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来的小饰品全都兜售一空,王四兰收好东西,手里拿着赚来热腾腾的钱热血沸腾。
人高兴,就得买肉吃。
趁着时间还早,王四兰直接去大集上的肉摊买了五花肉,杭仁山喜欢吃溜大肠,虽然处理起来麻烦,王四兰心情好,也买了半幅。
平常家里钱不富裕不舍得买,今天赚了钱,自然要改善生活。
回去的路上王四兰挎着篮子心里美滋滋。
还是听闺女的话好啊,这钱赚的比以前容易多了。
杭仁山在县城当建筑小工一天也不过才3块多钱。
小工的活也不是天天有,一个月下来能赚20块就算是好的。
家里农活多,冬天还算能闲下来会儿,每年夫妻俩都是趁此机会出去找活干。
可狼多肉少,干今天没明天。
幸亏夫妻俩体格好,比一般人都能干,不然俩高中生供着还真困难。
去过一趟稠州之后,王四兰的眼界彻底打开了,怪不得人家都想做生意呢。
带小饰品的发卡,进货几毛最高能卖到5块.
几分钱一版的钢丝发卡,换个颜色,一支就能卖一毛多或两毛。
更别还有各种花样颜色发带了,都是现在最流行的款式。
尤其女孩们对限量、只有几个这种词语没有抵抗力。
到最后,王四兰甚至要忙着维护下秩序。
不过家里的货不多了,想到稠州那边种类繁多的小商品,王四兰就蠢蠢欲动。
捏紧手里赚到的20块钱,王四兰觉得必须尽快再去一趟稠州。
闺女说得对,有人买就有人卖,别人看着自己赚钱不可能不眼红。
而且稠州小市场是上过报纸的,有心人去打听肯定能知道。
闺女说的那叫啥,抢占先机,对就是这个词。
王四兰没什么文化,但她这个人听劝,也没觉得孩子小就对他们的想法不当回事。
前些年村里还有知青的时候,王四兰就羡慕人家,不仅读过书,家里还条件好,往那一站气质都不一样。
所以闺女儿子上学,王四兰一直是支持的。
现在能赚钱了,王四兰也琢磨着,还得让闺女复读。
这要是家里能出两个大学生,得多有面!
家里没有自行车,王四兰是走着来县城摆摊的,大清早就出门,回到家里就已经快中午了。
杭仁山这两天忙着种家里的冬小麦,看媳妇这么早回来,心里顿觉不妙。
媳妇的篮子看着仍然沉甸甸的,而且脸上连个笑容都看不见,估计是没卖出去多少。
看来这小饰品的生意也没有那么简单啊。
杭仁山心里琢磨着怎么安慰媳妇才能不挨骂,这出气筒当久了,也有经验了不是。
“回来了,你今天累半天了,晌午我做饭吧”,杭仁山积极主动的接过了王四兰手里的篮子。
拿到手却感觉重量不大对,早上拿的时候没有这么沉啊?
掀开篮子上的布,杭仁山惊讶地发现,里面竟然是一大块肉!还有半副大肠!
“媳妇,这……”杭仁山没想到,篮子里面放着的,根本不是没卖出去的小饰品,而是肉!
看杭仁山这副傻样,装了一路的王四兰终于忍不住笑出了声。
然后又谨慎地打量一圈周围,看附近都静悄悄的,才拉着杭仁山进了屋。
“今天那些东西都卖完了,还差点抢起来,一天就卖了这个数”,王四兰伸出两根手指和杭仁山比划。
天呐!
当初去稠州进货时夫妻俩一块去的,杭仁山想过能卖出去,却不敢想能卖的这么好!
夫妻俩都是实在农民,平时除了干活就是种地,除了偶尔能听听匣子外,基本没什么娱乐生活。
王四兰一双手冬天长冻疮,春天还裂口,平时也不爱打扮,就连结婚的时候都没舍得买发卡。
几毛几分的钱堆在一块也很壮观,夫妻俩心里热乎乎的,更加坚定了卖小饰品的决心!
10月8日周一。
杭景书拎着自己之前缝的书包,早早就来到市一中报到。
因为是插班,所以杭景书先到了办公室,等蔡老师带着自己去高三一班。
班级里总是闹哄哄的,尤其是周一。
蔡老师才带着杭景书进教室,原本喧闹的班级瞬间变得鸦雀无声。
从讲台上看下去,班级内所有人的神色一览无余。
有些人如临大敌般地抬头盯着杭景书,有些人则是面无表情地拿着书本,连头都懒得抬。
还有人目光平和,并没有很多的抵触情绪。
上周五大家都知道了班上要来一个插班生,那套让人压力倍增的试卷,现在贴在办理公告栏上呢!
班里除了蔡老师情绪高昂外,其他人心里多多少少都有些不舒服。
以至于杭景书做自我介绍的时候,掌声都稀稀拉拉的。
高考本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分就能拉开不少差距。
加上各个年龄段人都有,大家都心知肚明,多一个人竞争压力就多一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回八零,小保姆发家日常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重回八零,小保姆发家日常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