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无语,却立刻发现了不对“东厂倒是挺闲。”据他所知,因为寿宁侯与建昌侯失踪,正德帝命王岳的东厂正在调查此事“张皇亲家的两位兄弟咋样了?”
“依旧是下午的消息,人已经找到了。”张采重复一遍“张皇亲家大郎被人‘去势’,如今神智依旧不清。二郎四肢尽废,虽然同样伤重,不过人还清醒。”
白石自然早就得到了消息,斟酌片刻道“派人找一趟孙御史,我要见见他。”他似乎找到了一条挣钱的门路,当然需要孙汉配合。
傍晚时分,郑虎臣从京营官厅下值回来,直接到了老太太院里。正式视朝的正德帝今个儿传下旨意,为他和会昌侯的闺女重新选定了成亲日期。因为弘治帝驾崩,双方原本二月初就该成亲,一直拖到了如今才重新定下日子。
“五月二十一。”尉氏想了想“陛下对我家皇恩浩荡啊。”
照宪宗纯皇帝服制:二十七日服制满,文武百官素服、乌纱帽、黑角带、皂靴,朝参至百日后变服如常。故而从正月十四过二十七日又过百日拢共百二十七日,四个月又七日,正好到五月二十日除服。正德帝如此安排,显然是精心安排。不单单是完成先帝遗命,更像是显示亲近。
论差遣,郑虎臣只是京营参将;论爵位,郑虎臣只是伯爵,还是不世流爵。这显然是冲着她如今被排挤出朝堂,远去边地的孙子郑直去的。对于皇家翻脸比翻书还快,尉氏早就习以为常,毕竟皇家给了郑家无上恩宠,郑家能做的也就是以死相报。
郑虎臣面上赞同,心里却发苦。正德帝对郑家日渐显露亲近固然是他求之不得,可凡事有利有弊,会昌侯今个儿在和他商量亲事时,话里话外有食言而肥的意思。这让郑虎臣很恼火,难道一万两银子对如今窘迫的会昌侯都不值一提吗?
新晋勋贵的郑虎臣却哪里晓得这些世袭勋贵的想法。一口吃个胖子固然好,可若是能够细水长流才是上上之选。论官场,眼瞅着正德帝重新亲近郑家,也就意味着郑直不会倒阁。如此,亲女儿嫁进郑家,能够给孙家带来的人脉收益,则远远超过了一个不明来历的女人。论财富,郑虎臣既然愿意拿出一万两银子来孙家买假身份,也就意味着对方家里还有好几个一万两。孙铭的女儿进了郑家,理所应当的会获得管家权,如此孙家获得的财富可不止一万两这么简单。
“我前些日子让十七奶奶列了张单子。”老夫人看向一旁的贺嬷嬷,对方赶忙行礼后,转身去了锦屏之后的倒厅“你瞅瞅哪里需要改动。”
正说着,贺嬷嬷走了进来,对方手里拿着一本手账,恭敬的送到了郑虎臣面前。
郑虎臣伸手拿了过来,不得不耐着性子翻看起来。他不善货殖,却也晓得很多东西价值不菲,不由开始盘算手里的银子够不够。虽然郑虎臣和郑直都是赐婚,可显然内里是有区别的,反正弘治帝没有给他赐宅子。故而皇家承担的成亲费用里,也就没有了这一块。
郑直离京前,私下里给了郑虎臣一笔款子,足足十万两。特意叮嘱他不要声张,也不要乱花,留下来娶媳妇。当时郑虎臣还感觉胞弟有银子没地方花,如今才懂,对方显然已经料到了这种局面。
斟酌片刻后,郑虎臣道“十七奶奶算的甚为妥当,明个儿孙儿就准备银子。”讲完后将手账交还给贺嬷嬷。
“你是郑家嫡长孙,又是爵主,该有的体面不能少了。”老夫人却道“这笔款子我来出。”
人吃不穷穿不穷,只有算计不到就受穷。这么多年,尉氏手里一直攥着些银子,都是遇赦到真定后攒的。倒不是有别样心思,而是为了预防万一,为郑家保命走关系留着的。这些银子,哪怕是郑实夫妇先后故去,家中最艰难的时候都不曾动过。
奈何时移世易,随着郑宽,郑直先后中状元,尤其是郑直这几年变着法的折腾,她手里的银子已经远远超过了需要。于是尉氏决定拿出来贴补郑虎臣,相信就算郑直晓得了,也不会讲什么。至于郑虤,郑彪,没打死二人,就已经是她收敛脾气了。十嫂那里尉氏已经想好了,把二儿子郑定的世职交给长孙承袭。至于十二嫂,用不到她操心。
“祖母忒也小看孙儿了。”郑虎臣却道“俺虽然比不得十七,可这点银子还是拿的出来的,祖母的银子留着用在自个身上就好。”
虽然郑虎臣手里的银子大部分是郑直给的,可他们是亲兄弟,互相帮衬理所应当,他没有一点不好意思。可是老太太的银子,郑虎臣不想用。无它,他是嫡长孙,又是爵主,这是他的本分。
老太太不得意道“我家本来就是捉刀的,虎哥有本事,将我家发扬光大。这银子我花的高兴,谁若是不满意,让他们来找我。”
郑虎臣无可奈何,赶忙道“可这款子实在不少,毕竟是孙儿成亲,请祖母让孙儿也出出力。”
尉氏哭笑不得“我精力不济,这个你和十七奶奶说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皇明土着大战穿越众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皇明土着大战穿越众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