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老庄庄主的兄弟是朝廷命官,陈老庄周边十几里田地基本都是他家的。
陈家庄的村民都是庄子里的佃户,祖辈好几代人生活在庄上,佃庄主的田地,除了上交租子,剩下的余粮,也够一家人吃喝的。
遇到家里劳动力强的,有了余钱,就会在庄主手里买几亩地,比如我父母就自己挣下了五亩田地。
庄主叫陈禹实,也是一个秀才,多年省试,也未中举,就留下来打理家里的财产。
姐姐带我们到了庄主家的青砖红瓦五进大院子时,他刚刚吃完午饭。
陈禹实见到我们,很是惊讶:“你就是陈昌义家的女儿?”
陈禹实已经年过六十,对故人还是记忆犹新。
姐姐点点头道:“庄主,我是陈昌义的女儿,这是我弟弟陈礼柏。”
又指指小五说:“这是我们的朋友,小五叔。”
陈禹实忙问:“你爹娘呢?”
姐姐垂着头:“爹娘病逝了,我们在外漂泊了二十年,记着父母的遗言,要回故乡,这里是我们的根。”
陈禹实叹口气,说:“二十年前那场大灾,为了帮村民们安然度过,我也开仓放粮了,只是数量有限,你家那份粮,被你祖父母留下,你爹爹只好带着你们去汴京另谋出路。按理说,你爹爹有五亩田地,是村里富裕的佃户,最后他却讨饭去了。二十年了,没有想到你们后辈还活着。”
感叹一番,陈禹实又问:“你们见到了你们的大伯和叔叔吗?”
姐姐眼眶红红的:“见过了,我想拿回爹爹置下的五亩田地和一处盖房地基,可,可大伯和叔叔不承认了,说地契白纸黑字写着他们的名字。”
陈禹实说:“是啊,你爹爹多年未归,传闻早就死在外面了,你祖父母出面,更改了你家地契名字。你们突然回来,是否归还田地,也只能凭他们良心了。玉红啊,你们往后有什么打算?”
姐姐要说话,我抢着说:“庄主,能不能在您家吃一碗饭?”
我实在饿得不行了。
陈禹实一惊:“你们大伯和叔叔,连一顿饭都没有留你们吃?”
我可怜巴巴的说:“庄主,我们一天没有吃任何东西,就是一碗粥也是好的。”
平日里山珍海味都要挑食,如今饿得只要一碗稀饭了。
陈禹实忙对下人说:“快去厨房,看看有什么吃的。”下人应了一声,马上出去了。
陈禹实叹息道:“再怎么说,也是骨血至亲啊,连饭都不留一顿,看来,你们想要回田产,可不容易啊。”
姐姐祈求的看着庄主:“您能不能出面调节一下,我和弟弟去大伯叔叔家,只要说到田产,就被骂出来了。”
陈禹实沉思着:“调解是可以的,只怕希望不大。你爹娘是个实在人,不然也置不下几亩田地。唉,好人命不长啊。”
说着,对另外一个小厮说:“你去一趟陈老大和陈老三家,把他们请来。”
小厮应声出去了,去厨房的小厮,和几个老婆子,端着三碗冷饭和一些剩菜进来了。
小厮说:“庄主,只有一些剩饭剩菜了。”
陈禹实看着残渣剩羹道:“去炒个鸡蛋,再做个肉汤来。”
老婆子应声出去了,我看着凉饭,也不嫌弃,端起就吃。
姐姐感激的对陈禹实说:“谢谢庄主款待。”
陈禹实挥挥手说:“吃吧,先吃饭吧。”
我一碗饭没几口就吃完了,姐姐把自己的饭拨了一半给我:“对不起,让你受苦了,姐姐不饿,你再吃些。”
小五看看碗里的饭,说:“小少爷,我也不饿,半碗就够了。”
我实在太饿了,没有客气,端起饭,大口吃着。
陈禹实则皱起了眉头,没有多说什么。
很快,鸡蛋和肉汤端来了,我又吃了一大碗汤,总算吃饱了。
陈禹实不悦的看着我问:“礼柏,你在汴京做些什么营生呢?”
我支吾着,姐姐忙说:“庄主,我弟弟喜爱读书,十五岁便考中了举人,只是多次科考,都落榜了。”
陈禹实大惊:“他,他是举人?你们爹娘不在了,玉红,是你供弟弟读书?”
姐姐有些不知怎么回答,只好点点头。
陈禹实脸色更难看了,冷冷的对我说:“礼柏,你姐姐辛辛苦苦供你读了举人,你也理应尊重姐姐,体谅她的不易啊。”
我忙起身行礼道:“是,我一直很体谅姐姐。”
陈禹实不再说什么了,看我的眼神更冷了,反而对姐姐无限的怜惜。
在他眼中,我应该是白眼狼吧,一个女子要供一个读书人,是非常艰难的,而我根本不体谅姐姐,还把她的半碗饭吃了。
可我,一点也没有察觉不妥,因为在廖府,我想要吃什么,都是轻而易举的,半碗凉饭,吃了就吃了,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很快,大伯和小叔被请到了庄主家,他们对庄主是毕恭毕敬的,见到我和姐姐,则是异常厌烦。
我第一次见到小叔,他比大伯瘦小一些,却多了几分狡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青莲女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青莲女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