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人事问题是政治的核心所在,无论是干什么首先就是得把人用好,这制定的再完美的政策那也得需要人来推行。
所以这人事问题便放在铁营这首次中枢会议上进行研究讨论,不过这研讨的结果并不是很理想,对于当前的用人制度并没有做出什么改变。
铁营这个政权从上到下的的绿林气息太重,虽然如今已经建立了政权开府治事,但是在内核上依旧是绿林思想那套底层运行逻辑。
但铁营这帮绿林好汉不懂这些什么集权和自治的概念,即使懂这些东西,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也不会认同。
在这些好汉们看来,这铁营政权所谓的中枢和地方的关系,那就是地方社团中大哥和小弟的关系,大哥有大哥的地盘,小弟有小弟罩着的场子,双方之间互不干涉各有各的利益。
小弟可以每个月按时给大哥上供,但等到小弟日子过不下去的时候大哥得接济两个,大哥那边有事小弟抄着家伙跟着一块上,而小弟有难时大哥得出面把小弟罩着。
这种近乎于“地方自治”的政治理念,那才是这些绿林好汉们所认同的上下级双边关系。
而那种自宋代废除藩镇之后,中枢将权力之手伸到基层每个角落的绝对中央集权,这些绿林好汉们那是绝对不会认可的!
王铁虽然不懂这什么“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这些政治理论,但是王铁当了上十年的绿林魁首,他知道这绿林团伙是怎么组织运转的。
既然这目前按照义军传统的绿林模式来运转行政机构暂时没有出什么岔子,那又何必去瞎折腾呢?!
这BUG要是能跑的起来那也就不用去改动,再说这跑起来的程序到底是真代码还是BUG还是两说。
...
这人事问题讨论完之后,那紧接着就是财政问题了,毕竟这政治权力的主要构成就是这人事和财政。
紧接着那梁明伦便拿起那桌子面前的报告念了起来。
“下面我谨代表财政曹,向大帅以及诸位兄弟通报当前我铁营中枢及地方的财政状况。”
说到这里的时候,那梁明伦看了一眼王经纬,而那王经纬也回了这梁明伦一个眼色,那与会的弟兄们捕捉到这两人的眼神交流之后,立刻便知道这梁明伦的财政报告中绝对有水分!
随后这梁明伦便继续念道:“我铁营中枢诸曹行政开支如下,中枢各曹有办事员1425人,月俸8钱银子、月口粮60斤、月安家粮120斤;杂役324人,月俸4钱银子、月口粮45斤、月安家粮90斤。”
“共计每月总开支793两8钱银子、2001石6斗粮食,目前已经开支了3个月的钱粮,共计支出为2381两4钱银子、6004.8斗粮食。”
“由于中枢粮仓存粮不足,这些粮食中有七成是按照本地粮价一两四钱银子的折的银,也就是5254两2钱银子,这三个月给办事员杂役共计支出库银7635两6钱,粮食1801石4斗。”
“地方总寨办事员、杂役、寨兵的俸禄由地方支出中枢概不负责,地方总寨上报的俸禄支出数额有些混乱错漏太多,这里暂不做通报。”
“中枢两司十三曹外加聚义厅26参议一共是95名官员,春季共发放俸禄、口粮、安家粮、生活津贴、赏金等各项开支折银是6786两。”
“地方九总寨各堂口及分部共有官员274人,春季发放的俸禄等开支一共折银是两银子。”
这朝廷那边官员的工资是一年一发的,铁营这边考虑到这些刚当上官的弟兄大多数没什么积蓄,所以便改成一个季度一发,并且每个月还有额外的生活补贴和赏金。
当然,这有赏金自然是有罚金的,不过目前铁营的工资制度是重奖轻罚。
这地方总寨的办事员杂役的工资由地方开支,这地方总寨的官员工资则是由中枢财政开支。
这用人的权力已经下放地方了,但如果这工资也由地方来发放,那这到时候这些地方官员,必然会彻底沦为地方头领的私人部属,毕竟这端着谁的饭碗那就听谁的话。
可如果这中枢财政给这些地方官员下发工资,那么这用人的权力虽然下放,但中枢也是可以理直气壮的对这些官员进行管制。
从这中枢和地方官员的俸禄开支可以看的出来,中枢官员的待遇要比地方好上不少。
不过这也只是表面上的,这中枢官员除了那几个油水大的能捞外快大部分衙门都没有机会捞。
那那些地方堂口和分部的管事,捞钱的法子那是五花八门的,隐形收入可比大部分中枢官员高的多。
“中枢两司一厅诸衙门,这一季度的纸墨银、油烛银、草料银、家具银等各项办公开支,共计为1478两银子。”
“地方总寨各项办公开支由地方负责,地方各总寨暂未将这一季度的办公开支用度全部呈报到中枢财政曹。”
这办公开支中占大头的就是那纸张和墨水,由于这年头的工业水平落后,这文书用纸每百张达到了惊人的一钱银子,而这用于书写公文的墨块更是达到了四钱银子一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明末:带领农民起义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穿越明末:带领农民起义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