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第一批刑徒抵达了这里。
不多,总有五百多人,而和他们一起抵达的,还有孔惠元。
他是张楚专门去信叫来的。
在长安,或许孔惠元在李泰,何兴友,褚忠等弟子之间,显得有些平庸,但,在西海都护,张楚很清楚,就算后者全都捆绑在一起,也比不上孔惠元一人也。
“师父。”
见到张楚,孔惠元很激动。
而这一路风尘走过来,孔惠元和过去的那个唇红齿白的少年郎有了翻天地覆的变化。
黑了!
也精神了。
张楚拍了拍他的肩膀,接过了他的包袱:“这一路辛苦了。”
孔惠元咧嘴一笑:“师父,读万卷书,行万里书,一点不辛苦,我学到了很多。”
说着,他赶忙朝其他人见礼。
“公主殿下,苏公,薛校尉,师兄·······”
一路上的孤独和寂寞,终于和大家相逢,孔惠元连连打招呼。
裴行俭冲过去,和孔惠元抱在了一起,打闹了一阵子后,还不忘小声在孔惠元耳边提醒道:“别叫公主殿下了,叫师母。”
孔惠元愕然,可他却为师父和师母高兴,师父和师母年纪都不小了,能真正的修成正果,他们这些弟子都打心眼里的开心。
“师母。”孔惠元当即甜甜的唤了一声。
尽管城阳面红耳赤,可还是轻咳两声稳住了心神,从袖子里掏出了早就准备好的小礼物,送给了孔惠元。
“谢谢师母。”孔惠元美滋滋。、
裴行俭嚷嚷着要看看是什么,还说自己先喊的,却没有礼物,师母偏心。
“好了好了,进城吧,宁卓准备了野鸡,早就炖上等着惠元呐。”张楚笑道。
这么长时间,折腾来折腾去,张楚发现,自己还是喜欢这样的日子,说平和也好,说无聊也罢,每天打打闹闹,心平气和的享受着岁月,方才是自己的追求。
孔惠元像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
对于这个只存在于传闻,第一次能够仔细体会的西域城池,东看西瞅,一切都是那么新鲜。
“师父,这大街中间的笼子里是什么?”
“为什么还要用毛毡盖着?”
孔惠元不解。
“你去打开瞧瞧不就知道了?”裴行俭在旁撺掇。
见师父同样冲自己颔首,孔惠元自然是欢喜的跑过去,蹲下,掀开了一角。
“哎呀!”当即,孔惠元惊呼着一屁股蹲在了地上,然后有些无措惊慌的跑向了张楚。
“师父,这里面·······怎么有那么多野人?”孔惠元的脸颊微微苍白。
虽说这一路走来,让他性情坚韧了许多,可面对这么多关押的罪徒而言,还是被吓了一大跳。
裴行俭大笑,把最近青海城里发生的事,给孔惠元说了一遍。
孔惠元听得惊心动魄。
不过,他却很认同。
“师父做得好!”
“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
“孟圣又曰: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
“这些扰乱朝廷治理的乱党,绝对不能对他们有妇人之仁!”
“不然,青海都护,难以治理!”
“来时,当过了白玛沙城后,弟子能清晰的感觉到,再往西的城池,对我们唐人充满了抗拒和排斥。”
“今,师父于青海城行如此决断,相信用不了多久,整个西海都护,都将平和,成为我大唐的一部分。”
孔惠元被自己师父的智慧再次震惊了。
这法子,估计也只有师父能用的出来。
张楚却笑道:“若是那么简单,惠元,我也不会叫你回来了。”
“杀人简单,占城也简单!”
“但,想要彻底的长治久安,却不容易,今日为师已攻心,那么,接下来安心,就要靠你了。”
“安心,则为教化也!这一块,为师比不上你,你的那些师兄弟,也远不是你的对手。”
“所以,我想让你留下来,在青海城办学,讲课,散道,同时推行民学也!”
这才是张楚叫来孔惠元真正的目的。
儒学最擅长教化,而毫无疑问,只要儒学散布,那么这块地方,才真正的能纳入大唐的版图,而不会再有任何反复。
孔惠元闻言,瞬间明了师父叫自己走这一趟的原因,他望着大街上形形色色的胡人,还有暂时一眼能分辨出来的吐谷浑人。
“师父,或许,我找到了自己的路。”
孔惠元沉默了下,突然道。
张楚看着自己这个最小的弟子,轻轻一笑:“等吃过饭,为师传授于你咱民学精华!”
“师父·········”孔惠元声音都是颤抖的。
裴行俭当即高呼:“师父,我也要学。”
“如果你能学的下去,随你。”张楚轻笑一声:“惠元,为师这方面的衣钵,非你莫属。”
“好了,快走,在这里我都闻到香味了。”
宁卓的铺子就在前头。
当张楚他们到的时候,程处默已在铺子里坐着等候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唐十万里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大唐十万里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