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仁宗之子

布袋外的麦芒

首页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我成了仁宗之子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 神武太医俏女帝 大明锦衣 大秦傻子,开局监国震惊祖龙 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 开局盘点永乐大帝,诸皇震惊 军阀:开局舅舅给我一个师 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 家父汉武帝! 人在汉末:从简化技能开始无敌 
我成了仁宗之子 布袋外的麦芒 - 我成了仁宗之子全文阅读 - 我成了仁宗之子txt下载 - 我成了仁宗之子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二百章 就那么回事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要不说有时候赵曦琢磨不透这时代的精英呢。

他们的认知总是很凌乱,没有规矩,除了古圣先贤,再没有任何成体系的学问。

可有时候偏偏又能切中要害。

就像现在,富大相公就说对了。

确实,在这个时代,唯一能作为硬通货的,就是粮食。

“富相公所言极是!曦也如此认为,唯有粮食可作为衡量钱币价值。故,曦以为,新币制作多寡,应与国朝粮食挂钩。”

“如此一来,朝廷可通过铸币调整,稳定粮食价格。避免出现丰年谷贱伤农,灾年谷贵也伤农的现象。”

“比如斗米三十文,丰年多收,朝廷多铸币,也保持斗米三十文。灾年欠收,朝廷少铸币,同样可稳定斗米三十文……”

赵曦这明显是胡扯了。赵曦在说这些时,已经混淆并偷换了概念,已经忽略了粮食和钱币的本源,到底谁才是衡量标准,那个衡量那个,他混淆了。

问题是,赵曦所说的,确实是这么个理。

粮食不是多了吗?很好,钱币也多了,确实可以维持三十文的粮价……

至于通货膨胀,赵曦都是一知半解的,这时代应该没人能懂的。

赵曦也没以为朝堂诸公真的傻,不仅不傻,反倒都是精英,人精。

他们确实不懂经济理论,肯定不如赵曦这个半瓶子水平。可是他们懂粮食。

之所以都认同这个观点,是因为各怀心事而已。

粮食为我所欲,钱币也为我所欲也,二者如何兼得,且由殿下铸币也。

粮食是要消耗的,新币肯定也要被储藏的,至于铸币多寡,到时候并不由太子殿下做主,应该是基于粮食作为标准,由粮食价格决定的。

很好,太子殿下的说法很对。所以都赞同,附议,不再争论。

赵曦在含糊,朝堂诸公也在含糊,都含糊着议定了新币铸造与粮食挂钩的基调。

就这样吧,别说什么国朝是寒门天下,扯淡!

那个穷苦人家,可以养一个不事劳作的半大小子?那个贫寒之家可以让一串儿子挑灯夜读?

所谓的寒门,只是相对于前朝,乃至再往前的世家大族而言。

国朝依科考取士不假,而所取的也是读得起书,养得起读书人的所谓寒门。

家里几亩薄田,凑合过日子的,能识字都算好的了。指望经年求学,还有钱远赴汴梁殿试,没点底子的家,没谁家能扛得住。

也没那个先生是不吃不喝教你家孩子做学问的。

所以,能在这个朝堂上张嘴咧咧的,没几个是真正寒门的。他们最懂的是粮食……

如今,万事俱备了,只需要统计国朝粮食产量就行了。这也是赵曦真正的目的。

“陛下,诸公,既定下以粮食产出为基准,但因新币新制,币制新颖,考虑民众认同和喜好的原因。曦以为,今年之新币数量,应调查前五年粮食产出之数。”

统计历来都是有水份的,数字皆在地方官吏的嘴里,他们只根据需要和可能的利益来定数字。赵曦懂的,所以,他要一个五年的数字。

“且为确保新币在各州府郡县的推行,多寡之分,需要知州知县确认。故,曦以为,各州府郡县所报粮草之奏折,应有其主官画押。”

管不管用吧,赵曦需要这个,官府的大印他们未必在意,个人的签字相对都要慎重些。

不算过分。太子殿下初次主导事务,为避免混乱,有这样的要求也说得过去。

人嘛,在思谋事情时,并不能将所有的条件都在脑子里罗列,基本上是想着目标,然后抓取完成目标的有利因素。

就如现在,太子殿下所说的,所提的,跟各自心思并不冲突,所有的要求都不可能影响到各自的想法实现。

至于背后是什么,选择性忽略了。

有人没忽略,跟太子殿下打交道多的,脑子里一直有阴谋俩字,可除了涉及铸币,真想不到太子殿下还能往哪方面牵扯。

算了,走着看吧,也只能走着看。

朝堂算是把这事先定下来了,至于实施应该还有不短的时间。

不说各州府郡县报粮食产出的耗时,就是太子殿下的钱监作坊也还没完工,就是东川那边,也只是搭建了架子。

接下来太子殿下好像又不着急了,朝廷的诏令下达了,陆续开始有州县上报了。

很混乱的数字,上报的很随意,根本到不了赵曦手里,甚至连执宰都见不着,就被下官给驳回去了。

这里面有其他诉求和想法,也存在真的是上报的数字惨不忍睹。

“殿下,听闻邓州已经驳回三次了……”

苏颂也不懂赵曦到底几个意思,国朝铸币数量从来不曾有什么标准的。

他虽然也觉得以粮食为基准对,可首先得是准确的数据。

就国朝这情况,连田亩都未曾搞清过……田亩!苏颂突然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

没用的,最起码现在是没用的,即便是了解清楚了,那又怎样?

祖宗法度就是不限制土地的转卖兼并,不说太子还只是太子,就是太子殿下成官家了,也一样改变不了这一既定国策。

赵曦看了看苏颂,看他神情的变化,估计应该是想通了,也就是说,朝堂的诸公都想明白了。

知道了又怎样?知道粮食产量,从而估算国朝田亩,那又怎样?

关于国朝田亩的奏报也不是没有,官家随时都可以看到,太子殿下也能看到,真真假假,那个是个准数谁也不确定。

那又能怎样?

倒是新币的诱惑力更大一些,所以这一次算是相对比较用心的一次清查了。

这些赵曦好像真的不关心,即便在护卫营聊起来,他也还是朝堂的那些话,似乎太子殿下真的就是为新币做准备,也只有这一点了。

赵曦倒是忙乎着和苏颂鼓捣那个什么毛线。也真就鼓捣出新鲜玩意儿了。

太子殿下称之为毛料。此布料有良好的弹性,还柔软,不皱,保暖也是没说的。

就是线胚粗了些,也是赵曦不太满意的地方。

这又是交给苏颂的事了。

喜欢我成了仁宗之子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我成了仁宗之子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三人行,必有我妻焉 末世大佬带着空间穿到七十年代 剑来 权力之巅 娱乐:我想做资本,不想当影帝 六零军婚,我在饥荒年代种田囤粮 四合院:超级领悟力 什么,梦中的娘子都是真的 四合院:开局一把枪,禽兽全发慌 开局大帝境无敌,一人独断万古! 帝王系制卡,从始皇帝嬴政开始 四合院:入职轧钢厂,娶最美老婆 小海豹模拟成始祖龙鲲,很合理吧 深圳工厂情缘 游戏王:从零开始的决斗王之旅! 我的末日避难所系统 考公失败,我转身进入省委组织部 全球高温,囤积物资末世求生 我是县委书记 转生萝莉,我即为神明的终焉 
经典收藏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大明:开局气疯朱元璋,死不登基 红楼发家致富史 红楼:重生贾环文武双全 大唐混子 大唐之超级商城 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天天勾栏听曲,成镇国驸马了? 大明之宝箱系统 双穿明末:我带领大明统治全球 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 民国之谍影风云 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 特工:开局郑耀先和我接头 红楼:开局被流放,我要造反 我在三国捡尸成神 红楼:每年一百万叫我怎么花? 非洲创业实录 
最近更新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 我只是想死,怎么就功盖千秋了? 李淳风 从军赋 东方神话集 大宋河山 我刷的视频,能投放到古代 平步青云后,侯府跪求我回去 乱世边军一小卒 大唐:四象不过李承乾! 三国之杨家天下 天崩开局:从天牢死囚杀成摄政王 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 穿越后科举,皇帝竟想组队退休 三国:老曹,我真不想架空你啊! 携科技穿唐再造盛世风华 三国争霸之无限兵力 大明:劈出来的皇长孙 三国:开局触发被动自爆系统 权征 
我成了仁宗之子 布袋外的麦芒 - 我成了仁宗之子txt下载 - 我成了仁宗之子最新章节 - 我成了仁宗之子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