安,日子蒸蒸日上,她确实该高兴。她拭去眼泪,脸上带着泪花露出了微笑,那笑容里有愧疚,更有对未来的期许。
酒过三巡,院子里的话题渐渐热烈起来。不知是谁提起了冬梅研发激光导弹的事,众人瞬间来了兴致,纷纷围了过来。
顾福财端着酒杯,大声说:“冬梅,你可是咱村的骄傲!你研发的那激光导弹,啥时候能用来毁灭美国人?这国家也太坏了,到处欺负人!”
话音刚落,几个年轻人也跟着附和:“就是!美国人太可恶了,就得给他们点颜色看看!”
冬梅放下酒杯,脸上带着一丝骄傲,却又语气平和地说:“大家的心情我能理解,但现在还不能使用这种武器。武器是用来保卫和平的,不是用来挑起战争的。全世界人民都希望和平,咱们追求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各国人民和睦相处、共同发展。
听了冬梅的话后,大家才明白这位女博士的真正用意,都会意地笑了。
喜欢黄土女儿情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黄土女儿情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