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传到京城,新君龙颜大怒。这位刚登基不久的年轻帝王,本欲休养生息,安抚万民,却没想到倭寇如此猖獗,竟敢屠戮中州将士,残害沿海百姓。他在金銮殿上拍案而起,怒声道:“倭夷小丑,欺我中州无人!小石头护城使忠勇殉国,沿海百姓流离失所,此仇不共戴天!朕必派大军,踏平倭国,为死难将士与百姓报仇雪恨!”
当即,新君下旨,任命开国元勋之后、素有“战神”之称的镇国大将军为帅,集结五十万大军,筹备粮草器械,择日征讨倭寇。同时,追封小石头为“忠烈侯”,赐谥号“忠勇”,其灵位入祀太庙,与历代忠勇之士一同受后世供奉;战死的联军将士皆追赠爵位,家属由朝廷厚加抚恤,免赋税十年;沿海受灾百姓,由官府拨款赈济,重建家园。
旨意传遍全国,各州府纷纷响应。青壮年男子踊跃参军,欲随大军出征,为小石头与战死的将士报仇;乡绅百姓捐粮捐物,支援前线;甚至有当年受过小石头恩惠的流民,自发组织起来,加入运送粮草的队伍。一时间,中州国上下一心,同仇敌忾,复仇的火焰在每个人的心中燃烧。
三个月后,五十万大军集结完毕,在镇国大将军的率领下,从海州港扬帆起航,浩浩荡荡地驶向倭寇国。战船首尾相接,绵延数十里,帆影蔽日,旌旗招展,气势如虹。大军出发那日,洛城百姓倾城而出,站在海岸边,望着远去的船队,齐声高呼:“踏平倭国,为忠魂报仇!”声音洪亮,震彻云霄。
海上航程数日,大军顺利抵达倭寇国海域。镇国大将军深知倭寇战船精良,火器厉害,便效仿小石头当年的战法,利用中州战船数量众多的优势,分兵三路,对倭寇的港口形成合围之势。同时,他派人联络当年与小石头一同抗倭的沿海义勇残余势力,内外夹击,共同破敌。
战斗打响,中州大军炮火齐发,密集的炮弹如雨点般落在倭寇的港口与战船之上。倭寇仓促应战,却哪里是准备充分、士气高昂的中州大军的对手?战船接连被击中,燃起熊熊大火,港口的防御工事也在炮火中化为焦土。中州将士们怀着复仇的怒火,奋勇冲锋,跳上倭寇的战船,与敌人展开激烈的厮杀。他们挥舞着兵刃,高喊着“为忠烈侯报仇”,每一刀都带着无尽的恨意,每一剑都直指敌人的要害。
倭寇的抵抗异常顽强,却终究抵挡不住中州大军的攻势。战船上,短兵相接的铿锵声、临死前的惨叫声不绝于耳;海面上,倭寇的战船不断沉没,尸骸与残破的船板漂浮在水面上,海水被染成了暗红。镇国大将军身先士卒,手持长枪,在倭寇阵中横冲直撞,所过之处,倭寇无不望风披靡。
激战三日夜,倭寇国的主力舰队被尽数歼灭,港口被中州大军占领。然而,大将军并未停歇,他率领大军,乘胜追击,直逼倭寇国的都城。一路上,中州大军势如破竹,攻克了一座又一座城池,所到之处,倭寇望风而逃,百姓纷纷起义,响应中州大军。
经过漫长而激烈的战斗,中州大军终于抵达了倭寇国的都城前。大将军站在高处,俯瞰着下方严阵以待的敌军和坚固的城池,心中涌起一股豪迈之气。他深知这场战役的重要性,必须一举攻克这座城市,才能彻底消灭倭寇势力。
大将军果断地下令:“全军听令!将此城重重包围,不得放走一人!同时派出使者前去劝说倭寇国王投降,若其识趣归顺,可保他性命无忧;否则,休怪我军无情!”军令如山,士兵们迅速行动起来,眨眼间便将整个都城围得水泄不通。
然而,倭寇国王面对如此困境,竟然毫无惧色,反而咬牙切齿地吼道:“宁死不降!我们要誓死保卫国都!”他一边疯狂地挥舞着手中的武器,一边激励着城内的军民继续抵抗。
大将军见状,怒火中烧,厉声喝道:“好一个不知死活的家伙!既然你们不肯投降,那就别怪本将军不客气了!给我狠狠地打!”随着一声令下,无数炮弹如雨点般砸向城墙,顿时尘土飞扬、砖石四溅。与此同时,密集的箭雨也铺天盖地而来,仿佛要把天空都射穿。
中州的将士们毫不畏惧,他们身先士卒,奋勇向前,顶着敌人的猛烈攻击,艰难地攀爬着陡峭的城墙。每一步都充满了凶险,但没有人退缩半步。终于,有人成功登上了城头,紧接着更多的勇士跟了上去,一场惊心动魄的肉搏战就此展开……
高耸入云的城墙之上,密密麻麻的尸体如小山般堆叠在一起,猩红刺目的血水沿着陡峭的墙壁缓缓流淌而下,汇聚成一道道触目惊心的血河。然而,面对如此惨烈的景象,中州的英勇将士们却没有丝毫畏惧之色,反而愈战愈勇、奋不顾身地向前冲锋陷阵。
这些铁血男儿们身上背负着累累伤痕,但他们依然咬紧牙关坚持战斗;有些人甚至已经身受重创、命悬一线,但仍然不肯轻易放弃抵抗——因为在他们内心深处,始终燃烧着一团熊熊怒火和坚定无比的信念:一定要彻底消灭可恶的倭人,以慰小石头以及那些惨遭杀害的无辜百姓之英灵!
喜欢三界争斗之地府讨公道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三界争斗之地府讨公道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