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用不韦为将,执靖公归,迁于阳人聚,以奉周祀。
是冬至明年癸丑夏,天下大旱,皆祈祷不应,魏安厘王忧之,问于孔斌曰:“世有排难解纷者乎?”
斌曰:“鲁仲连。”
王曰:“仲连强作之者,非体自然也。”
斌曰:“作之不止,乃成君子;作之不变,习与体成。”
王曰:“不肯帝秦,今逃之海上不可得。”
斌请出榜,召募高士,王从其言。
骞荐梁丞张湛能知未来,召问:“雨可致乎?”
湛曰:“月出如血,天尚未雨,非求之可得。”
王知不可强,叹息不已。
湛出朝门,二相士交语曰:“真鹤形龟背也!”
湛恭身前问,相士邀至僻处,曰:“子具仙骨,何汩没尘世?为子惜之!”
湛曰:“因卑官拘系,王子多情,不能即去。曾从墨子数年,有约来度,故暂留此耳。”
老相士曰:“学出世者,国犹可弃,何有于区区之职!
且求师非执一,惟道高者从之。
闽中皇太姥者,相传神星之精,为彭真人之配。
母子居武夷山,能呼风檄雨,乘云而行,时人呼为圣母。
既魏王有求雨之意,可假此往彼,得见圣母,自有益于子,我二人先往相待也。”
湛喜问姓氏,子卿语之而别。
湛以其言入告,王命子骞亲赍礼物,令湛随行。
拨侍者十人、御者一人,乘轺车速去拜求。
其夏四月,秦庄襄王郊上帝于雍,代周而祀。
是日,日有食之。
立三年薨,不韦扶太子政即位,时年十三,尊赵姬为太后,不韦号称仲父。
明年乙卯改元,子骞同湛等假道于楚,渡江过吴越,百日始达武夷山下。
见姑布、唐举坐林中,招骞、湛谓曰:“已先见圣母,云火德将兴,雨水未至。
如魏王子心诚救济,可往前山天柱峰头独居辟谷数年,或能感格天意。
湛等留此服劳,时至即遣相报。”
骞如命往,坐峰下,辟谷静养。
至丙辰中秋,彭真人回山相聚受庆,四岳具礼来贺,惟北岳杜真人亲来上寿。
有浮丘玉子、太阳夫妇、蔡邓二寘、邻近仙华之眷属、华盖之容成太武、天台王君父子。
焦先、琴高往香城,以余桃啖赵廓,即能飞走,带至武夷。
先在者,子卿、举、湛等。
是夜,月明如昼,在峰下结彩亭设宝座,施红云裀、紫霞褥,群仙请彭君、圣母轮流把盏称寿,依次就座饮宴。
酒酣,仙女谢英妃抚长剑作歌,伶人奏乐,音飘山谷。
此山有三十六峰,天柱峰即骞坐处。
玉女峰有三石,比肩而立,其色红润,望之若仙。
铁佛峰即建幔亭饮处也,下有九曲溪直通山顶。
溪旁村民四绕,安居种耕,常时只有猿啼嶂月,云锁溪篁。
此夜忽闻笙歌隐约,笑语依稀。
有好事乡民相约追寻,随声行及峰头,见彩幔下辉煌灿烂。
芳筵上许多名衣上服之士,罗列佳肴美酝、鲜果山蔬,乡人垂涎之甚。
武夷君知有人来窥探,命童引至会见。
二君呼之为曾孙,赐宴亭下。
村人见屋宇器用甚盛,乐色食味皆美,惟酒味差薄。
有童斟送,村人欢喜大嚼,不觉大醉,皆倚桌枕臂而卧。
至日午醒来,却在家中床上,起身共说其事,猜疑不已。
觅踪至山顶,并无幔亭仙侣、灯火笙箫,止有酒香扑鼻,果核堆阶,不胜惊异而下。
盖饮宴群仙见天色微明,撤去幔亭,移入洞天深处,换席更酌。
杜真人不识骞、湛,问之,武夷将祷雨事言之。
杜真曰:“细论气运,周德非火莫继,赢秦金王,但能灭周,非相继之正。
吕政以水继秦,阴险待国,上天恶之,故不欲雨。
然火藉木生,无水不能苏木。
政,原镐池龙君,亦五帝子。
时至而起,前有神医在彼,教民投旱得雨,秦已有之,况他处乎?不日将甘霖四沛也。
魏骞果能志心求道,亦当引入仙班。”
长武君曰:“此须天台王君检察。”
须弥会后,天帝降敕子乔,赐号元虚真君,令注录地仙人数,执掌簿籍。
去年初夏,有神人数辈见武夷君,称为山主,云天台君欲假此山避冗注籍。
二君择对面百丈山,古木苍藤,人迹罕至,东南飞瀑如散珠喷雪,暑气可销。
令山匠厂厅曲院,鬼府神工,迎王君馆此。
真君子七人,皆太玄所出,曰属临、属隽、属清、属谊、属殷、属将、属仁,二女曰丽英、霄贞。
七子常至武夷参赞,籍成,藏天台洞府。
时于百丈校定未完,亦来上寿,闻子骞事,即令七王子属仁往视。
湛闻之,招十一人,奔至峰头报知。
骞陈礼物,焚香伏候。
属仁席散控鹤而起,觉香篆氤氲,即从空下视,骞、湛等拜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教同原录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三教同原录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