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这地方局势一天天的崩坏糜烂,大明朝廷那也不得不像是挤牙膏一样,一点点的将这民办武装的口子给打开。
这保甲制度建立之后,大明朝地方上的民办武装,已经有了类似于汉末元末那样的地主团练武装雏形,不过也仅仅是一个雏形。
这因为地方上的民办武装依旧在持有的武器装备,还有人员规模和活动范围上受到严格的限制。
要说这朱皇帝那也着实是尖酸小气猜忌多疑,如今这地方局势都已经成这般模样,还把跟他蹲在一个战壕里面的乡绅豪强当贼一样防着。
这朱皇帝要是早个几年把口子给开到这个程度,说不定这地方局势也不会成现在这副模样。
前几年流寇的实力还没有现在这么厉害,在那个时候地方上全面推行保甲制度搞护村队保乡团,说不定那还真能够限制住农民军的大规模流动,有效的配合官军夹剿这帮四处祸害官绅士大夫的流寇。
可如今随着大明朝组织的几轮会剿下来,在这种高压残酷的环境下存活下来的农民军队伍,大部分都有与官军营兵部队野战的实力。
这个时候再推行保甲搞护村队保乡团那已经有些晚了,就这些民兵武装在那些身经百战的农民军队伍面前,就如同是小孩面对成年人一般的不堪一击,根本就起不到限制农民军流动配合官军打击的作用。
如果现在朝廷步子迈的再大一些,直接就效仿汉末元末彻底放开地方乡绅豪强组织团练武装,那还说不定真的可以起到显着的效果。
但这能够让朱皇帝全面推行保甲制度下放部分军事权力已经是不容易了,至于这彻底开放团练那是想都不用想。
除非是这流寇快要打到紫禁城来了,这朱皇帝才会像是抓救命稻草一样彻底的放开团练。
在真实历史上,李自成崇祯十六年在河南二次击败孙传庭之后,那朱皇帝才意识到局势已经不可收拾直接开放团练,可惜到了那个时候已经晚了。
不过嘛,这朝廷全面推行的保甲制度对付不了流寇,但是对付本地的一帮同样也是乌合之众的土寇还是有点作用的,尤其是镇压那帮不愿意将家中余粮交出来的刁民。
这朝廷的保甲制度那也为不久之后朝廷的某项大缺大德的政策,提供了有效的武力支持暴力后盾。
很难不怀疑,杨挡车杨大人推保甲制度,就是在为后来他提出来的缺德政策提前做铺垫。
...
这崇祯十年的剿贼工作中的地方安保政策,就是这全面推行保甲制度并详细规定豪强修建的堡寨规模,而那军事政策就是组织从西北到中原湖广再到江北的一场春季攻势。
首先说西北这边那就是由三边总督洪承畴洪老爷牵头,领着陕西、延绥、甘肃、宁夏四个巡抚,对西北境内的流寇来一波拉网式的清剿。
其中主要是针对目前盘踞在延西、庆阳、宁夏一带的李自成、张天琳流寇集团,由于这从朝廷到地方的府库空虚,所以还是像过去那样,清剿一批诏安一批。
崇祯十年的正月下旬,孙传庭从京师返回陕西带来了朝廷的旨意,与这总督洪老爷商议该如何剿灭西北的流寇。
最后两人商议决定重点针对打击西北流寇的盟主李贼自成,而对于追随李贼自成的“过天星”张天琳、“蝎子块”拓养坤、“满天星”高汝利、“一秤金”牛成虎等流寇头子,则是采取诏安拉拢的方式。
虽然这套路非常的老套,但是效果还是不错的,那洪承畴、孙传庭挑了一批不怕死的中下级文官,故意明目张胆敲锣打鼓的去张拓高牛等大寇的营中谈诏安。
虽然这几个大寇并没有接受官府诏安,但是官府借机大肆散布谣言,说这几个大寇已经同意诏安并且还与官军约定一道做了李自成。
而这李自成的闯营虽然在去年击毙了明朝一个总兵,且又因他的小舅子带着岳父的遗产前来投奔,极大的增强了闯营的实力和影响力,顺利的接替老高被推举为西北义军的盟主。
但李自成毕竟不是高迎祥,不论是资历还是威望那都比不过老高,大伙们服的是李自成的实力而不是他的威望,也正是因为如此,李自成与各路义军首领之间在去年下半年产生了不少的龃龉。
而洪承畴、孙传庭就是抓住了这一点,趁机派人去离间李自成与这些大寇之间的关系。
这离间效果那也是非常好的,李自成在听到那些真真假假的谣言之后,要求这几个大寇将赖在他们营里不走的官府中人给杀了,以表示造反到底的决心。
可这些大寇虽然不愿意接受诏安但也不想把官府给得罪死,便没有按照李自成的要求来办,仅跟随李自成多年的张天琳,把他营中的一个前来诏安的七品推官给砍了。
这猜忌链一旦形成之后那是很难被消除的,这就搞的西北这个义军联盟内部那是各怀鬼胎互相提防着对方。
而洪承畴、孙传庭见这火候差不多了,趁机在二月的中下旬出兵陕北进剿这帮流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明末:带领农民起义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穿越明末:带领农民起义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