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早就蓄势待发的汤家嫂子坐了下来“开始,开始。”
九奶奶却对围观的朱娘子道“妹妹替我,我也歇一会。”起身不动声色的将抽屉里的茄袋拿走。正所谓见贤思齐,沈姨妈这是花钱大手大脚惹人眼红,她平日里可是省吃俭用的。若是一下子拿出老多银钱,难免更让人惦记。
没错,昨个儿她从十七奶奶那里新得了五十两金子的分红。虽然不是花钱,却同样会惹人注意。只是可惜了,她如今手气正顺。起身四下瞅瞅,来到旁边刘娘子(腊梅),朱家四娘子(郑/郭氏),张娘子(李氏)身旁坐下“几位娘子怎么不打牌?”
讲起来也可笑,若是打牌,在家中哪里打不成,甚至还可以听‘十七班’一众大家的美妙唱腔。众人偏偏来到这,为的自然是要让大太太多瞅瞅外边的热闹。
“九娘子莫要理会我们,刚刚我瞅见了,你一直赢钱的。”刘娘子道“这手气来了,可不能错过。”
“就是就是。”朱四娘子附和一声“打牌最讲究手气,来了就不能放过的。”
“我们打的太慢,不成的。”张娘子给了一个实在答案,至于有孕什么的,讲出来只会败兴。
自从改嫁之后,她的日子就越来越有盼头了。亲达达和两个儿子的官职越来越高,她还又有了身孕。不但对方,就是阿姑都认为这是李氏给张家带来的好运气,以至于如今她的腰杆都是直的。昨个儿在郑阁老家中见到了以前的嫂子谢氏,着实让她扬眉吐气了一回。
当然这种扬眉吐气并不是衣食住行这方面的,看得出对方如今过得也相当舒心甚至惬意。所谓的扬眉吐气,是指如今自个能够以正室娘子的身份来这里茶叙,而大嫂,谢瑶光却只能闷在家……好吧,她家足够大;她的事情也足够多,不会无聊。
“那不如几位娘子陪我练练手吧。”九奶奶笑道“我们也摆上一桌,边打牌边聊。”
朱四娘子无可无不可的看向张娘子;刘娘子跃跃欲试的同样看向张娘子。张娘子哭笑不得“诸位娘子若是不嫌弃我打牌慢,那咱们就摆上一桌。”
刘娘子大喜,笑着就要起身,旁边的朱四娘子赶忙扶住对方,引来众人哄笑。
正在下围棋的施大姐和秦清娘听到动静,抬头瞅了瞅,又收回目光继续较技。一旁的秦娘子,汤小娘子,白娘子(白钺妻),石娘子(石珤妻翟氏),王娘子(王宸妻),边娘子(边璋妻谷氏),谢娘子(谢国表妻封氏),张娘子(张彩妻吴氏)李娘子(李梦阳妻左氏)则继续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
秦娘子虽然出身不高,却也想着让女儿日后做官娘子。还必须是文官的官娘子,毕竟这武臣最近几十年,越来越不得用了。奈何汤娘子出身武臣,除了她那好命女婿外,再不认识旁的文官。因此这段日子,给秦家介绍的全都是武臣。十七太太倒是瞧出来了,却只愿意撮合一个吏员出身的微末官员儿子。
秦娘子今个儿是想借着郑家在一众官娘子面前夸赞女儿,以便能够在这些人家中,择一良婿。奈何不是一个圈子里的人,千万不要勉强。这话可不是说说而已,比如目下,秦娘子就感觉几位娘子讲的,她听不懂,她讲的几位娘子不感兴趣,当然也不绝对“郑阁老明个儿要去为老太太进香,不如几位娘子一同到十七太太那里高乐一番。”
李娘子与王娘子对视一眼,赞叹道“郑家果然纯孝。”
明个儿初四,按理讲郑直上了复班题本,应该当值的。显然是主上并没有批复,这意味着什么?
“一切都是主上仁慈,体谅。”边娘子不动声色道“好在衙门要到二十才开印,也不会误了公事。”
按理讲这话应该十七太太来讲才最合适,奈何对方忙于家事,也就只能她来讲了,况且边娘子也是愿意的。旁观者清,这么多年下来,郑直始终没有亏待边家,眼瞅着家族兴盛,子嗣繁茂,边娘子决不允许出现差错。
谢娘子道“讲起来,真定的隆兴观已经修好了,听人讲,规模宏伟。尤其是观中供奉的西王母,乃是内官监亲造,栩栩如生。”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虽然文臣口口声声‘子不语怪力乱神’,可是谁家老人不供奉道家,释家仙佛。尤其是今上夫妇笃信道门,更让内宅妇人趋之若鹜。
石娘子道“听谢娘子这么一讲,真的后悔跟着我家官人入京早了。听人讲内里有碑林,乃是将历代书法大家真迹雕刻其上。”
这隆兴观是郑家鼓捣起来,才成的皇观。夸赞隆兴观的好,也就相当于夸赞郑家。再者,郑家能够求来皇观,不也就意味着恩宠不断吗?故而,众人再怎么夸赞都不为过。
众人由此,开始讨论起各地的寺观,反而没人理会秦娘子之前的邀请。秦娘子自然也去过不少寺观,却不过烧香磕头许愿还愿,根本无法像在场诸位一般评头论足,不由气沮。
“母亲。”此时,惜败于施大姐的秦清娘凑过来低声道“女儿有些气闷,母亲陪女儿去窗边歇歇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皇明土着大战穿越众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皇明土着大战穿越众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