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精曰:“善哉,老佛之言。即吾儒克复之功也。”
偓佺曰:“酒能乱性,我师戒之,又能陶情,仙家饮之。我今无酒且从佛,遇酒仍学仙,不必拘此执彼也。”
黄盖、广寿、五龙巨灵诸人皆笑。文始曰:“但能性命归真,便与乾坤等量。假天汉作屠苏,引长河为酥酪,犹洼樽而杓饮耳。”
老君微笑颔之。
观音素喜清净,乃恭敬启问佛之设教云何?
牟尼曰:“我好释,故以释为教。盖释去万缘之意也。”
文殊、普贤亦合掌求示,牟尼从肉髫中涌出百宝光,怡然曰:“诸世尊见问,请言其概。世人皆苦空贪着,入垢执迷,我教以解脱嗔痴烦恼,断除慧业尘劳,觉彼愚蒙,拯诸沉溺,拔有漏之身,超无量之劫。以戒律为教文,以禅定为功课。仿佛乎天尊之醍醐甘露也。”
三大士欢喜谢教。
黄老曰:“承诸真不弃,辱降荒山,无以为敬,有新成九鼎神丹,服之者与天无极。”呼内侍取来。
有顷推一辆小金舆至堂,垒无数丹药,满座周旋,每位一颗,恰符其数,无有余欠。
黄老命金童以所着《正一经》九卷,陈与各席传观一遍。
齐声赞美曰:“元君立言,无上至真玄妙旨也。”
饮至夜阑,皆起告辞。赤精曰:“既因蟠桃作会,且待摘来上寿,以应千岁之期。”
黄老曰:“桃核散播,杂出于众树间,典守乏人,成熟时被紫鸾、玄鹤、丹凤、黄猿采啄狼籍。已命小童去摘,未知可能遍供。”
宛丘、浮丘、应元、镇元皆曰:“长筵广席,酒已过多,不如偕至林下,随意摘尝鲜果,何必定于桃实。”
群仙曰:“妙哉!”出席相携同步,揖逊下堂。
只见:“数百对碧绡灯,高挑前导,照山径崎岖;
几千柄翠羽扇,贴近横遮,防露华沾湿。
风清三界步虚声,月白九天沆瀣降。
参横斗转,气朗云消。
晓筹初唱,共瞻飘渺天关;
旭日将升,乍见微茫烟树。
隐现楼台宫殿,从衡匾额标题。
金光堂、戊巳堂,绣袍仙吏纷纷;
中央殿、广明殿,羽服道流簇簇。
资始楼头,玉面仙姬凭碧栏;
承天宫外,金爪力士裹黄巾。
数不尽翠阁琼楼,游不了华亭茂苑。
无限峰峦绝壁,环回洞壑层岩。
天成池沼,化龙金鲤潜游;
生就桥梁,显瑞青麟闲走。
欲眺望,有台榭登临;
思延伫,有轩亭徙倚。
古桧长松,夹树委蛇曲径;
清溪远岫,周遮幽雅仙居。
非徒仗展难穷,即使舟车莫遍。”
行至一处,殿额上书“神龙殿”,门横金锁,户扃铜驼,外列守门神将,旁参值日功曹。
容成喝退神将,跃上窗棂一望,果有神龙数头,热腾腾一窝盘踞,问黄老曰:“狞恶之物,豢养何为?”
黄老曰:“此水官禹王收贡金所铸之鼎,三代以德相传。耳足俱有龙文,岁久通灵,不欲就鸾咸阳,阴来告我,命力士摄至,建此殿居之。”
命功曹启钥引进,九鼎按方而列。
诸真曰:“神物岂久居人世哉?”
观叹良久,出殿曲磴道而下。
在山腰望去,坡前金杏黄梅、赤桃紫李,垒垒满树。
金童提筐执篚,满贮奉献。
比方诸昆仑者,更觉红大,啖之甘美非常。
回看树上,犹自茂密,盖地大而舒,土肥而厚也。
群仙入林,恣意采食。
小子章摘四颗红大者怀之,朱襄君纪后曰:“食之足矣,怀之不已甚乎?”
章惶恐曰:“家母不尝此味久矣,况今尤胜,将以归献。”群仙皆称其孝。
西母适闻之,转谓女娲曰:“予长女太焕,次女太英,配应元二子。三女太武,已嫁容成。幼女太真,为有黄之室。惟四女太琼未字,观小子贤孝,愿许以归之。烦神媒向太乙道意。”
女娲承命言之,太乙应允,即令章拜谢。
时老君与庄子临溪偶语,王母之侍女各以锦袱包裹果品。
庄子笑曰:“口燥假以止渴。”径自解袱来取。
母曰:“不问而取为盗,子又来偷食吾桃,独不畏青鸟耶?”
庄子曰:“如言青鸟,正当谢教。彼时不遭其啄,焉有今日?”
老君曰:“嗟乎!世多岁久精灵,虽经采炼,未受琢磨,仍属野仙,吾子可谓因啄而成器矣。”
庄子曰:“弟子在中条,有张老者,自言尧时甲子生,学问渊博,好穿素袍,附居山之阴,就学于玄女。
又一徒曰袁公,自教越归山相随学艺,极能变化,精于击剑。当此大会,玄女教其努力勤修,改易面目,许以入会。”
老君曰:“大盈若冲,子未可自足其志。”庄子愧谢。
王母曰:“吾子曾寓冀州,莲花山洞,有神人居焉,得传其道否?”
庄子曰:“弟子慕其名,往候年余,不得一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教同原录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三教同原录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