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位于湖北省公安县境内,始建于1952年春末夏初之交。参加工程建设的30万军民,以75天的惊人速度建成荆江分洪第一期主体工程,包括右岸沙市对面上游15km处的虎渡河太平口进洪闸、黄山头东麓节制闸和分洪区南线大堤等主体工程。
荆江河道安全泄洪能力由此得到显着提高,缓解了与上游巨大而频繁的洪水来量不相适应的矛盾。”】
这么一大片好地,就全用做分洪了?
理论上,哪怕普通人也能从地图上看的出来,这么一大片的泄洪区是很有必要的,但是水边的良田就这么弃置,大家仍然也会觉得可惜。
还有些人,则是看到了某些隐藏起来的事情。
“30万人啊,75天就修了这么多……”做过水利工作的官员无不惊叹。
以郑国渠为例,修的人最多的时候高达十万,也修了约十年,郑国对渠的设计是一方面,不只是要征召徭役的事情,还有如何管理分配、如何规划安排,以及确保花了大代价后的成果切实有用。
能在75天,这么多人就修了一期工程,后世朝廷的调度能力就可见一斑。
【“荆江大堤水利工程是1945年建造的,直接保护低洼的汉江平原。”在荆江左有泄洪区,右还有荆江大堤。
“此外,这些我们在长江干流和主要支流上还修建了大量的水电设施。这里面的三峡工程,是解决长江中下游严重洪水威胁的关键性工程。”
小小翻出一段航拍三峡的视频,蓝天白云之下巨大宽阔的灰白色堤坝横卧在地上,涌出的水流溅起白色浪花。
“三峡工程,全名‘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由枢纽工程、输变电工程、移民工程组成。
1992年12月14号,三峡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到2020年11月,三峡工程完成整体竣工验收。
枢纽工程位于长江上游西陵峡中段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镇。由拦河大坝,坝后式水电站和地下电站,双线五级船闸和垂直升船机组成。
三峡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混凝土重力坝,大坝横坡面近似职教体系,大坝轴线总长2309米,坝顶高程为185米,最大坝高181米,坝顶最大宽度22米,坝底最大宽度126米。”
航拍画面已经从上空正对三峡大坝,慢慢靠近。
“三峡大坝共布设89个孔洞,长江水通过这些孔洞流向长江下游,泄洪坝段布置45个孔洞,还有连接水电站水轮发电机的孔洞,泄洪排漂孔,排沙孔。
三峡大坝设计最大流量超过每秒10万立方米,属世界第一。它就像一个能调节长江洪水的大阀门,显着提高长江流域的防洪减灾能力,将下游荆江河段防洪标准,由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在2010年和2012年长江汛期,经受了超过七万立方米每秒的洪峰考验。”】
根据上面系统贴心显示的,一米等于三尺,这个大坝185米就是555尺,约莫有五十多丈……
从前的三斗坪镇人:我们这儿的?不会以后我们镇上的人全都被拉去去修堤坝了吧!
这么高的堤坝,一看耗费的民力不少,一些人已经开始想骂修这个的朝廷了。
不是他们愚昧、假清高或者不知民间疾苦,实在也受够了一些官员们的盘剥。
朝廷拨下来的银钱是一回事,能到修堤工人手上的还是一回事,更多的时候都是可劲的征召徭役,去服徭役能安全回来已经是谢天谢地,然后没几年还要去重新修。
三峡这么高的坝,有个闪失,又要多少人去填这个坑?
就算是水边的人都清楚堤坝是有修的必要,但是修堤坝的苦,也是他们自己扛下来的。
一些被征召服徭役修过堤坝人看着天幕更大更高的水坝,想想曾经苦日子,也只能是庆幸自己活着回来了。
【“大坝最高185米,正常蓄水位是175米,枯水期最低消落水位155米,防洪限制水位145米。汛期来临前,大坝水位超过145米,就会打开中段的泄洪坝段进行泄洪。泄洪是为了有足够的库容迎接后面的汛期降水。
三峡大坝的防洪方式不是长时间蓄洪水,而是段时间拦水,在防洪方面的关键作用是错峰和削峰。”
点进收藏夹,找出自己收藏的三峡大坝蓄水泄洪运行动画,小小放给他们看。
“上游洪水来临时,三峡大坝减小出库流量,拦蓄洪水,减轻下游河段防洪压力;下游水位下降。洪水缓解,三峡大坝必须加大泄洪量,为下次洪峰到来腾出库容,从而达到错峰和削峰作用。
长江上游洪水是中下游洪水主要来源,因此控制上游洪水对中下游防洪至关重要,三峡大坝的位置就是扼长江上游洪水进入中下游平原的咽喉,能对上游洪水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节。通过三峡水库拦蓄,错开上中游洪峰,避免洪水叠加,确保中下游防洪安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直播:古人陪我一起补课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直播:古人陪我一起补课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