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直也不理会尴尬的杨琮,举杯“诸位高乐。”
满堂文武举杯应和。
“卑职虽为文臣,却也能拿得起刀。”程敬吃完一碗,却又倒了一碗,起身道“不如就由卑职始,与朝鲜诸位臣工吃一碗。”
任士洪见此,同样舍了通事,举起碗“文武虽然有别,却都是为国尽忠,正是殊途同归。”
朝鲜众人见此,纷纷举杯。
待一碗喝干,旁边早就跃跃欲试的张荣等朝鲜诸位吃口菜,立刻长身而起道“卑职锦衣卫指挥同知张荣,身为武臣,亦不甘人后。既然程副使已经与诸位同饮,那么俺就单独与诸位吃一碗。”讲完拿起酒坛走向任士洪。
“将军量力而行。”任士洪眼瞅着大明诸位一开场,根本不给众人开口的机会,立刻提高了警惕。
“这米酒寡淡,多吃几碗也无妨。”张荣毫不在意。
坐在下首的皇明一众官员立刻附和,刘三同样拿起一坛酒,起身道“卑职锦衣卫试百户刘三。张同知从前到后,那么卑职就从后到前。”
这当然不体面,可是郑直却没有阻止“中国男儿,自该如此,须知李太白亦是善饮之人。”
在他的鼓动之下,朱小旗,田文胜等纷纷起身,端着酒坛凑了过去。
人家都踢门踏户了,朝鲜诸臣也不甘示弱。他们虽然厮杀不成,可拼酒自问还是可以的。于是场面一下乱了,有人甚至学着张荣等人提起酒坛,朝着看戏的金辅、程敬等人走去。
郑直点上烟,端起酒碗,向刚刚吃了一碗酒的任士洪示意。
对方无奈,赶忙斟满酒,陪了一碗。
这当然有阴谋,来之前程敬打听清楚了,大明使臣入朝,当地官员都要设宴款待。每每都要请使者赋诗,然后由朝鲜陪臣唱和。这一个不好,可是会影响仕途的。比如弘治五年,朝廷派遣兵部郎中艾璞为朝廷册立皇太子事达纶音于朝鲜那次,直到如今都为人诟病。当时对方因为怕宴会上丢人,只在汉阳待了一日就匆匆回京。然后不但在国内引起非议,还被朝鲜传为笑谈。
程敬晓得他自个几斤几两,故而恳求郑直到时候一定拉一把。郑直自然大包大揽,然后就定了这么个‘以大欺小’的损招。毕竟吃醉了,谁也就别提啥咬文嚼字了。
于是第二日,从金辅、程敬到吉时、孙环,从张荣、杨琮到刘三、朱小旗、田文胜全都头疼欲裂。众人这才信了辽东都司同僚的话,这米酒也是能吃醉人的。
可是行程已经定下,众人身在异域,不敢堕了威风。只好勉力上马,随同迎诏使团继续前行五十里,来到龙川郡良策馆歇息。
龙川郡事还有附近秦川郡的官员设宴招待使团。这次倒是不用饮酒了,毕竟下午还要赶路,只是除了郑直,其他人全都脸色难看。
稍事休息后,使团再次启程,走了四十里,来到了钱山郡车辇馆。钱山郡节度使果然再次设宴接待,然后刚刚清醒一些的众人就不得不硬着头皮故技重施。
三月初八,使团走行五十里之后,就来到了林畔馆。朝鲜官员通训大夫、定州、宣州节度使设宴接待。因为程敬等人这几日始终没有醒酒,故而使团不得不当晚在此留宿。
三月初九,使团从林畔起程,走了四十里来到云兴馆,郭山郡节度使崔润玉设宴接待。之后又走了五十里至新安馆,又有随川郡事某、博川郡节度使郑得孙设宴接待。因为天色见长,在程敬等人提议下,使团傍晚从新安起程,走了七十里之后于黎明前抵达了嘉平馆。
三月初十,一早,嘉山郡节度使设宴接待。这当然不合规矩,可是得知使团就要启程,也就顾不得了。因为要赶路,不用饮酒,因此哪怕一夜未眠,程敬等人却依旧高兴。
启程之后,使团行五十里抵达安兴馆。午饭之后从安兴起程,又走七十里之后到了肃宁馆,肃宁郡节度使同样设宴接待。只是这次,众人实在疲惫,哪怕是从始至终都保持清醒的郑直也乏了。简单吃过饭之后,众人散去。
同样一路跟在使团身边的任士洪回到管舍,斟酌片刻后,写了密信然后喊来伴送舍人“立刻进京,呈送左议政。”
“嘢!”伴送舍人行礼之后,立刻起身走了出去。
任士洪则继续揣摩郑直此行目的。作为朝鲜公认奸臣,他从不吝于用最恶毒的想法揣测一切。
郑直此行从一开始就显得古怪,任士洪不亲自过江,确实是事出有因。来的路上,他得到消息,有士林罪人企图冲撞敕使告状,偏偏此时敕使到了汤站。一番权衡利弊后,任士洪选择了亲自去抓人,让手下人送犒劳礼物。哪怕有些失礼,郑直身为宰辅,也该是顾全大局,不该当众如此,偏偏这位小阁老就这么做了。
果然是上国。
正所谓臭味相投,身为朝鲜奸臣的任士洪看到被传为大明‘奇男子’的郑直那一刻,就有了种惺惺相惜的感觉。可也正因为如此,任士洪才对郑直更加警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皇明土着大战穿越众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皇明土着大战穿越众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