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瑶也起身,拉过乔菁菁的手,关切道:“菁菁,你身子可还好?”
乔菁菁福了福身,澹台舟笑着说:“劳母后挂念,菁菁一切都好。此次回来,一来是菁菁祖母去了,回来看看,二来是……”
“是什么,快说,别卖关子。”
“您二老要当祖父祖母了。”
宣景帝和皇后听闻乔菁菁有孕,皆是大喜。宣景帝哈哈大笑:“好啊好啊,朕要当皇爷爷了。”
赵云瑶更是拉着乔菁菁的手,嘘寒问暖,关怀备至。
澹台舟在一旁看着,嘴角也噙着笑意。随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说着家常,气氛温馨而融洽。
———
九个月后,“哇——哇——”
清脆的啼哭声响起,澹台舟猛地抬头,看向襁褓中的两个孩子。
“是龙凤胎!哥哥4斤七两,妹妹五斤1两,"护士把裹着蓝粉小毯子的婴儿推过来,满脸笑意地宣布。
乔菁菁虚弱却欣喜地伸手去摸女儿的小脸,澹台舟则小心翼翼地抱起儿子,眼中满是温柔。
汗水还黏在她的额发上,却伸手戳了戳澹台舟僵直的脊背:"你掐自己一下,这不是做梦。"
“恭喜你们。”护士递过一份文件,“需要登记一下孩子的信息。”
澹台舟瞥了一眼文件上的“出生证明”,眉头微皱:“这……这是何物?”
乔菁菁忍俊不禁:“这是现代的法律文书,证明你是我丈夫,也是孩子的父亲。”
护士交代完注意事项后退出了病房,澹台舟颤抖着抱过女儿,不敢相信这个小小软软的宝宝是自己的孩子,一种生命得到延续的神奇感油然而生。
大梁这边,皇帝夫妻与乔万军夫妻焦急的等在殿外。
不知内情的乔万军有些摸不着头脑,总觉得里面太安静,明明当年媳妇生产时动静很大啊,
"请即刻启动时空屏障。"乔菁菁按下令牌,淡蓝色光幕蔓延至整个楼层,消除完相关人员记忆后,乔菁菁带着澹台舟和孩子消失在医院里。
“父皇母后,母子三人平安。”澹台舟抱着两个孩子,站在御书房外。
宣景帝和赵云瑶闻声抬头,见儿子儿媳安然无恙,还带回一对龙凤胎,顿时欢喜极了。
“好,好!真是天赐之福!”宣景帝颤声道。
林氏夫妻紧随其后,林氏紧张的问:“我囡囡呢,一切都好吗?”
“岳母放心,菁菁一切都好,只是有些累已经睡着了。不如您先抱抱孩子。”
林氏走上前,接过其中一个襁褓,眼中泛起泪光:“我的心肝肝,这是…”
“这是妹妹。大的是哥哥,”
襁褓中的妹妹闭着眼,扯开嗓子忽然哭了起来。
“这孩子声音这么洪亮,只怕以后是个调皮的。”
龙凤胎满月时,宣景帝下旨正式禅位于太子。澹台舟正式登基,乔菁菁成为皇后。
新皇登基,百废待兴,澹台舟每日忙于朝政,乔菁菁则在后宫将诸事打理得井井有条。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哥哥沉稳聪慧,妹妹活泼可爱。乔菁菁和澹台舟时常教导他们要心怀百姓,做一个有担当的人。
在乔菁菁与澹台舟的携手治理下,大梁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城墙内外,皆是欣欣向荣之态。
粮食产量节节攀升,曾经面黄肌瘦的百姓如今个个容光焕发。
制盐技术的提升更让国人一雪前耻,不再受制于人,制作出的精盐直接销往海外和周边各国。
随后乔菁菁力排众议推行"井田制"改良版,下令改良水利,几年间新增良田百万亩。
房地产的发展也是可喜可贺,市集上最热闹的当属新建的居民区。
青砖黛瓦的小楼鳞次栉比,百姓们住上了心仪的屋舍,结实耐用安全性高。后在乔菁菁的授意下,水泥路以京城和南陵为核心四散延伸,务必做到村村通公路,最偏远的村落也终于告别了泥泞不堪的土路。
郭娉婷带领的医学院不断的培养出医护人才,这些人被输送到各个地区,因高超的技术,极低的感染率,使得这些人成为了香饽饽。
大坝村学堂也因改变了传统的教学,大胆尝试教授各种技能,木工、铁匠、算术等等都是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教育出来的孩子在各自爱好的领域发光发热。
乔菁菁还利用现代的技术改良了卫生用品,并在大梁全面推行。
龙凤胎周岁时,乔菁菁提出回报上苍天降福瑞,借机成立女子学院,尽可能的提高女子的文化水平与生存技能。
这一决定掀起了轩然大波。
当第一批女学生身着简朴的制服走出校门时,朝中老臣们痛心疾首地称"有违祖制"。
可当这些女子不仅能读书写字,还会修理农具、管理账目时,反对声渐渐变成了赞誉。
军队方面,乔菁菁吸取了华国的军事理念,修改调整后推行到大梁军队,加固了军事镇的基础防护,同时将军饷提高至原来的两倍,下令兵部及地方政府务必确保军需补给充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谁懂啊,手握高配制空间穿越了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谁懂啊,手握高配制空间穿越了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